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最信任的权臣阿合马,遭遇刺杀身亡,为何忽必烈不为他报
发布时间: 2023-07-11

01

病急乱投医

蒙元帝国建立后,按照被征服的前后顺序,将臣民由高到低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指北方原金国统治区的各民族)、南人(指南宋统治区的各民族)。蒙古人的地位最高,但是蒙古人只识弯弓射大雕,对于国家的经济运作一窍不通;汉人和南人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有才之辈,但是忽必烈对这些人并不信任。考虑到蒙古人连年征战,需要大量的物资、粮草、军饷来维持基本的作战开销,这样一来,忽必烈便把敛财的希望寄托在了色目人的身上。

色目人本意即是各色名目之人,是蒙古人对中亚、西亚各民族的泛称。色目人擅长经商理财,所以这时忽必烈相中了一个色目人,这个人便是阿合马。当时阿合马作为服侍皇后的侍从,非常善于钻营,进入到了皇宫之中很快摸透了忽必烈的心思。中统三年,阿合马精心拟定了一份增加国库收入的计划献给忽必烈。忽必烈阅览之后大喜,任命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总领国家财政大权。

阿合马掌握权力之后,在盐和铁两个领域加强了国家的垄断,兴办冶铁业、禁止私盐、增加盐税,这样一来,冶铁业每年能给国家上交千万斤铁,朝廷将其铸成农具,高价卖给农民,每年可以获得四万石粮食。阿合马又盘剥普通盐户,抬高食盐价格,加强对食盐的管控,为朝廷增加了每年五千两白银的收入。忽必烈龙心大悦,自此对阿合马言听计从。朝廷的收入虽然增加,但是百姓们需要高价购买盐铁这两样生活必需品,加大了百姓的生活压力,百姓们叫苦连天。

展开全文

阿合马,回回人也。不知其所由进。世祖中统三年,始命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专以财赋之任委之。阿合马奏降条画,宣谕各路运司。明年,以河南钧、徐等州俱有铁冶,请给授宣牌,以兴鼓铸之利。世祖升开平府为上都,又以阿合马同知开平府事,领左右部如故。阿合马奏以礼部尚书马月合乃兼领已括户三千,兴煽铁冶,岁输铁一百三万七千斤,就铸农器二十万事,易粟输官者凡四万石《元史列传第九十二》

02

朝廷之上兴风作浪

至元七年,忽必烈设尚书省,以阿合马为平章尚书省事。当时的中书省右丞相是安童,元朝初期的蒙古名臣。安童自小学习中原文化、汉族制度,是汉族儒生在朝中的靠山与代言人,当时举朝上下唯一能与阿合马抗衡的势力,只有安童的汉法派。

安童主张任用汉族大臣,反对任用色目人,对阿合马嗤之以鼻;阿合马受到安童的掣肘,也一直想将安童排挤出朝廷。此时阿合马授意自己的心腹上奏忽必烈,将中书省和尚书省合二为一,让安童担任三公的职位,任命阿合马为丞相。这样一来安童明升暗降,架空了他的实际权力,但是这个提案遭到了朝中群臣的激烈反对,阿合马只得悻悻然作罢。

按照元制,尚书省的提案必须交由中书省转呈皇帝,但是阿合马出于对安童的不满,居然跋扈的越级直接向忽必烈上交提案。忽必烈规定,选拔各级官员时,应当由吏部拟定人选送尚书省合议,尚书省报中书省审批,最后由中书省转交给皇帝。阿合马为了提拔自己的私党,略过吏部和中书省,任意提拔自己的心腹在朝中担任要职。

安童将阿合马情况向忽必烈做了如实的反映,忽必烈授意安童与阿合马进行交涉。没想到阿合马竟然狂妄地对安童说:“事无大小,皆委之臣,所用之人,臣宜自择。”安童忍无可忍,数次奏请忽必烈查处阿合马,但是忽必烈一心求财,面对安童的请求,屡次三番虚与委蛇。有忽必烈做靠山,阿合马的气焰更加嚣张,朝中官员个个敢怒不敢言。

初立尚书省时,有旨:“凡铨选各官,吏部拟定资品,呈尚书省,由尚书咨中书闻奏。”至是,阿合马擢用私人,不由部拟,不咨中书。丞相安童以为言,世祖令问阿合马。阿合马言:“事无大小,皆委之臣,所用之人,臣宜自择。”《元史列传第九十二》

03

灭亡前的疯狂

至元八年,在汉族谋士的建议下,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取《易经》之中“大哉乾元”之意。元朝建立之后,尚书省被并入中书省,阿合马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成为了元朝实际上的副宰相。

丞相伯颜在于南宋的作战中节节胜利,忽必烈召集阿合马等人商榷在南方实行盐法、钞法的事宜,其他人都认为南方新定,不宜加大剥削的力度,阿合马不顾众人的意见,极力怂恿忽必烈实行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酷法。至元十年到至元十三年,阿合马下令印制了纸钞一百九十万锭,这种纸钞很快贬值了五倍以上,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本来就难以为继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南宋灭亡之后,忽必烈设立了江南行省,管辖江南事务,阿合马在富裕的江南实行理算制度,对各级官吏进行盘剥审查,逼使他们搜刮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阿合马又在家中设置总库,相当于元朝的第二国库,把理算作为残害异己的秘密武器,打击报复朝野上下反对他的人。排除异己本来就是阿合马驾轻就熟的手段,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扫除障碍就更加的易如反掌。

