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原油?狂卖粮食?力挺俄罗斯!印度这次为啥不听美国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抢购原油?狂卖粮食?力挺俄罗斯!印度这次为啥不听美国的?

Hello!兄弟姐妹们好!这里是永远在好奇,一直在爆肝的一心博士。

此时此刻你可能和我一样被关在家里了,但没关系!我用意念带你穿越古今,发现世界的另一面!

2022年,我们见证了历史的荒诞!乌克兰局势先是演绎了啥叫求锤得锤,又亲身示范了啥叫误信“人脉”,一整个就是芭比q了。

灯塔作为“人脉本脉”,除了“有用”的出兵没整,“没用”的花活都整全了!比如把俄罗斯踢出swift啦!不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啦!连俄罗斯的喵星人、汪星人也通通被制裁!

乍一看!仿佛是带领“全世界”与大毛为敌!结果万万没想到!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神秘大国站出来,打乱了队形!

这个大国就是——北非战场、印度支那、巴拉巴拉……世界第三的神勇大白象——印度!没错,正是在下!

最近在印度一档电视节目里,一位美国学者怒批印度不听美国的号召制裁俄罗斯,然而话还没说完,印度主持人的激情怒喷就扑面而来:印度是个大国!不是你们的卫星国!不要教育我们,美国没资格假装是民主和人权的捍卫者。

展开全文

好家伙!三!你支楞起来了?

好家伙!灯塔也懵逼了:“这是,逆反了?”

一、灯塔的制裁,印度为啥不跟?

二、印度和俄罗斯有啥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三、印度这个“大国”为啥总能左右逢源?

要搞清这里的恩怨情仇,就必须由我这个日常吐槽,啊不是,是关注印度的吃瓜群众来说说了……

捡漏王上场?买油、卖粮!

首先,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那位怒喷灯塔的印度主持人,绝不是14亿印度人中的少数。

在挺大毛这个问题上,印度从官方、媒体到民间,怎么给你形容呢?几乎可以说全员梭哈……

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杀疯”的印度网友!

大家都知道,冲突一开始,俄罗斯官方媒体就被美国互联网巨头禁言销号了,懂得都懂,都是老舆论战了。

但万万没想到,在社交平台上,印度用户直接来了个偷家,把“我支持俄罗斯”(I stand with Russia)、“我支持普京”(I stand with Putin)送上了热搜!

谁喷俄罗斯,印度网友喷谁!理由是:“大毛反抗了西方的全球霸凌。”在灯塔的主场,打灯塔的脸,这波属实是在大气层了!

然后,是印度官方。在联合国进行的多次制裁决议中,印度一反常态没有跟随美国的脚步,而是投下了弃权票!哎?拒绝制裁俄罗斯!

对此,睡王那是相当的不开心,公开吐槽印度这个盟友的态度“不坚定(shaky)”。就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赶去印度,现场开出5万亿日元(约2700亿)投资大饼,想换个共同谴责声明,莫迪老仙都一反常态的选择了“No”。

有道是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但灯塔和它的盟友又何尝想过,印度这次居然如此不合群?

不止不合群,莫迪老仙还在着眼局势的变化大招频出!我横竖睡不着,仔细刷了半夜手机,才从屏幕里看出四个字——卖粮!买油!

哎,你一说卖粮印度可就不困了,我们之前就讲过,印度是蓝星数一数二的粮食供应商,拥有世界第一多的耕地,却有上亿人常年挨饿,但却一直坚持卖粮,可能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吧。

而现在,俄乌两个小麦出口大国掐起来了,印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宣布今年要把小麦出口量增加到700万吨,刷新自己的历史记录(650万吨)。

卖完了东西,当然就要买。而印度要买的就是俄罗斯的石油!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盟友,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首先看欧盟!2021年欧盟有大约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可以说取暖照明基本靠大毛。

然后灯塔一声令下,欧盟就很可能宁愿自己摸黑挨冻,也要义无反顾地跟随。要知道2021年欧盟已经因为抵制俄罗斯陷入能源危机,英国、德国、瑞典等统统中招,瑞典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电价甚至涨到了8000元人民币。

不过没关系的!不买俄罗斯的,有灯塔的页油岩气啊!虽然“自由”的气贵了点,但这都是市场的自由调节,你要接受!不接受也没关系,因为今年会继续涨!

