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奈为什么没有进入凌烟阁?《说唐全传》为何与其他小说不同,设立了五虎七彪,七彪都是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史大奈为什么没有进入凌烟阁

史大奈(?-638年)本姓阿史那史,凉州武威人,突厥族,史大奈与处罗可汗投奔于杨广,在征伐辽人的时候立下了大宫,被隋炀帝册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深受隋炀帝的宠信。

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群雄逐鹿,大隋的气势已经快消殚,史大奈找准了方向投靠了太原留守李渊,投靠李渊以后史大奈也为大唐立下了第一个功劳,当时隋将曲突通派大将桑显和偷袭唐军的大营,李渊看着阵势不对,就把军队撤退,史大奈因为在隋朝共事多年,知道屈突通的伟人和用兵之道,史大奈就带着几百名勇士饶过桑显和的后面,来了一个反包围,结果桑显和大败。

李渊公元618年进入了长安,逼迫隋恭帝杨侑退位,正式当了皇帝,赐给史大奈绵帛五千匹,而且也给了他改名为史,封为光禄大夫。

后来李渊把史大奈归入了李世民的旗下,跟随者李世民平定了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封地方割据势力,打仗有勇有谋,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就把征战过程中的美女奖赏给史大奈,杂彩万段。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夺了大唐最高权力,封史大奈为右武卫大将军、检校丰州都督、封窦国公、食邑三百户。

贞观十二年(638年),史大奈去世,追赠为辅国大将军。

史大奈这个人在隋朝的记载都特别少,而且他是一个突厥人,历史难寻。

关于史大奈没有进入凌烟阁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史大奈当时是投靠李渊,可以说是李渊给了他活路,而且李渊把他封给李世民账下,也是对李世民的一种监视。

第二,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太多,凌烟阁只有二十四个位置,所以也就委屈了史大奈。

第三,史大奈是突厥人,投靠大唐没有多少年,李世民也拿不准他的情况。

史大奈在隋唐演义中是瓦岗寨的一员,战斗力属于二流行业,但是在历史上史大奈是隋朝的重臣,只可惜隋炀帝太过于暴政,才导致史大奈投靠于唐朝,史大奈的后代李世民对他也不错,长子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

史大奈没有进入凌烟阁也不能说得不到李世民的重视,只是说凌烟阁就只有二十四个名额。

我是王文君,下期再给大家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说唐全传》为何与其他小说不同,设立了五虎七彪,七彪都是谁

通常在古典小说中,配置是五虎八彪,唯独《说唐全传》在李密大封众将时,采用了五虎、七彪、八猛、十二骑的设定。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所谓的七彪是哪些瓦岗英豪。

经典桥段

书中贾柳店大结拜是经典桥段,随后因程咬金挑拨,罗成、单雄信大打出手,从而结下梁子,为之后青龙、白虎三世仇埋下伏笔。

另外,罗成负气而走,柴绍身份不便,其他众人悉数参加了营救程咬金、尤俊达之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反山东。之后秦叔宝三挡老杨林、九战魏文通,程咬金三斧定瓦岗,众人建立瓦岗势力,掀起了全书第一次大高潮。

不过客观来说,除了徐茂公、秦琼等不到十个对剧情有推动作用的人物外,其他大部分多为龙套。之后李密大封众将,也只是点出了五虎的具体人员,至于七彪、八猛、十二骑只是一笔带过。

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分析来看一看哪些人物有可能会构成仅次于五虎的七彪组合。

七彪候选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贾柳店结拜的大名单。

维大隋炀帝二年九月十四日,有徐勣、魏征、秦琼、单通、张公瑾、史大奈、尉迟南、尉迟北、鲁明星、鲁明月、南延平、北延道、樊虎、连明、白显道、金甲、童环、屈突通、屈突盖、齐国远、李如珪、贾闰甫、柳周臣、王伯当、尤俊达、程咬金、梁师徒、丁天庆、盛彦师、黄天虎、李成龙、韩成豹,张显杨、何金爵、谢映登、濮固忠、费天喜、柴嗣昌、罗成等三十九人,歃血为盟,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有荣同享,有难同当,吉凶相受,患难相扶。如有异心,天神共鉴。