阿合马不但贪财,而且荒淫好色,看见别人的妻妾有几分姿色,便会想方设法据为己有,谁要想求得高官,就必须向阿合马贡献出自己的妻女。据说阿合马通过各种手段拥有妻妾四百多人,荒淫到了极致。

十二年,伯颜帅师伐宋,既渡江,捷报日至。世祖命阿合马与姚枢、徒单公履、张文谦、陈汉归、杨诚等,议行盐、钞法于江南,及贸易药材事。阿合马奏:“枢云:‘江南交会不行,必致小民失所。’公履云:‘伯颜已尝榜谕交会不换,今亟行之,失信于民。’世祖曰:“枢与公履,不识事机。朕尝以此问陈岩,岩亦以宋交会速宜更换。今议已定,当依汝言行之。”又奏:“北盐药材,枢与公履皆言可使百姓从便贩鬻。臣等以为此事若小民为之,恐紊乱不一。拟于南京、卫辉等路,籍括药材,蔡州发盐十二万斤,禁诸人私相贸易。”世祖曰:“善,其行之。”《元史列传第九十二》

04

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

阿合马横征暴敛、打击异己、荒淫无道,激起了民愤,引起了朝中大多数大臣的不满,人人希望杀之而后快。此时,不自量力的阿合马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太子真金。真金小时候便跟随忽必烈幕府的儒士学习礼仪汉法,是忠实的汉法派支持者,对于父皇为了敛财屡次三番袒护阿合马的行为,真金深为不满。真金极力主张节用爱民,和阿合马对唱反调,但是碍于真金的地位,阿合马并不敢对太子加以报复。

一次,阿合马与真金在路上不期而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真金抽出随身携带的弓,怒击阿合马的头部,划破了阿合马的脸,阿合马敢怒不敢言,只得狼狈逃窜。

阿合马朝见忽必烈时,忽必烈询问阿合马脸上的伤痕之事,阿合马不敢坦言实情,只得谎称被马所伤。一旁的真金闻言马上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之面,在朝堂之上公然再次殴打阿合马,忽必烈连忙制止,太子才愤愤作罢。太子立即向皇帝上奏请求罢免阿合马,但忽必烈还是一味的维护道:“朝中用度日增,阿合马敛财有术,于朝廷有功,不可罢之。”

经此一事后,阿合马非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胡作非为,反而变本加厉地弹劾丞相安童,终于在至元十二年把安童排挤出了朝廷,安童随太子真金一同到边关镇守,一待就是十年,直到阿合马死后两年才返回朝中。

当时礼部尚书建议忽必烈依照汉法设立门下省,掌握政事审核的权力,太子真金非常赞同这一做法,计划让蒙古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廉希宪担任侍中。阿合马见此想把廉希宪拉入自己的集团中,廉希宪没有接受阿合马的行贿和拉拢,于是阿合马极力阻止忽必烈设立门下省,忽必烈听信了阿合马的谗言,打消了设立门下省的念头,真金太子勃然大怒,恨透了阿合马。

05

遇刺身亡挫骨扬灰

当时益都有一个千户叫王著,嫉恶如仇,他对天下巨恶阿合马恨之入骨,下定决心为国锄奸。他秘密铸造了一个大铜锤,准备以此物击杀阿合马。另有一人高和尚,据说怀有奇门遁甲之术。高和尚认识了王著,二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决定一起联手除掉阿合马。

很快,一个刺杀的绝妙机会出现了。至元十九年三月,忽必烈巡游上都,太子陪同前往,阿合马奉命留守大都。王著、高和尚见时机已到,便决定假借太子真金之名,刺杀阿合马。

他们集合了八十多人,三月十六日潜入了大都城内。一行人先派出了两个吐蕃僧人到中书省报告,谎称太子国师即将返回京城做佛事,需要提前置办好斋戒用品。留守的大臣工部侍郎觉得此事可疑,就让经常出入太子东宫的人前来辨认,但大家都说不认识这两个僧人,工部高侍郎便下令将二人扣押。

第二天中午,王著等人看两个僧人还没有回来,知道事情已然泄露,便派人假传太子命令,命枢密张副使派兵到东宫进行警戒。张副使信以为真,便派人前往东宫戒备。

这个张副使也对阿合马专权十分不满,王著对此早有耳闻。王著派人告诉张副使:“今夜当杀阿合马。”张副使大喜,立即决定加入王著的计划。王著此时冒着生命危险找到阿合马,诈称太子仪仗马上就到,要阿合马率中书省各官员前去迎接。阿合马信以为真,不敢怠慢,连忙启程前往宫门。

王著与高和尚率人埋伏在宫门附近,待时机成熟,冲破了宫门,直奔太子东宫。阿合马与中书省官员早已在恭候太子多时,此时一个假太子出面责备阿合马,趁阿合马不备之时,王著抽出大铜锤砸在阿合马脑袋上,阿合马当场脑浆迸裂,暴毙而亡。这时候守卫皇宫的禁军赶到,向王著等人发起了攻击,王著挺身而出,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忽必烈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日夜兼程赶回大都,将王著与高和尚一起处死,可怜二位义士为国锄奸,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太子真金及时出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