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墨家文化 培育新时代工匠
发布时间: 2023-07-17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扎根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故里,是一所因墨子而生、因墨学而盛、因工匠精神而兴的高职院校。学校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将墨子职业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确立“工匠精神”理念,绘就“文化立校”蓝图

工匠精神是墨家文化有别于先秦诸子百家所独有的特色,是“笑傲群雄”之资本。学院立足墨家文化发祥地,将工匠精神从“用”提升为“体”、从强校之“标”提升为兴校之“本”。确立以传承弘扬匠心文化为办学特色,确立教师工匠精神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明确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章程》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和合文化为中心的家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以班墨文化为重心的育人文化建设,将“具有深厚墨家情怀”作为枣科学子标签式的文化素养,将“发挥地处墨子鲁班故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墨学文化走向世界”作为扩大学院国际化影响的特色路径,以“立法”形式纳入顶层设计系统。

明确“为义兼士”标准,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

墨子认为,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是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模块”,打造“墨家文化+”课程体系,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了4学分的墨家经典必修课和30余门传统文化公选课,发挥墨子职业教育研究院和墨子书院独特优势,聘请著名墨学专家开设“墨子论坛”“鲁班讲堂”等课程。学院墨学研究涵盖医药卫生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信息技术类等7个专业群,在每个学科均设置墨学相关研究、教学方向或研究领域,培育形成了“墨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借鉴“素丝染丝”观点,打造“和谐人文”环境

将人性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墨子形象说明了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学院坚持将墨学文化融入素质拓展,扎实推进墨学文化理论研究,精心开展墨学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成功立项山东省高校书记校长改革创新亮点项目;学校建有“墨子书院”“鲁班学堂”“班墨园”“凤翔湖”“目夷亭”等标志性场所;涌现出一批品牌性精品活动如“带你领略舌尖上的枣科”入选中国教育网高校优秀短视频传播活动,《听文化:鲁班的传说》在学习强国栏目隆重推出,《中华经典诵读》受到山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表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守“粮心”节约本质》在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00后“小老师”,讲好“大思政”》受到媒体高度关注。

秉持“述作结合”观念,搭好“友好合作”平台

与儒家“述而不作”形成鲜明对比,墨子强调“述而且作”,强调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担当重任的能工巧匠。经过长期积累,枣科院建设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传统文化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在中国墨子学会、山东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墨子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成为国内墨子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为了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学院先后成立了山东省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枣庄(鲁南)医养健康职业教育集团、枣庄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校企合作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学院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教学与研究、传承与创新,开展师生社会实践锻炼、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全方位服务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需求。

饱含“心系苍生”情怀,畅通“宣传普及”途径

学院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传统墨学文化六进普及工程”,贴近百姓生活,编写墨学文化普及读本、开展墨子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评比、推进匠心铸魂系列活动。近年来,学院出版了《墨子的十大主张》《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等一系列普及性传统文化读本,面向社会开展墨学讲座100余次。扎实推进“文化援疆”、“文化润疆”活动,与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工赋学堂”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先后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共同举办中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际友谊赛、与刚果(金)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文化交流推进会、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合办学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海外“朋友圈”。(刘凤存 刘东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