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在待遇上差多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宰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

 

2023/7/7 19:47:48 ('互联网')

本文目录

“知县”与“县令”一字之差,在待遇上差多少折合人民币多少钱

知县和县令虽然只差一字,但是地位待遇却天差地别

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县”这个行政单位一直存在于体制当中,历朝历代的封建皇权对于各地的管控都是建立在县这个基础之上。

有说法认为,“县”的由来其实要早于秦朝,在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时候,“县”这个概念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周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并不是把所有的地方都分出去,他还自留了一些土地,还派遣了专门的人员去管理,当时叫作“悬之”,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悬”也变成了“县”。

不过“县”这个单位正式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出征所吞并的土地自然不会分封出去,所以就派人去管理,而这些属于诸侯但不是由自己直接管理土地,其实也就是的“县城”。

尤其是特别大的诸侯,他们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土地,所以就效仿周天子管理自留地一样,派遣专员前去治理,这些人就叫作“县令”。

这些官员并不是终身制的,也不能被后代世袭,说白了就是公司的总经理,是最强打工仔,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

随着秦始皇一统中原建立秦朝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战国诸侯纷争的事情,秦始皇直接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让君主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其实这也是皇权加强的体现。

郡县制的疆域并不是统一的,县城也有大小之分,人口多、事务繁忙的大县县令,他的权力自然比小县的县令更大,而得到的俸禄和待遇自然也会更好。

为了更好地去区分大小县,西汉的时候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一个县里面有一万户人家以上的县,他的管理者叫做县令,那低于一万户的就称为县长。

这县令和县长名号不一样,从管理的人口差距就知道他们的俸禄肯定也有所差距。县令的俸禄能有六百到一千石,而县长只有三五百石而已。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虽然人口少但是地理位置号的县城发展的很好,一些人口多的县反而更贫穷,从税收上看,贫穷的大县就比不上富裕的小县了。

这自然也导致了县令和县长地位的改变,所以县长这个官名就消失了。

到了明清时期,连县令这个官职都被取消了,因为皇权的高度集中,地方的一县之长变为知县,是由朝廷特派的官员,上面也有君主直接任命的知州、知府来管理各地。

为什么县令会被知县所取代呢?其实这很简单,古代的皇权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叛乱,自然很害怕地方官府会架空朝廷。

既然这样,皇帝更愿意直接派朝廷的官员前往各地担任县令,下派的官员就跟如今的京官一样,权力肯定要更大的,为了更好区分就称之为“知县”。

这知县可比县令要好管理多了,毕竟知县是朝廷派去的,而县令是地方的官员。虽然知县身在地方,但权力来源是来自朝廷的,而这任职也是会随时变动的,这就避免了地方的割据。

可以说,君主恨不得把所有地方官都变成临时差遣的官员,只有够一段时间就直接调任,不让他们有别的坏心思。

这里得跟大家仔细讲一讲朝廷是如何通过官员的派遣来管理地方。

学过初高中历史的人都知道,朝廷最大的敌人就是地方割据,为了防止地方脱离朝廷的管理,皇帝会不断地往地方派检察官。

汉代的刺史、明清的巡抚,这些都是朝廷派遣驻守各地的检察官,为的就是监察各地官员的工作。

细化到各地县城的管理,朝廷就派遣知县来辅助县令管理。不过县令是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地方官,不能够随意的更换。而知县确实临时差遣,所以刚开始知县的权威并不上县令。

既然朝廷派官员变成有名无分的存在,那索性直接把地方的县令给取消掉,让朝廷派去的知县真正管理县城。

而知县和县令虽然一字之差,但他们的权责并不一样。

秦汉时期的县令要负责税收、治安、诉讼之类的行政指责,还有一定的军权。到了宋代,县令下面分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可以说地方的权力完全掌控在县令手中。