相比之下,同样都是盟友,印度则表示这把不跟了,过!不仅过,印度还要捡漏!3月以来,俄罗斯每天向印度出口36万桶石油,是2021年平均水平的四倍。而来自印度媒体的爆料则表示,今年这个数字可能最终冲到1500万桶。

作为一个缺油大国,印度80%的石油依靠进口,不过之前只有不到3%的石油来自俄罗斯。这下好了,你们不买便宜油,我印度买啊!从3%到80%还差77%,空间广大亟待提升!这就叫谁不当捡漏王,谁就是大冤种!

战机航母结交情?

可能有小伙伴表示,我想不通!印度什么时候这么刚了?印度又为啥和俄罗斯这么铁?

有人说是因为印度留学生在乌克兰被打了。有一说一,保护自己的国民当然没问题,也是应该的,但单凭这一件事就影响国家政策的走向,那这也太草率了。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成为印度盟友这件事儿上,俄罗斯下手比美国早。

首先,从地理上看,俄罗斯和印度不挨着,所以没有潜在的领土问题。俄罗斯在欧亚大陆北边,气候寒冷,历代统治者对不冻港梦寐以求;而印度则在南亚次大陆,地处热带、亚热带,把控印度洋的战略要地。

一个是这种风格,一个是这种风格……地缘、资源配置既截然不同,又莫名互补。

而真正让两国产生化学反应的,还是苏穗宗赫鲁晓夫。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苏联,自此两国关系开始急速升温。

尼赫鲁和赫鲁晓夫

当时的世界,因为美苏争霸分成了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

彼时的印度继承了大英留下的工业底子,又急于摆脱殖民地的屈辱色彩,于是倡导不结盟运动,努力打造自己第三世界“带头人”的形象。

而当时的赫总,则正通过全面否定慈父斯大林,着急忙慌地给自己立威。拿下印度自然是外交方面的大功一件。

至此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先后签订《苏印贸易协定》、《苏印钢铁协定》支援了100多个工业项目,而印度则回报给苏联农产品和原料。怎么样?这个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不过这个援助和历史上苏联给我们的援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对印度,苏联更不藏私,可能觉得印度和某个开挂的不一样,没有逆向复原的天赋吧。1960s年苏联就同意向印度转让技术,两家共同生产米格-21战斗机,真是隔壁小孩都要馋哭了。

其次,就是时间更久,苏联对印度的援助一直持续了近30年,直到苏联自己game over。

苏联解体后,虽然印度当过趁卢布贬值,上门还债的大聪明,但俄罗斯基本上都能从军工贸易上找回场子。

比如,又是着火又是锅炉报废的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初始改装预算大概15亿美元,但在漫长的改装过程中,原料、人工涨价了,修修补补之后,最终的费用高达29亿美元。还有一言难尽的T-90坦克等等……总之就是,在心照不宣的互坑之中,双方延续了传统“友谊”。

维克拉玛蒂亚号

2012年至2016年,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其中从俄罗斯买的武器装备达到了68%。

除了武器,印度还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化肥、钻石。因为作为农业大国,印度种地需要化肥,还记得吗,之前我们讲过,印度的化肥基本全靠进口,钻石也好理解,看看宝莱坞blingbling的妹子们吧。

俄罗斯呢,则主要从印度进口药品、茶和咖啡。这也很好理解,都是殖民地时期的拿手经济作物。

总之,兜了一圈,就还是一个卖武器、工业品,一个卖农产品、原料。时至今日,这种基于地缘、历史和现实利益的绑定越来越深。

面对印度对灯塔的不跟随,俄罗斯也选择了投桃报李。俄罗斯驻印大使直接喊话,你西方公司不是要撤出我们的市场吗?Ok!接下来印度公司尤其是制药业公司,你们的机会来了!

是福还是孽?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又要质疑,博士你在忽悠我!论武器,大毛在前三,那灯塔绝对是第一。

印度也可以买美国的啊!

哎,还真让你说准了!印度军工一直以来,就在以发展本土制造的名义,拼万国造!物种都有多样性,武器凭啥不能有?

2019至2020财年,美印双边贸易增加到了887.5亿美元。防务贸易额一路增长,突破了200亿美元。

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防务贸易也在迅速升温。与此同时,印度仍然在买买买俄罗斯的武器。

作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真正做到了在灯塔和大毛之间左右逢源,沉浸在“我都要,而且我确实都得到了”的快乐里。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但是这种左右逢源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bug般的存在。

历史一次又一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国的生存法则,就如大秦帝国中说所的那样,“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因为大国的体量会自然而然地让其他人感到窒息,你的存在本身就会被视作威胁!

而通常情况是,要想生存要么拥有足够捍卫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