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至圣先师”的称呼是何由来?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吗如果是,又为何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而不是老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孔子“至圣先师”的称呼是何由来

孔子共有过十七个封号,如下:

一、公元一年,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褒成宣尼公”

二、49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封“文圣尼父”

三、580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 邹国公

四、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先师尼父

五、628年,贞观二年,先圣

六、637,贞观十一年,宣父

七、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复尊为先圣

八、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太师

九、670年,武后天授元年,隆道公。

十、739.唐玄宗开元27年谥号文宣王。

十一、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封,玄圣文宣王。

十二、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改称至圣文宣王。

十三、1146年,西夏仁宗三年,文宣帝。

十四、1307年,元武宗大德11年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十五、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至圣先师。

十六、1645年,清顺治二年,加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十七、清顺治2年,大成至圣先师。1657年,清顺治14年,改称至圣先师。

可见,是在明朝嘉靖年间,认为孔子封王为非礼,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至圣先师”。

在与我们当代更晚近的明清民国,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封号:“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封号:“大成至圣先师”。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吗如果是,又为何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而不是老子

老子以孔子虽然同时代,就算有师生之谊,但是,自古就有状元学生,就没有状元老师的说法,最说,名利是统治者设立的,而个孔子学说的普世思想式用统治者和治理国家而采用了,那孔子是圣人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了。

为什么孔子是至圣为什么老子是老圣、大圣

中国古代先哲王整理传承下来的治国理论只有二个,即道和德。且这个道不是一成不变的,精髓就是在《易》。

老子是百家学术之长。老子本人就是奉周典籍奔楚的毛伯得。我们毛氏在平王东迁后,在济源整理王室典籍,才有了后世流传的诗、书和周易等。诗、书、易,是我们毛氏的家学。

王子朝、毛伯得等所携带的周王室典籍,就是毛氏整理后的王室秘藏。

古代识字的人几乎很少很少的,只有王室贵族才掌握文化,诸侯国里并不藏书。没有老子散逸王室典籍,中国的文化和其他古国文明一样,早就灭绝了。现在的中国那就和印度差不多。

很多人看不到这点,以为古人都和现在人一样都识字,都拥有书籍。孔子到50岁才读到周易。孔子整理的五经,只不过是王子朝、毛伯得隐居楚地时候散逸出来的一部分。孔子没创作,只是整理而已。

孔子能称至圣,那老子称大圣一点也不过分。

孔子如何成为“至圣先师”

孔子成为至圣先师是有一定的政治环境,在汉武帝之前,统治者并未封孔子为“圣人”,从春秋至汉景帝时期,孔子的思想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继位后,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利用儒家思想做为统治天下的工具,孔子即被封为至圣先师,是历代统治者及读书人崇拜的“圣人”了!当然,这与孔子本人的学问,品行是分不开的。其实,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影响就已经很大了,我们熟知的孟子、荀子等足以证明了!

为什么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一般是说“孔圣人”、“至圣”,另外还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宗师”等.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又称为“文圣”、“万世师表”。

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尊称.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公”。

北周静帝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恢复公爵之封,号“邹国公”.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欠丰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尊孔子为“太师”.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执政时恢复公爵,改号“隆道公”.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升孔子为王爵,是好“文宣”,成“文宣王”.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家好孔子为“选胜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至圣文宣王“,元武宗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圣先师”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加号控制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复称“至圣先师”.民国年间“国民政府”派员祭祀孔子四号是跟皇帝或显贵的生前的实际参照《司法》追成。

以上是孔子被尊称至圣先师的历程。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智圣先师

蠕家信徒才为吹捧孔子为至圣先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湿的所作所为,再来评价不迟。

不管什么宗教,以思想和礼为名杀人都是邪教。孔子诛少正卯,就是以思想罪和文字狱来杀人!

从孔子时代起,儒家所克己复的礼就是吃人的,在夹谷之会时,孔子就以不符合礼节腰斩演员。

可以证明,孔子就是一位邪教教主。

蠕家以“忠”自诩,孔孟盛赞伯夷、叔齐宁死不事二主的高风亮节。但孔子却一生跑官要官,谁给官就愿意跟谁干。为此还不惜跟他自己以前所抨击的“反臣贼子”勾结。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佛肸召,子欲往。可这两都是搞叛乱的货啊。蠕家不是提倡“忠”的吗?!

蠕家最好说“仁”,但人殉断断续续一直到明朝,也没见儒家建议废除或改用陶俑。这叫“仁”吗?孔子做过什么助人为乐的好事?不但自己不做,还对做好事的人冷嘲热讽、打击干涉。

蠕家爱标榜“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孔儒们提倡的,但孔子的后人在历次朝代改换甚至日本侵华时都大批与侵略者合作,当了汉奸!这叫“义”吗?

蠕家最看重“礼”。当时孔子坚持周礼规定的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而宰我偏偏就说三年之丧也太长了——你看老师你经常要我们维护礼乐,可我们三年都要披麻戴孝,什么事都不能干,那谁去维护礼乐呢?这样下去不是礼崩乐坏了吗?所以要我看守上一年就可以。孔子目瞪狗呆,无言以对。宰我出去后,孔子大骂宰我是小人。这种当面不说,背后骂人的人是不是“至圣先师”?!

现在新蠕家们出来坑蒙拐骗的多了,坚持丧期三年的有吗?爹三年娘三年,老婆三年儿三年,蠕家们这辈子只剩哭丧了!

我不知道圣人的定义是什么,也不知道圣人的标准是什么。但我知道,中国需要的不是圣人,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仅仅因为几句正确的废话、自相矛盾的瞎话,就把一个长期跑官要官,无官可做才办培训班赚钱的人奉为圣人?难道中国人的人格、智力、思想、能力、鉴别水平就如此低劣吗?

只是因为封建统治者,可以拿他来愚民,让人民恪守等级尊卑,对皇权三跪九叩,于是,他被捧成圣人,还能被传承至今。说起来,真是中国人的悲哀,一种羞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