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措施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怎样看待“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这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政企分开实质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别的说法很难自园其说。这里的政,应该是指的政治,既是政府也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经济从来也不能′脱离政治,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分开就是削弱党的领导。党领导的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是通过劳动竞赛创造效益为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话服务;纯企业是资本私有制市场经济。是通过资本运作,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来就是两股道上开的车。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政企是分不开的。

政企分开的措施有哪些

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成功!

邮政局和中国邮政有什么区别

邮政局和中国邮政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但是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邮政局和中国邮政到底有什么区别,甚至有很多人都简单的认为邮政局就是中国邮政。

首先从历史渊源来看,邮政局和中国邮政曾经确实是同一个。

我国的邮政业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有,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正式设立,它是邮电部的前身;

到了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正式成立,它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负责我国邮电业务的发展。

当时邮电部主要负责全国的物流、通讯、电报,电话等业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其实都是从邮电部分出来的,但是当时邮政储蓄业务被暂停了。

直到1981年,为了弥补邮电部不计成本建设带来的亏损,国务院指示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从1986年2月起,邮电部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城市邮政局重新开始办理储蓄业务。

同年3月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开办邮政储蓄协议的联合通知,同年4月以后,全国大、中、小城市陆续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8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列为邮政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

到了1998年,我国对邮电部进行改革,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在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信息产业部,邮电部被撤销。

同年国家邮政局成立,当时属于电子工业部,属于副部级单位。

到了200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关于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汇报,这次邮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改革邮政主业和邮政储蓄管理体制,促进向现代邮政业方向发展。

到了2007年,国家对邮政局进行重组,重组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监管部门也就是国家邮政局,另一部分是主要负责具体业务的中国邮政集团。

其中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是由信息产业部(2008年重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国家局,2009年,根据国家“大部委改革”要求,国家邮政局转由交通运输部代管,为副部级中央国家机关。

与此同时,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同时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由此可见,在2007年之前,国家邮政局跟中国邮政一直是同一家,当时中国邮政是属于国家邮政局的一部分。

现在邮政局和中国邮政已经独立开来,两者完全不一样。

从2007年进行改革之后,国家邮政局跟中国邮政已经不是同一个单位,而是变成了监管单位和市场主体。

其中国家邮政局是我国邮政业务的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国内快递、邮政等一些业务的监管工作,并不参加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

而独立出来的中国邮政集团已经不属于国家行政部门,而是变成了一家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不再是邮政局下属的机构,而是是由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它是实施市场化运营的企业,跟其他央企是一样的。

而且实施政企分开之后,中国邮政业务发展相当迅猛,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邮政企业,旗下业务涵盖邮政、快递、金融等各种业务。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国邮政快递,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邮人寿都属于中国邮政旗下的业务。

2020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营收达到6645亿元,实现利润606.4亿元,在2021年《财富》世界五百强当中排名第74位。

什么是政企分离

政府和企业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任务、职能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组织系统。政府是国家政权机构的具体形式,它的主要任务是治理国家,发挥国家机器的经济管理职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企业是经济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经济活动,并拥有必要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独立的生产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将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的经济成果挂钩 , 使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因此 ,政府不宜于直接经营企业 ,企业要执行国家的法令、方针和政策,但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