而知县呢?因为是朝廷临时派遣,最大的职责就是负责税收,治安诉讼这些职务都交给乡村缙绅。

看上去县令好像要比知县权力更大,其实不然,知县可是正儿八经朝廷派遣的,头上顶着“京官”的光环,实际上的权威自然是比县令要更大的。

而县令作为古代官府最底层的官员,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见了上司要连忙接待,对百姓要负责各项事务,可以说朝廷所有的政策都得县官府落实,县令其实也很难做,还不如随时调任的知县来得潇洒。

既然知县顶着“京官”的头号,权威也比县令要更大,那他是不是要比县令工资更高呢?其实不是的,县令可是正五品的官衔,而知县只有正七品而已。

那他们的俸禄有多少呢?折合人民币大概有多少钱?

毕竟县令的工作更繁杂,所以他的俸禄大概一年有600石到1000石粮食,换算一下一年就有70800斤到118000斤的粮食收入,现在的米价大概是两块五一斤。

按最高俸禄来换算一下县令的工资大概有295000元左右,也就是一个月有差不多24583元的工资,这可比现在很多公司的公司高多了。

那知县呢,他一年的俸禄只有300石左右,换算一下一年也就只有88500元,每个月也有七千多,这工资这么低,也就只有“京官”的名号能唬唬人了。

不过知县毕竟是朝廷特派的官员,他们的收入来源自然不只是俸禄这么简单,毕竟京官的权威在那摆着,他们自然也不会让自己生活得多寒酸。

总而言之,无论这些县令知县的工资有多高,古代郡县制的确立确实对地方的安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大防止了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平,还为我们如今的行政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宰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相比谁的权力更大

宰相告老还乡之下,他当时在朝中做出了翻天復地的大事,人皆畏之,何人敢言,地方上七品官都来朝拜,皆怕以后当官门路多,多一点门路,还是有些和县官打官司的,明说宰相告老还乡后,但多少还是力量的,一般来说,多多是好的。

古代宰相,将军告老还乡后,和县令谁大

在古代,宰相、将军虽然位高权重,但告老还乡之后便等于已经失去了实权;而县令作为官僚系统中的“芝麻官”,虽说位卑言轻,但毕竟还是当地的父母官,主管着一地的民政要务。那么,是否可以说县令要比告老还乡后的宰相、将军更大,且有权力对其予以管理呢?恐怕事实并非如此,县令不仅没有办法管理,甚至还要时常前往拜访一番。

宰相将军虽已告老还乡,但实际仍享有大量特权

官员告老还乡,在古代称之为“致仕”(也称“休致”、“致事”、“致政”),该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元明清,乃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传》有载,“退而致仕。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便是指将权力、禄位交还于君王。

官员致仕以后,朝廷为了表彰其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因而往往会给予其一定的待遇,而后世王朝为了鼓励官员按时“退休”,对于“致仕”后的福利待遇还进行了优化。

首先是经济层面的待遇,毕竟这关系到官员“退休”以后的生存问题。根据《汉书》记载,汉朝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后可享受原俸的三分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多给致仕官员加特进、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等称号,作为其领取俸禄、享受礼遇的等级。

唐朝则规定五品以上致仕者可领取半奉,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后甚至可以拿到全奉,六品以下官员则由朝廷赐予土地养老。宋朝时期,官员福利再度提高,宋真宗以后则规定致仕官员食半俸,部分立有战功者食全俸,同时部分官员致仕后又往往被加上一些名誉职务,并领取职务全俸。

元朝则规定三品以下官员致仕加散官一等,而如果致仕官员子女幼小或家贫则由朝廷支付半俸终身,后来除了加散官一等外“职事”也升一等。明清时期在俸禄方面可就比较吝啬了,明初曾规定致仕官员食原俸,但随即又被取消,并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发放致仕金,如果实在家贫难以生活,则可以由朝廷每月给“米两石,修其身”。

其次是政治方面的待遇,而这则关系到了致仕官员的地位问题。根据《礼记》的记载,卿大夫致仕之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