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颖:阿英所藏《错中错》传奇——一部珍贵的内府抄
发布时间: 2023-07-11

阿英(1900-1977),原名钱德富,又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藏书家和近代文学史家。在阿英去世十年之后,其子女钱璎、钱小惠和钱厚祥遵照父亲遗愿将其所藏1.2万册图书无偿捐赠给芜湖市图书馆,由此义举可见阿英对家乡芜湖的由衷热爱。

阿英雕像

在这一批宝贵的藏书中,有一部《错中错传奇》,系内府抄本,用小楷抄写,十分工整精美,是该传奇现存的唯一一部抄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而且具备书法艺术鉴赏价值。

《错中错》传奇,四卷,三十六出。剧叙南宋末年吴亮弼与姚贞娘、商冰素,何良弼与玉姝、妹侠、雁奴,王邦杰与姚淑卿等三组才子佳人曲折的爱情故事,情节繁复,以误会、错认作为主要艺术手法,效仿阮大铖《春灯谜》中“十错认”手法的痕迹十分明显。

此剧体制形态比较独特,就剧本体制而言,其第一出之首是“开场”,显系传统的传奇体制,然而,从音乐体制看,全剧不用传统的曲牌联套体,其唱词悉为“三三四”十字句式,又是板腔体的体制特征。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二黄编制的传奇,呈现出清代从传奇到乱弹过渡期的文本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戏曲史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抄本《错中错》

展开全文

该剧作者署名为“瀛海勉痴子”,瀛海勉痴子究竟是谁,学界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作者是周道昌,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周道昌《错中错小引》,以为这是作者自序的口吻,此说证据薄弱,臆测成分较多,且无其他旁证,难以信从。

其二,认为作者是纪树森(1764—?),字荫田,号勉痴子,监生,清河间府献县人,系纪晓岚的侄孙。河间府有 “瀛海”之古称,故而作者在传奇中署名为“瀛海勉痴子”。这种看法文献依据充分,说服力强,可以信从。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错中错》之外,纪树森还创作过《芝龛记》传奇,演明末女英雄秦良玉、沈云英之事。

清道光九年怀清堂刊本《错中错》

《错中错》传奇现存清道光乙丑(1829)怀清堂藏版刊本,此本在国内外均有收藏,在国内藏于国家图书馆(郑振铎旧藏)、首都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王泊生旧藏)。在国外,根据黄仕忠《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中国戏曲目录》,此本收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天理大学、大阪图书馆、大阪大学、东北大学。

此本卷端末题作者,正文前有古樵郭彬图《错中错序》,外江痴鹤周道昌《错中错小引》、中江熊太占吉堂、竹君周道立、午桥黄伯暄、湘浦周东星、南屏应锡介等五人的题词,以及作者《偶识》,卷末有曾守锐与应锡介《错中错跋》各一篇,剧中每出均有徐西云的总批和眉批。

抄本《错中错》序

这些国内外机构所藏均为怀清堂藏版刻本,与之不同的是,阿英所藏《错中错》传奇是迄今为止所知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抄本,阿英称之为“内府精抄之册,殊不易见”。根据与怀清堂藏版刊本的全面比对,可以确定此本应以怀清堂本为底本抄写而成。

然而,这个内府抄本并非阿英购买所得,而是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赠送给他的。尚小云与阿英于1950年初春相识,5月初尚小云即将珍贵的《错中错》赠送给阿英。

尚小云致阿英书信

至于抄本的来源及赠送的原因,尚小云在1950年5月4日致阿英的信中有所提及:“近由故宫老太监手中得来《错中错》秘本共卅六出,系故宫抄本,颇足珍贵。想先生博学多能,社会人士所钦佩者,云特赠先生以作参考并留纪念。内幕情节有十余段材料很好,得暇一阅”。

阿英藏书陈列室

由此可知,尚小云和阿英结识虽然只有短短数月,但出于对阿英发自内心的敬重,慨然将如此宝贵的内府抄本送给阿英,其赤诚肝胆昭然可见,正因如此,芜湖图书馆才多了一件弥足珍贵的藏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