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 意大利 的 将军 有谁?鲁道福·格拉齐亚尼的介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二战 意大利 的 将军 有谁

  意大利:墨索里尼、格拉齐亚尼
  杜黑
  巴多里奥
  意大利的殖民军司令格拉齐亚尼( 1882年~ 1955年)
  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8年开始在殖民军中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0~1934年,担任意大利驻利比亚殖民军队总司令,多次指挥殖民军讨伐利比亚阿拉伯民族的反抗。1935年任意属索马里总督。1935~1936年意埃战争期间,任南方集团军司令,率部从南部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1937年,任意大利法西斯占领下的驻埃意军总司令,野蛮屠杀当地军民。1937年晋升为陆军元帅。次年任意属东非名誉总督。1939~1940年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1940年 6月起,任意大利驻北非殖民军总司令,指挥驻利比亚意军进攻埃及。1941年 3月,因马特鲁港失败被撤销全部军职。
  1943~1945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意大利北部期间,格拉齐亚尼又被起用,在充当傀儡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中出任国防部长。在此任期之内,他积极组织对游击队的清剿和对和平居民的镇压。同时,他还强力组织向德国大规模移民,为经济崩溃的德国输送了大批劳动力。1945年 4月,他被意大利游击队俘获。1950年 5月,作为战犯被意大利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同年 8月被特赦释放。1955年 1月11日,73岁的格拉齐亚尼在罗马死去。
  巴多里奥,1871. 9.28~1956.10.31 意大利陆军元帅。1890年参军,任炮兵军官。参加过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土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40年曾多次担任意军总参谋长,积极推行B.墨索里尼的侵略扩张政策。1926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928年被任命为驻利比亚总督。1935~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初期, 任侵埃意军总司令。1936年5月意军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后,任埃塞俄比亚总督。1940年12月意军入侵希腊失利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1943年7月参加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政变,出任新政府总理。同年9月3日派代表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9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3日对德宣战。1944年6月引退。
  杜黑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9564.htm

鲁道福·格拉齐亚尼的介绍

鲁道福·格拉齐亚尼(Rodolfo Graziani,1882-1955) 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他对于装甲战的认识和运用,可以说比坦克大王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还要早。他在1930年的利比亚,以及1935年的阿比西尼亚,便对机械化诸兵种合成部队进行了编制以及实战运用。

哪位有关于格拉齐亚尼元帅的资料

格拉齐亚尼,R. (1882.8.11~1955.1.11)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8年从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0年任驻利比亚意军总司令。1935年任意属索马里总督。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初期任南方集团军司令,后任埃塞俄比亚总督兼驻埃意军总司令,野蛮屠杀当地军民。1937年晋元帅。1939年任陆军参谋长。1940年6月任驻北非意军总司令,指挥驻利比亚意军进攻埃及。因作战失利,1941年被解职。1943年9月任意大利北部德占区“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国防部长,讨伐游击队和镇压人民。 1945年4月被游击队俘获。1950年5月被意大利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同年8月被特赦释放。

闪击波兰,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著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电战”。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军队的奋力抵抗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败。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再一次遭到瓜分。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与此同时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屯重兵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著一个唐·吉诃德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谴责而已。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西方则称为“假战”。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入侵北欧
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Weserübung)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道路。英国海军成功地封锁了挪威港口,并且在挪威登陆。德军撤退到挪威腹地并据此坚守。英国军队无法肃清德军,加上上西线战事爆发随后撤退,挪威被德国占领。
本段镰刀割取,征服西欧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划)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第一阶段作战:5月13日德军A集团按曼施坦因意图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停战签字的贡比涅地区的福煦车厢内签署与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维希政府。
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英国(海狮计划)。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借著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