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二十二章,圣道,讲了什么?狼道与圣道,谁更适合当今社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二十二章,圣道,讲了什么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二十二章 圣道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要用“通权”之法来应对世事。世事多变,唯有通权应之。通权一般解释为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还有就是通达于权变。能够灵活应对世事变化,必是进行过周密的权衡利弊与得失论证。通达于权变,既是对各方权势的通情达理,也是对各方力量权重的通晓洞达,能平衡各方权势与各方力量,不拘泥于陈规旧俗,这才是真正通达。

韩非子的“通权”之论基于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世间事物总在不停的变化运动着,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让现有而过时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我们思想与行为,无法实现创新与突破。韩非子的“通权”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处世的灵活性与包容性,我们从来不受任何思想与人的限制,我们只遵从于我们自己的最原始的内心需求,就是实用。

我们既不陶醉于自己灿烂的历史与文明,甚至有勇气打破它破四旧,踏着历史的尘埃勇往直前,同样,我们也不拘于对异族的偏见而努力接受学习一切先进的文明与思想。这就是中华民族与文明延绵不断的原因。

曾经佛教在中国是如此的强大与盛行,但很快君主们发现,这种讲究虚无与超脱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心志与君权的根基,一场“灭佛”运动让中国人又回到了世俗世界,努力劳作,崇尚圣贤,务实前进。更为重要的是“佛家”的思想限制了中国人的心志,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道德”的遵从自然性与天地包容性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直接导致了“灭佛”运动。纵观历史,但凡有一种思想与人限制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步伐,都会被无情地推翻,推翻的原因倒不是它不好,只是阻碍了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中国人很讲究“通权变达”,根据时局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即进行权变以达至目标。我们也常说,智者通权变达,愚者刚愎自用。通权变达,是为了“和”,我们毕竟生活在由人组成的群体中,一切事都是以“人”为中心,和为贵,才是我们世俗世界所要追求的目标。但,韩非子说得很明白,“通权”的前提与基础是遵守法规。法以制事,事以名功,这是原则和底线。

在韩非子“通权”的思想下,一切不违反原则与法的事情都可以存在。韩非子认为“是以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意思是:因此主张有言之成理但不切实际的,言论有词句笨拙但能立即付诸实施的。这两种言论都可以存在,《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切实际但言之成理的形而上学可以存在,能解决问题但言辞笨拙地形而下学也可以存在。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实践总结后成为更高的理论。这就是通权后的包容,不拘泥于本本主义,只为实用与进步。

最后韩非子总结道“故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意思是:所以圣人不强求挑不出毛病的言论,而致力于那些无可更易的事务。圣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特性,就会缺点,就会犯错误。韩非子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以普通人的角度说出了这样的话。圣人不强求没有毛病的言论,天下的任何主义与学说都是站在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然是有毛病的。但天下也有恒久不变的事,如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性,圣人就是要致力于那些无可更易的事。圣贤毕生追求真理,寻找人类和谐共生的办法,韩非子暂且找到了依法治国,但我相信还有比依法治国更好的办法。

【是以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故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企业文化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却给了我们行事的价值观与方向,这就是言之成理。操作规程语言直接但能有效解决问题,这就是急于用者。不同的言论,作用与价值不同,“通权”之论就是要我们既要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又要按操作规程的规范工作。承认存在,包容其在,不求无害,但务无易,这是最好的处世之圣道。

狼道与圣道,谁更适合当今社会

谢谢你邀请。

关于这问题我观点是:对执政者角度认为圣道更适合当今社会。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以圣道为本,不要贪不要腐败,不要以权谋私,不要整天把时间用在酒色之中,怀着为天下苍生的使命用权;对那些私企老板们希望他们君子取财有道,不取不义之财,对工人们好一点关心一点,实现和谐社会;对广大人民劳动者,希望他们以主人翁不计报酬的精神为社会为国企为私企无私奉献。

但除执政者外,我认为狼道更适合当今社会。如果是一位企业家,他要有狼的嗅觉,及时发生商机,及时抓住商机;同时也要有饿狼的警觉,及时发生即将对他产生的威胁不利,及时干净彻底把其消灭或消除;对员工在关心前提下,尽可能让他们延长义务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而对绝大多数老百姓员工也需要有狼性,来消灭竞争对手,达到自己升级加薪目的。大多数老百姓要生存在现在社会或企业没有狼性,你不侵犯别人,别人也会侵犯你。如要学习羊的温顺仁慈,你去做好事去主动无偿帮助别人,别人不相信现在有这样的好人,让你赔钱或判刑,祸从天降。你在朋友间同事间,没有狼的警觉,被最亲的人,最好的朋友同事搞死搞坏还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是谁对自己的伤害。

现在社会最适合丛林法则,最要做一条饿狼才能在这社会立足,发展,过好日子。

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宝”为什么古代有道明君以“奇师圣道”为国宝

谢谢邀请,什么是国宝?民族团结是国宝。国防强大是安全,民众富裕是基础,科学发达是智慧,众人文明是荣耀,人口旺盛是希望!

《阿弥陀经》中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是什么意

什么是五根呢?就是信根、念根、进根、定根、慧根。信、进、念、定、慧,这五种的根,言其你有信,才会精进,你有信、进、念、定、慧这五种根,就会生出菩提芽。由这五种根,生出来你这个菩提心。你这菩提心生出来,长大了,它就有一种力量,所以也叫“五力”。这五根,因为它有这五种的力量,所以就是五力。五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菩提分”:又有“七菩提”。第一就是择法觉分,也就是菩提分。第二精进觉分,也就是精进菩提。第三喜觉分,也就是喜菩提。第四除觉分。就是除去这个粗惑。第五舍觉分,舍去这种的细惑,然后才有定觉分和念觉分。这七菩提是很重要的,是佛教徒都应该记得──第一择法,第二精进,第三喜,第四除,第五就舍了嘛!第六就是定,第七就是念,这是七觉分。

“八圣道分”:也就是“八正道”。

第一、正见。

第二、正思惟。

第三、正语。

第四、正业。

第五、正命。第六、正精进。七、正定。八、正念。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