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将谱:从吕布到曹熊,436位武将大排
发布时间: 2023-07-06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将东汉末年到西晋建国这几十年间的中原大战与政权更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些驰骋沙场的猛士名将。

在三国演义里,登场角色高达1191人,其中正统武将光是有名有姓的总数就高达436人,再算上文官451人和黄巾乌桓等67人,能够佩剑上阵的角色总数达到了954人。所以从很早之前,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几百名武将的武艺排名到底如何?

如果我们把三国时期一个正常成年男性士兵定义为50的武力,那么三国演义里所有登场的武将,他们分别的武力数值分数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将这900多人划分为5个档次,来看看每个档次的实力如何,以及都有哪些武将是归属于这个档次里的。

首先声明,这里的武将定位和选择,都是以三国演义为标准。拿三国志对比的可以先放一放,毕竟两部作品里,很多人的实力表现相差甚远。

话不多说,下面就开始划分。

1 T4级:武力数值1~30,几乎手无缚鸡之力的角色。三国演义里的老弱病残角色大都集中在这个档次。这个档次的武将别看描述上非常弱,但在三国演义里,属于这个档次的武将数量非常多,几乎八成文官和极少数武将,都是属于这个等级的。总人数大约占900人的40%左右。

蜀国代表:法正、刘巴、孙乾、简雍、谯周

吴国代表: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顾雍

魏国代表:曹熊、曹冲、荀彧、荀攸、程昱、王朗

如果要从这个档次里选一个比较弱的代表角色,那自然是曹魏的病秧子——曹熊莫属。

曹熊(生卒年不详),字子威,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曹彰、曹植同母弟,母为武宣皇后卞氏。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曹魏建立后,追赠东平公。魏明帝太和三年,追封萧王,谥号为怀。

从上面这段描述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熊到底有多弱了。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曹熊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富家公子。而且因此原因,既没有锻炼体魄,也无法修习武艺。

估计让成年后的曹熊,和正常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打都打不过。更不要提在三国演义里同那些百人敌万人敌的大将过招了。

说夏侯杰被吓死可能有点过分,但是如果把张飞面前的人换成曹熊,那么被吓死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除了体弱多病的曹熊,王朗也是这个等级的代表角色之一。毕竟曹熊还是生病病死的,而王朗则是实实在在被骂死的。

在历史上,王朗是名循吏,也是一位知名的儒学家。

可是在三国演义里,这位老伯最大的污点,就是以76岁高龄,试图上战场劝降诸葛亮。

劝降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毕竟是对上了三国第一智商的诸葛亮,被骂惨是自然的事情。

不过这位老哥年轻时打得底子的确不太好,一生气就上头,一上头就......

所以如果让王朗上阵作战,别说和正常士兵交手,哪怕是碰到一个普通人恐怕也是一棒子直接打死。

2 T3级:武力数值31~50,能和一个正常士兵1对1然后胜率五五开的武将&文官。这个档次里,一些有锻炼且体魄强健的文官(或者担任武职的文官)已经可以进入这个水平线了。当然,还有一批名为武将但实际上很弱的家伙也在这个档次里。

能够出现在这里的文官们,大概占文官总数量的10%,也就是几十名;而加上普通的武将,总体可以占据900人中的25%。

蜀国代表:庞统、黄权、糜芳、傅士仁、邓芝

吴国代表:诸葛恪、陆逊、陆抗、全琮、阚泽

魏国代表:司马懿、夏侯楙、满宠、杨修、毛玠

出现在这个档次里的文官,基本上都有带兵打仗的能力,也许未必习武很多,但是真碰到危险,自己拔剑冲上去拼杀几下还是可以的。

这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黄权。

作为蜀汉和曹魏的双料文官兼武将,黄权的多面手属性是非常突出的。

权既忠谏于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武王下车,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先主假权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

从上面这段后人对于黄权的评价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定位。那就是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又能担任一城之守,也可负责带兵打仗。

再加上黄权本身身体很健康也很健壮,所以作为能打的文官代表,黄权此人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武将集团夏侯楙,评价就没有那么高了。

