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明文阅读的解答技巧有什么?语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语文说明文阅读的解答技巧有什么

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好做的题,也是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学生此题必得满分的题,在中考中,说明文阅读理解是必考题型,占分14-18分。而且说明文阅读考点单一,答案角度固定,因此,掌握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完全可以一分不失。要想掌握说明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要点就必须熟知说明文的文体基础知识、考点及解题技巧。

一、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常见考点:

  1. 理清说明文的说明内容,理解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概括文章的说明对象;
  2. 理解说明事物的特征;
  3. 说明方法及作用;
  4. 说明的顺序;
  5. 分析文章的结构上的特点,即分析语段的层次,或者某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6. 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7. 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后的感受、启发、体会,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及社会生活等。

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 说明文的定义及分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因此按说明对象来分类,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说明文语言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2. 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很容易看出来,而除时间和空间顺序外的用于说明事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个别、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顺序来说明事理的顺序都是逻辑顺序。

  3. 常见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学、作比较、摹状貌、作引用、列图表等。要能准确判断每一个说明方法,并准确指出用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式、递进式、并列式。

总之,说明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是建立在尊重文体特点的基础上的,而考点设置和解题思路也离不开说明文的文体基础知识,在老师讲解课文中的说明文时,要认真听课,分清每一个基础文体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说明文阅读理解重点考点解题技巧分析。

考点一: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每段说明的重点、指出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一般题目即是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事理说明文要说明的内容和对象要找准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一看题目、二看段首句、段尾句和中心句、三看全文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

每一段的说明内容都各有侧重,一般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一方面特点,不要和全文的说明内容或对象混淆。一般考题和解题方法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解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此类题即要会分析说明对象的某一个特点,如“分析某段(或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就涉及此句或此段说明了说明事物或事理某一方面特征。更要会从全文角度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具体解题技巧如下:

考点三:辨析说明文的顺序

此类题有难度的题多为分析段与段之间的顺序关系,例如问“文中某段和某段是否能互换?”答题时要先表明态度——“不能换”,再言明原因——“这两段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因此不能颠倒。”

其它题型基本没有难度,具体解题思路和技巧如下图所示:

考点四:辨析说明方法和作用

此类题首先要分辨不同的说明方法,主要方法在于了解各说明方法的定义和语言标志。比如:

  1. 列数字以有具体的数字为特征;

  2. 作比较以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为特征;

  3. 举例子以摆出事实特例为特征;

  4. 打比方即把说明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喻;

  5. 分类别以分类说明为特征;

  6. 下定义多是能准确地概括其本质属性的一个判断句;

  7. 描状貌,即描绘说明对象的外形外貌,类似于记叙中的外貌

其每个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如下图所示,要认真阅读,准确熟练的把握。

说明方法的作用是说明文阅读中必考内容,一般占3、4分左右,要严格按照“说明方法+表达效果(作用关键词)+说明对象特征”的套路来规范答题。

例如下题中的说明方法作用题要按照“这段议定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具体到每个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及答题套路如下题所示,除此以外关键还在于找准所问句段说明了说明对象的哪一方面特点。

考点四: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往往是文中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比如表程度的“比较、几乎、基本”等,表估计的“大约、可能、左右,大概”等,表限制的、表范围内的“当时、部分”等词,这些词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的特点。因此答题首先要表态“不能删去或不能改”再说明此词的表达意义和效果,如果去掉就不严谨、不准确了。具体思路和答题模板如下图所示:

考点六:说明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说明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是否点明了说明对象;

  2. 是否交待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作用等;

  3. 运用了……修辞,生动形象、新颖别致。

  4. 是否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具体题型如下:

考点七:说明文段首、段尾其重点句段的作用

说明文的开头要考虑是否点明说明对象,或者由……引出说明对象/内容,有没有运用修辞或者引用故事等增添文学性、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段尾要考虑是否总结全文,引人思考。

段中的重点句段要考虑是否是过渡句段、是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否是中心句,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特征等。

综上所述,说明文的所有考点及解题技巧不过这些,每个题的解题思路和角度都很清晰,不难掌握,不知同学们学会了没有,赶紧运用以上方法来加强说明文阅读的训练,记得一定要拿满分哟。

本人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期待大家的关注。

语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读懂一篇文章的一般方法是,从文体特点入手,用相应的文体知识指导阅读实践,这些文体知识往往也是中考、高考考点。

阅读说明文,依次弄清楚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形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语言特点及作用,就基本读懂了。另外,说明文又分为不同类型,按照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照语言特点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阅读时也要注意加以体会。

阅读记叙文,一般地,要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记叙人称、记叙顺序、表达方式及作用、表现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及作用。另外,记叙文又分为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传记等。文学类文本主要包括散文和小说。散文又分为写景状物类、写人记事类、议论说理类、文化游记类文本。不同类型文本又有自己的具体特点,阅读时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阅读文化游记类散文,就要结合散文的一般特点和文化游记散文取材上的文化性、文化意识强烈、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等特点去阅读体会。可以采用如下快速读文步骤进行: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探究精神实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其深刻内涵及作用。再如,阅读小说,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小说的主题这四个方面入手去解读。

关于文体分类,不同人有不同分法,不妥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