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全球首次在政府主导下成功预报地震并且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地震。

1970年初在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上将辽宁省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域,1970年又同时成立了辽宁省的地震工作机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支野外综合探测队,11个专业地震台站,8495个业余地震前兆测报点组成的地震预测预报队伍。

1974年6月7日至6月9日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上辽宁有关地震专家提出了渤海北部可能发生5至6级地震。

1974年11月25日东北三省地震趋势会商会上明确指出辽东半岛大连-营口地区是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

1974年12月22日辽阳参窝水库库区发生4.8级地震后在1975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震情会商会上认为这个4.8级地震并不是预期要发生的地震,在辽宁南部地区仍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而且估计在1975年上半年发生可能性更大。

1975年2月3日18时开始辽宁海城-营口一线区域接连发生多次有感地震活动后认为在辽东半岛上即将发生大地震,随后在1975年2月4日00时向辽宁省省政府发布了相关的预报,1975年2月4日上午10时辽宁省政府正式向各级政府发布通报要求辽东半岛各级政府居民近期做好防震措施,当时大连,营口,海城等多地居民搭起防震棚或者组织在户外观看电影以躲避地震。

这次大地震受灾人口约400万人,建筑破坏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这次地震造成1328人遇难,1.8万人受伤。

这次大地震的成功预报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由政府主导+民间群测群防是本次地震得以成功预报的主要因素,另外其次这次大地震震前也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观测到。

这次地震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发现,首先是动物异常,在1974年12月10日至1975年1月1日辽宁出现了数百条冬眠的蛇爬出洞穴被冻死的现象,另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鱼群跃出池塘的现象以及大量老鼠逃跑的现象。1975年1月20日至1月30日10天时间里先后出现蛇,鱼,鹅,狗,猪等较多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惊恐,奔跑,吼叫或者痴呆,特别是鼠群。1975年2月1日也就是海城大地震前3天除了蛇类突然很少见之外其他动物例如鼠类,猪,狗,大牲畜等异常表现均猛然增长,特别是出现大量鹅出现惊飞的现象,有多处共51只鹅竟然惊飞狂叫,飞出距离达到了100米至200米,实为少见。即使是距离地震震中较远的鞍山,辽阳等地区鹿场养殖的梅花鹿和马鹿也在主震前1至2天有乱叫,乱撞,闹场不安的现象,而震后转入平静。

另外还有地震前兆则是出现大量的地下水异常现象,主要的地下水异常是井水异常和少量温泉异常,例如井水水位异常上涨或者下降,发浑冒泡变色变味漂油花等现象。在海城地震震中周边250千米内25个县市共测得118口井水有异常表现,其中水位下降共有28口【大部分水井水位下降达到0.5米左右】,水位上升的有79口【大部分水井上升水位达到1米以内】,另外还有43口井水是发浑,翻沙,冒泡等现象。

最后还有地震前兆例如震前海城-大石桥一带出现高温现象【1975年1月20日夜间海城地区升温达到5.4摄氏度,1975年2月3日08时至10时升温至12摄氏度】。另外震前月余出现的强烈的怪味现象,怪味现象出现在1974年12月20日至震前。另外在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震前还发生了数百次前震现象【主震前4天一共发生了335次1级以上的前震活动,其中3级以上前震9次】,最大前震为1975年2月4日07时50分发生的4.8级前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