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那些故事你知道多少?元宵节习俗的由
发布时间: 2023-07-11

雨 中 伞微信号:qgsk007

▍雨中伞悦享睿智空间,关注人生百态,品味多彩生活,传播智慧能量,天天快乐 进步! ▍☀

你或许知道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你也或许知道元宵节在道教文化中被成为“上元节”,你更或许知道元宵节的习俗有吃汤圆、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但你知道有关元宵节以及元宵节由来的那些有趣故事吗?

元宵节故事一:纪念“平吕”设元宵节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尤其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展开全文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故事二:上元节之说

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故事三:明帝敬佛,元宵节点灯

除了道教提倡上元节燃灯,佛教也在元宵节这天用燃灯习俗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东汉时期,白马东来,汉明帝提倡佛教。

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于是,佛教僧人便会在正月十五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举行燃灯法会。

汉明帝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就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习俗。

元宵节故事四:隋炀帝创史上最大赏灯活动

“面子工程”自古有之,元宵节从燃灯习俗变成全民布灯赏灯的习俗,就源于隋朝隋炀帝的“面子工程”。

《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10年)元宵,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如此声势浩大的布灯活动,自是让洛阳城端门灯火盛极一时,闻名于世,就连外国使者都会来此观赏。这也造就了历史中第一次出现“万国来朝”的盛况。

元宵节故事五:元宵节兔子灯的来历

还记得去年热播电视剧《楚乔传》中,赵丽颖扮演的楚乔/星儿与林更新扮演的宇文玥第一次赏灯约会时,宇文玥送给星儿的那盏兔子灯吗?它会出现在元宵节的习俗中也是有来历的。

元宵拉兔子灯,据说来自江西宁都大布村的灯彩。

明万历年间,村里一位姓罗的商人,在扬州贸易时迷上了灯彩,装哑拜师辛勤三年学会技艺。因为大布村的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于是罗姓商人就把兔子灯带回了大布村。

正月初十至十五的晚上,是大布村“过灯”的日子,于是从那以后,每家每户都扎起了兔子灯(大布兔子灯三个并列,中间的大兔子是兔婆,旁边带着两只小兔子),在村庄、祠堂、各家各户巡游。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

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元宵节的张灯结彩都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好运的期盼。

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别忘了在家挂上一盏花灯,——前途光明,诸事顺利!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及图片、视频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泉港嘉元安防微信号:jyafkj

▍小程序:搜索 嘉元安防科技

☀安防工程设计施工 —智能化解决方案 ☀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