山东“制笙世家”守正创新 六代传承“笙”声不
发布时间: 2023-07-11

山东“制笙世家”守正创新 六代传承“笙”声不息

比赛现场。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山东巨野2月13日电(肖守祥李明芮)“我感觉小伙子制的笙吹奏的曲子好,曲调清楚响亮”“我也感觉年轻人制的笙声音好听,听起来舒服”……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营里镇邢庄村,手工笙第四代传人邢存金和第六代传人邢宇轩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吹奏笙曲比赛,村里几位“乐迷”来做裁判,经过认真裁决,意见基本一致。

据悉,两人之所以要组织这样一场比赛,比的不是吹笙的技艺,而是制笙的技术。邢宇轩能够更胜一筹的关键在于,他手上的这把独特的笙和邢存金手中的笙相比,每个弦管多配了一根混音管。

据邢宇轩介绍,双混音管的好处是在原有单管的基础上,保持原有音色并加强了一个音量,相当于在音腔上面又加了一个音腔,双重的一个扩音,这样能达到一个更大的音量,并保留了原始的音色效果。

从最初的无管笙,到邢存金手中的单管笙,再到邢宇轩手中的双管笙,这是“制笙世家”几十年不断探索的结果。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展开全文

从最初的无管笙,到邢存金手中的单管笙,再到邢宇轩手中独特的双管笙,这是“制笙世家”几十年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结果。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邢存金靠手工制笙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他一边探索改进,一边培育新人,让邢氏制笙技艺日臻完善。

手工笙第四代传人邢存金和第六代传人邢宇轩交流制笙技艺。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7年,第五代传人邢宪固把单管扩音改为双管扩音,制笙创新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从最早的12苗到现在的14苗、36苗笙,从柏木方斗到红木圆斗、铜斗、不锈钢斗,从竹单管扩音到双管扩音、铜管扩音,六代人百年探索,终成名器。”邢宇轩说。

从最初的无管笙,到邢存金手中的单管笙,再到邢宇轩手中的双管笙,这是“制笙世家”几十年不断探索的结果。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邢宇轩介绍,邢氏手工笙以其音域宽广、音质优美、音色纯正、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名传四方,受到周边县市众多演奏者的青睐和热捧。

“如何让制笙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邢宇轩表示,首先要在纯手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手工制笙效率。还要在手工笙的美观度和细节处理上做到更精准、更到位,更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让手工笙焕发新的光彩。(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