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诗精选(有哪些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有哪些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

诚邀作答
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很多,但我最喜欢这两首
1,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第二首“向晚意不适”是向晚人不适服的意思,五连仄,律错,应该是仄仄平平仄。我以前看过资料,古人认为这首诗结局太美太超脱了,五连仄也算了。)

汉乐府名诗《江南》,7句诗有5处重复,为何还是千古名作,好在哪里

汉乐府名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采莲的季节了,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莲叶浮出水面,碧绿清雅,俯仰生姿,层层叠叠,袅袅娜娜,随风摇曳。

在茂盛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摇着那漂亮的纱衣在莲叶间穿梭,尽情地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忽然又游到了那儿,哎,真说不清它们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的欢快和轻灵。字里行间的喜悦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莲田里愉快地采莲的痴男情女,柔美多情的歌声随着波纹荡向远方……

全诗格调轻快,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作为民歌(甚至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当时是唱出来的,且是重章叠唱,烘托出鱼儿的无为、自由、欢快,更是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把男女之间的欢悦给暗示得淋漓尽致!同时向我们呈现出江南水乡采莲的诗情画意!

小学生都能读懂的千古名诗《画》,究竟好在哪里

王维的诗,一向清幽淡雅,其山水田园诗,更是别具一格,读之能令人忘却一切烦恼,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等等,句句都是千古佳作,为其赢得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

而王维下面这首《画》,虽然只有简单的20字,却描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山水花鸟意境,我相信读书识字的人,只要读上几遍,便能背诵,但妙在,越品越有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不是王维,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在王维的集子和《全唐诗》中,并没有这首诗,所以有人便提出了其他的说法,一说是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但究竟如何,尚无定论。我记得上学时,课本上便写着作者是“王维”,所以此处默认为王维的作品。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首句“远看山有色”,写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画中美感,远山苍翠,峻拔峭立,让人感到无限风光,这里是静态描写,仿佛将读者的浮躁全都一扫而空,瞬间带入到了诗意中,伫立于大自然内。

次句“近听水无声”,是“动态”描写,但是这个“动态”却并非真实的动态,因为没有声音,这是画中流水的逼真带给读者的一种错觉,一切都是无声的,但正因为是无声的,所以别有一番另类的美态。

前两句,为我们表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大自然无声之图,虽然是在观画,但却构建了一个画中的自然之美,虽然是无声,却让读者更接近山水。

下面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更是奇思妙想的佳句,花开了花落,人来了鸟惊,但是作者却一反常态,写出了别样风情。因为是在画中,所以花儿是不会凋谢的,永远只留存着美好;人来了鸟也不会惊走,如此,一种永恒的美,仿佛永远留在了人间。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花鸟画,虽然画是静止的,但是笔法却是活的,虽然作者处处凸显画中之景的“静止”,但却为我们带来了一幅活灵活现的图景。诗中文字浅显,每句诗的第三个字,依次为“山”、“水”、“花”、“鸟”,可以说巧妙之极,这四者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优美绝伦的山水花鸟图。

全诗对仗工整,多处使用反义词,读来节奏清晰,平仄分明,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当然,除了新奇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之外,这首诗,还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哲理思考。诗中的画,仿佛是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欣赏其美,是在绝对心静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的绝美,如果将这幅画,比作能够寄托情怀的事物,似乎也未尝不可,花永远不会凋谢、鸟永远不会飞走,人来人去,画中的花鸟依然如故,可这种永恒的美丽,却只能存在于画中的虚幻之中,这不是现实,却需要现实中的人去感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