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背诵(伤寒论先背原文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伤寒论先背原文吗

你好。如果你是一名中医医师的话。你需要把伤寒论原文背诵下来。特别是药方的药量,剂量和组方。只有全部背诵下来,记到脑子里。接待病人的时候。你能够把握好病情,开好药方。做到信手拈来。胸有成竹。你就会成为一个名医。

伤寒论原文共十卷,是不是全部都背诵下来

伤寒杂病论是学中医的必学科目和经典著作,再难再苦都要背诵下来,对你以后的学业非常非常有利,这是毋容置疑的。成大事者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伤寒论398条原文背诵要多久

大概1星期左右。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背诵伤寒论古文的方法:

首字记忆法,还是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的,这样才能比较快捷。理解着去记忆,才能记得牢靠,更能活学活用。

首字记忆是把古文分解,以句子为单位,分解成无数句,然后把每一句的首字写在草稿纸上,在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看到每句的开头的第一个字记住那一句古文,以此类推,每一句古文都记住了,再把每一句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串句成篇了。

以上两种方法,每个人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在记忆中,古文与现在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特殊字,对于文中的特殊字,那么也需要单独的特殊记忆,这样才能记牢靠,最终才能在考试中更好的发挥出来。

背诵伤寒论的诀窍

背诵伤寒论的诀窍如下:

1、不要有任何“走捷径”的想法,学中医没有捷径,必须肯下笨功夫,这个信念是要有的!

2、不能自己单独背,一定要有同学的陪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其实容易懈怠,但是在背诵班里面,大家都是比着背的,心里就会总想着,一定要跟上进度,不能落后。

3、跟着伤寒背诵班的进度来背,每天背上几条,有班主任督促,有打卡,会每天检查自己是不是背了。而且关键是课程里有老师讲解,还带病案分享,一个条文背后是一个故事,这样理解就很深刻。第一期背不完就背第二轮,就有印象了,第三轮就很熟悉,第四轮差不多可以流利地背诵全文了。

4、第二阶段按方阵整理着背,桂枝汤的方子整理到一起,麻黄汤的方子整理到一起,就知道了每个方子的适应症。当反复背的时候,背熟了就会发现,一个桂枝汤背后,自己的头脑里就是一个影像。就像这个人活生生站在面前,他可能是发烧、自汗出,可能是少腹向心口冲了一股气,可能是体表有麻疹风疹。

伤寒诊82条原文!

《伤寒论》原文背诵条例整理版(
2013


太阳病辩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分类
-
太阳中风】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太阳病分类
-
太阳伤寒】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桂枝汤证】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7.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9.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附子汤证】

1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去芍药汤证】

1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
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新加汤证】

1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麻黄汤证】

13.
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葛根汤证】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葛根加半夏汤证】

16.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大青龙汤证】

17.
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8.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小青龙汤证】

19.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