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被日军击沉的战舰“经远”号残骸,已经在水下找到,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在黄海海战中,经远舰是如何沉没的其战斗力如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被日军击沉的战舰“经远”号残骸,已经在水下找到,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1888年的威海。战旗猎猎,长笛响彻。李鸿章在丁汝昌的陪同下,站在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的舰桥上,久久注视着这支自己苦心经营了十余年的舰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李鸿章踌躇满志。彼时,北洋舰队在亚洲傲视群雄,中国终于拥有了一支可以与列强相匹敌的近代海军。

北洋水师航行编队

一、百年大东沟

四年后,1894年9月17日,鸭绿江河口的大东沟。北洋舰队在护送陆军登陆后,与日本联合舰队狭路相逢。大东沟海战,就此打响。

战斗进行至下午三点十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被日方舰队命中舰首,浓烟四起,遮挡了射击视线,瞬间沦为漂浮的活靶。在这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升起旗舰旗,接替指挥权。瞬间,日军炮火向致远集火攻击,致远舰迅速下沉。下午三点三十分,致远舰锅炉舱殉爆,旋即沉没,邓世昌及舰上百余名官兵随舰壮烈殉国。

邓世昌剧照

经远舰作为致远的僚舰,随同致远舰加速冲向日舰,亦受到集火打击,全船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沉没后,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经远舰瞬间失去掩护。日舰吉野等四舰凭借占据绝对优势的火力,将经远舰逼出战斗序列。为避免船只沉没,管带林永升指挥将船只驶往近岸地区搁浅。日渐尾随而来,经远舰指挥舱被炮弹直接命中,飞溅的弹片当场切开了林永升的头颅,“中弹破脑”,英勇牺牲。

“经远”号,拍摄于建造完成后赴英国与“致远”级军舰会合期间

下午五点三十分,吉野舰一枚炮弹直接击中经远舰弹药库,经远舰左舷装甲带被爆炸直接掀开,随即翻覆沉没,舰上二百余名官兵及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在内全部壮烈殉国。

就在2014年,有水下考古队依据资料线索与磁力仪物探数据,在辽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南边海域发现一艘铁质沉船残骸,并推测为经远舰,但缺乏决定性的证据。

2018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大连海域一铁质沉船残骸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该舰为北洋水师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之后,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英勇战沉124年后,经远舰终于重见天日。

水下拍摄的经远舰舰铭(经字)

此次调查提取出水包括毛瑟步枪子弹、手枪子弹、37毫米、47毫米哈乞开司速射炮弹等武器弹药,锉刀、扳手、冲子等检修工具等在内大量遗物。同时,经远舰遗骸上的火焰焚烧痕迹,也印证了大东沟海战的激烈以及经远舰受创的严重。

经远舰出土文物

二、生不逢时

1887年1月,经远舰在德国奥得河畔斯德丁的伏尔铿造船厂下水。在这之前,北洋水师的三艘巨舰:定远、镇远、致远也在这里诞生。1881年12月,定远舰在这里下水,并在1885年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李鸿章对这三舰的性能甚是满意。由于1885年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之中遭到法国远东舰队迎头痛击,全军覆没,清廷深感大行海防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北洋水师新一轮的造舰潮又一次开始。

正在建造的镇远舰

经过多方权衡,李鸿章最终向英国定购了两艘穹甲巡洋舰,是为致远、靖远;两艘带甲巡洋舰,是为经远、来远。相较而言,德国经远级方案为装甲巡洋舰,防护略优,航速稍慢,生存能力更强;英国致远级方案则为穹甲巡洋舰,火力足,相对航速较快。值得一提的是,经远级是之后声名鹊起的前无畏时代装甲巡洋舰的鼻祖,但北洋水师也在其中充当了小白鼠的作用,在甲午海战的实战中证明,经远舰的设计的确存在一定弊端。不过囿于当时清廷的财政状况,经远舰也不非为一个明智之选。

北洋水师“全家福”

1887年8月,在波罗的海进行过试航之后,经远两舰先期前往英国纽卡斯尔,与在那里完工的两艘致远级巡洋舰汇合。旅英华人兴奋异常,纷纷前往纽卡斯尔一睹盛况。8月25日,四舰自纽卡斯尔启程回国,靖远舰还牵引着同期在英国建造的“左一”号鱼雷艇。在纽卡斯尔驻驳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船施放礼炮送行,北洋水师诸舰亦施放礼炮答礼。

11月11日,舰队驶达香港。12月10日,到达厦门。其时大沽口封冻,李鸿章令其在厦门海口操练过冬,并派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8舰在此迎候验收。1888年春,北洋水师主力北上大沽口,最终加入战斗序列。这也标志着为期近十年的清廷造舰热潮的终结,在此后数年中,北洋水师未填一舰一炮,在世界海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与先进的潮流渐去渐远。

三、有公足壮海军威

在经远舰考古发现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两封尘封了百年的家书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在甲午大战前夕,时任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写给远在家乡的父亲的两封信。

第一封家书写于甲午战争爆发前,战争处于一触即发之势。陈京莹先是表达了对日军步步紧逼,清军保船避战的担忧,随后又以“然素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的话语对家父言说了矢志报国的决心。其忧国忧民之心、报国效力之情溢于言表。

陈京莹在船舱中给家人写信(复原塑像)

另一封家书写于赴战前日。信中,陈京莹再一次向父亲陈述了他为臣尽忠、向死而生的决心:“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尔。”同时,自古忠孝不得两全,只言片语之中又流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与担忧“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寥寥数语,家国情怀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陈京莹只是一个缩影。在大东沟海战之中,由于经远舰的设计缺陷,导致战舰指挥人员所处的装甲指挥室反而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管带林永升和接替指挥职位的大副陈策、陈荣、二副陈京莹相继阵亡,在这种情况下,经远舰官兵仍前仆后继地驾驶战舰御敌脱险。最终在敌舰包围之下,仍然坚守直至战舰沉没,从未停止反击,全船额定202人之中,仅有16人得以生存,上下各级军官几乎全部壮烈殉国或与舰同沉。

日军拍摄的即将沉没的经远舰,疑似为在日舰“吉野”上所摄

相传,当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战败,邓世昌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回北京之时,光绪皇帝伏案痛苦,随后亲自题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也许,在那个内外交困的年代,只有这种精神,方能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文史君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建军的七十周年。悠悠一个多世纪,祖国的海疆之上,再也没有了侵略者们的踪影。飘扬着人民海军旗帜的舰艇,护卫着四百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的安宁与祥和。只是,经远舰的碧海忠魂永远不会被遗忘,将会在滔滔海水之中永远支撑着中国龙的腾飞。

注:关于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的阵亡人数学术界尚有争论,本文有关数据采用主流说法。

参考文献:

1.陈悦:《北洋水师舰船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2.《沉睡百年的经远舰是如何被发现的?》,《浙江法制报》2018年9月30日。

3.辽宁省文物局相关资讯

4.姚开阳:《沧海云帆:中国近现代海军图集大全》,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郭鹏)

在黄海海战中,经远舰是如何沉没的其战斗力如何

谢谢邀请!

“经远”舰是中法战争后中国在德国订造的装甲巡洋舰,拥有水线带装甲防御,不过其战斗力在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中其实是偏弱的,大致处在中下游的位置,其主要问题是火炮备炮较少。

“经远”级军舰排水量2900吨,但是主要火力只有首楼甲板上的一座双联装210毫米口径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