作为曹操的女婿,夏侯楙虽然生在武将之家,可是武力数值却非常之差。对于他的武略能力,后世的评价只有下面这一句话。

“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

简单来讲,这哥们基本上喜欢的就是在家陪老婆孩子经营生意种地,而不是带兵打仗。

可是他的身份,又让他不得不担任安西将军,驻守长安,成为一名带兵的武将。

当然,幸好魏延的计划没有成行,否则以夏侯楙的军事能力,基本上也会是见面就送的命。

虽然比曹熊这种病秧子要好不少,但是夏侯楙最多也就是个样子货。从武将的角度来说,他最多就能勉强和一个普通士兵一换一;那还要先看他是不是愿意拼命。

3 T2级:武力数值51~70,单人干掉2~3名普通士兵没有问题,已经属于标准的武将阶级。这个档次里,除了个别类似游侠的文官外,基本上都已经是标准的武将人选了,毕竟能够随便战胜几名士兵的人,必然是经过严格且系统的武艺训练才能做到。

还能留在这里的文官,基本上多少都有武力底子,总数量不过寥寥数人,而出现在这里的武将则是最多的,至少40%的武将都是属于这个档次。

总体来看,能出现在这里的武将总数大约占总体900人中的15%左右。

蜀国代表:徐庶、吴兰、雷铜、冯习、张南

吴国代表:吕蒙、陈武、潘璋、马忠、周瑜

魏国代表:司马师、牛金、牵招、臧霸、吕虔、钟会

这个档次的文官代表,首推就是徐庶。

中平六年(189年),徐庶为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

在很多三国系列游戏里,徐庶的武力数值都不低。原因就是在于,这位后来赫赫有名的大谋士,最开始可是行侠仗义的游侠一名。舞枪弄剑才是年轻徐庶的主业。

当然,幸好后来徐庶被解救后洗心革面,开始走求学这条路。否则我们就少了一位顶级谋士,而多了一个最多能打赢2,3个人的普通游侠罢了。

而这个档次中武将的典型代表,则是牛金。

这位武将在历史中的地位并不低,曾经击破马岱,战胜公孙渊,官至后将军之职。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牛金的地位就印证了这个档次武将的尴尬。

那就是说名字大家也知道,但是说事迹几乎没有。除了在曹仁麾下与甘宁一番缠斗外,三国演义里的牛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发挥空间了。

很多这个档次的武将都是这样,说某场战役里某方大将都有谁,结果直到战斗打完,这谁也没出手过两次。无论胜败都是跟着随大流而已。

4 T1级:武力数值71~90,可以被称为猛将的阶段,基本上都拥有1对10作战胜利的能力。能出现在这个档次里的,已经是三国中的大多数有一定战绩和实力的名将了。

这批将领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带领大军作战,身先士卒并且有击杀敌方武将的实力。按照三国演义的实力表现,哪怕单人独骑,这个档次的武将都可以击溃对方的普通士兵十人小队。

如果按照武将数量来划分,能放到这个档次的武将总数大约也就是50人左右,即总数的12~13%左右。

蜀国代表:傅彤、关兴、廖化、张苞、傅佥

吴国代表:韩当、周泰、凌统、程普、黄盖

魏国代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徐质、张郃

这个档次的武将和上个档次相比,除了有名外,身上都是有着一些比较值得称赞的战果的。

例如蜀汉的猛将傅彤,虽然言行描述不多。但是寥寥几句战果,却把一名勇猛大将写的明明白白。

陆逊派遣末将淳于丹率五千军来攻,傅彤领军杀出,击败淳于丹。 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往西突围,傅彤等引兵接应,合兵退往马鞍山。陆逊大队人马围攻马鞍山,形势危急,傅彤奋勇断后,保护刘备退往白帝城。 吴军八方包围傅彤军,吴将丁奉劝降傅彤,傅彤大骂道:“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挺枪纵马,率领汉军奋力死战,不下百余合,往来冲突,不能得脱,最终呕血而死。

战前我们以为他是个T2级的二流将领,但是就冲上面这段描述。傅彤的实际战斗力与赵云相比,也就是逊色一筹而已。

能轻松击败同为T2级武将的淳于丹,乱军重围中来回打上几百个回合都没有被击杀,最终也是力竭而死。这样的傅彤,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一名标准的T1级武将了。

当然,傅彤是爆发性的T1,那么在魏国,就有很多常态T1武将的存在,例如典型的白马校尉夏侯渊。

如果说常态化的武力值,夏侯渊肯定是比傅彤要厉害许多的。但是单纯看上限,夏侯渊可能还不如傅彤来的勇猛。

毕竟同样是带少量兵力与大批敌人作战,傅彤在死地里还能打上几百回合,夏侯渊却被突袭而来的老黄忠一刀砍翻。

当然,以夏侯渊的实力,虽然有被突袭击杀的污点,但依然是T1级名将里的佼佼者。

5 T0级:武力数值91以上,三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