名单中的徐茂公和魏征是文人,肯定不会是七彪,首先排除;秦叔宝、单雄信、王伯当、程咬金和罗成是五虎大将,不在其中;柴绍一直属于李唐势力,也不在其中。

所以,七彪自然在剩余的三十一人中产生。

最终名单

剩余的虽有三十一人之多,但基本都是酱油,有的甚至连句台词都没有,包括历史名将屈突通、盛彦师同样如此,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书中为数不多的描写中看一看哪些人能够最终入选七彪。

第一位是尤俊达。尤俊达作为程咬金的引路人,虽然有点小坏,但也很够义气。在程咬金被杨林生擒后依旧敢于出战杨林,一来是为了救人,二来也是对自己的武艺有些信心,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能在杨林手下过两下而不死,也算不错了。

第二个是谢映登。谢映登和魏征比较相似,知名度很高,但一直是陪衬,基本没什么表现。而且《说唐》不同于评书设定,谢映登不会什么神射,不过从地位上来说,在剩余的这些人中算是比较高的,应该算他一个。顺带提一句,最后谢映登随叔叔修仙去了。

第三个是史大奈,实力相当不错,尤其是拳脚功夫,曾在北平擂台一度和秦琼打得有来有回。当然了,马战斗将自然不是秦叔宝的对手。不过能与华公义战上三合,也算不容易了,要知道秦琼取胜还需要使用撒手锏。

第四位是张公谨,在北平府的众将官中,张公谨的地位超然,明显在其他人之上,瓦岗众将轮流出去打败仗的时候也都有他的身影。虽然输了,不过在龙套中能被提一提也算不错了。

五、六位是齐国远和李如珪。《说唐》中可没有什么所谓的瓦岗第一大草包,空锤将,那是单老自己改着玩的。二人曾随秦叔宝进京看花灯,也算间接接触过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在众多龙套中戏份较多。

《说唐后传》中,李世民君臣被困凤凰山,盖苏文连杀殷开山、马三保、刘洪基、段志远这开唐四老后,齐国远率先冲下山为四将报仇,结果同样葬身在盖苏文的刀下,引得其他瓦岗旧将一拥而上,全部被盖苏文所杀。算上齐国远,这里一共有二十七位大唐的御总兵,正好对应昔日瓦岗的七彪、八猛、十二骑(但是在人物上有一多半前后传都不一样)。

最后一位最难选择,因为剩下的基本都是连台词都没几句的龙套,也没什么表现。有点戏份的金甲、童环肯定不是,俩人的身份就跟《水浒》里的董超、薛霸似的,简直就是战五渣的代名词。在北平府,上擂台被史大奈一顿血虐。

个人觉得樊虎的可能性大一些,他之前和秦琼是同僚,还是关系最好的同僚。樊虎是这部书的一只神奇小蝴蝶,因为他听错了和秦琼碰面的地方,导致秦琼身无分文,染病被店家欺辱,落难潞州,之后卖马遇单通,从而展开剧情。甚至可以说单雄信与罗成之间青龙、白虎的三世恩怨也是樊虎带来的蝴蝶效应引起的。


综上所述,由于书中没有交代具体的七彪名单,所以个人根据一些比较牵强的理由推测出最终名单为:

  1. 尤俊达
  2. 谢映登
  3. 张公谨
  4. 史大奈
  5. 齐国远
  6. 李如珪
  7. 樊建威

《隋唐演义》中瓦岗大结拜的所谓“四十六友”都是谁,武艺如何

名字叫做《隋唐演义》的文学作品有两部,一部是褚人获的古白话小说,一部是单田芳的评书。通常我们说到贾柳楼四十六友大结拜指的是单老评书中的桥段。换言之,这里讨论的是评书《隋唐演义》,又名《瓦岗英雄》。

贾柳楼大结拜

故事的起因是秦琼母亲大寿,作为秦琼的生死之交,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传下绿林令,命各个山头的瓢把子齐聚山东祝寿。与此同时,北平府少保,秦琼的至亲表弟罗成也奉父母之命,率领杜文忠等人赶赴山东历城为舅母祝寿。另外,曾受秦琼救命之恩的李渊也派女婿柴绍为代表赶赴山东。

秦琼招待各路好友的地方就是妻舅贾云甫和朋友柳周臣合开的酒楼贾柳楼,众英雄也是在这里结拜的,我们来看一看四十六友的盟单。

  1. 魏征
  2. 秦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