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退出美国“最权威榜”,国际大学排名塌了?-王恺雯-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去年秋天,美国最具影响力的U.S.News大学排名公布美国高校的最新位次,常春藤名校,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荣登全美长文,直指哥大数据“不准确、可疑或高度误导”。6月30日,哥大宣布退出新一年的排名,对数据进行审查。 多年来,除了频繁出现的“数据错误”,U.S.News排名本身也受到一些美国学者的批评,认为其过于强调学校的财富和名望。而和U.S.News齐名的QS、泰晤士(THE)、软科等全球知名大学排名,也曾或多或少被质疑“不够公允”。 对此,飞外网专栏作家、教育观察员常松认为,这些机构总体来说还是获得普遍认可,但全球大学排名从来没有官方标准,即使是权威机构,对待它们也要“兼听则明”。 前段时间,人大、南大、兰大3所中国985高校相继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常松认为,这可能是受到破“五唯”政策导向影响。大学如果一味地冲榜,就会迷失在水数量、凑指标的道路上。 在他看来,淡化排名,不等于彻底无视排名。但若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后,又开始“卷”中国自己搞的大学排名,这是换汤不换药,“中国大学办学的目的不是冲排名,为中国育才是的文章。他在对哥伦比亚大学提交给U.S.News的数据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可疑或高度误导。” 今年2月,萨迪斯发表21页长文质疑校方数据 例如,在U.S.News美国高校排名中,本科生班级规模(师资下分类)的权重为8%。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数据,该校有82.5%的本科班级学生人数小于20人,只有8.9%的班级学生在50人或以上。 萨迪斯指出,校方不愿提供这一数据的计算方式,他通过查阅大量课程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实际上只有62.7%-66.9%的本科生班级人数少于20人;而学生在50人或以上的班级占比约为10.6%-12.4%。这些数据都和校方声称的数字相差甚远。 萨迪斯指出,哥大在向美国教育部提交的报告中称其在2019-2020学年的教学支出超过31亿美元,比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金额加起来还要大。 但萨迪斯查阅财务报表后发现,这31亿美元中,有12亿美元是哥大医院的“患者护理费用”,而在纽约大学等其他高校,患者护理费用并没有被列入教学支出。 此外,萨迪斯还对拥有本领域终端学位教师比例、全职教师比例、学生毕业率等多项数据提出质疑。 哥伦比亚大学数学教授萨迪斯 当地时间6月30日,数据提交截止日的前一天,哥伦比亚大学校教务长玛丽·博伊斯(Mary Boyce)发声明称,校领导会认真对待这些数据问题,在萨迪斯提出质疑后已“立即开始审查我们的数据收集和提交过程”。而鉴于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学校今年将不会向U.S.News提交用于排名的数据。 博伊斯指出,校方将根据萨迪斯提出的问题,密切审查有关程序,这一审查关乎诚信,校方不会寻求走捷径。 “丑闻一直发生”,人们为何依旧热衷大学排名? 萨迪斯在其2月发布的长文开头,引用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科林·戴弗(Colin Diver)质疑U.S.News大学排名的一段话: “排名为操纵数据和扭曲制度的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动机,其唯一或主要目的,就是夸大自己的分数。由于排名严重依赖未经审计的、自行报告的数据,因此没有办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或排名结果的可靠性。”

科林·戴弗在2002年至2012年间担任俄勒冈州里德学院校长。这是一所知名的私立文理学院,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母校,也是最早拒绝参加U.S.News排名的美国高校。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俄勒冈州里德学院前校长科林·戴弗 在一系列高校错报数据丑闻后,里德学院于1995年开始拒绝参加U.S.News大学排名(但依旧被列入排名),也因此受到U.S.News的“惩罚”——被降低位次。而90年代和里德学院同期退出排名的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在2014年重新向U.S.News提交数据后,排名从前一年的123位跃升至56位。 近年来,美国高校向U.S.News提供错误数据的情况屡有发生。 2012年,位于加州的知名文理学院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承认,其在过去6年中向U.S.News提交了虚假入学SAT分数,平均分被夸大了10-20分。 同一年,乔治·华盛顿大学因夸大生源质量,将在高中班级排名前10%的新生人数上调了20%,被U.S.News从2013年最佳大学排名中剔除。 2019年,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利普斯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等5所美国高校也因提供的数据有误,被移出当年的U.S.News美国高校排名。 2021年4月,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前院长摩西·波拉特(Moshe Porat),因涉嫌使用虚假数据提升学院课程排名,欺骗学校的申请者、学生、捐赠者支付学费或捐款,被美国检方以电汇欺诈罪起诉。波拉特于今年3月被判入狱一年零两个月。 美国司法部有关波拉特案的报道 今年2月,U.S.News列出了自2018年以来因错报数据而被暂时移出排名的49所美国高校,这些学校都是事后主动将其错误通报给U.S.News。 据U.S.News网站介绍,该机构每年都会直接从学校收集数据,校方需要派一名高级学术官员签字确认数据准确;若不签字,这所学校也能进入排名,只是会被标注出来。而U.S.News所做的,是将学校提供的新数据,与第三方数据、该学校前几年的数据,以及其他学校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新数据的真实性。 《福布斯》杂志网站7月4日刊文,直言没有人相信那些被抓包的大学是“唯一的罪魁祸首”。文章写道,没有人知道可疑或篡改数据的问题有多普遍,“大多数机构没有动力去深入挖掘学校报告数据的方式,以发现他们是否可能作弊。” “丑闻一直在发生,”萨迪斯7月1日表示,一些人和学校被指控操纵数据,“这个(排名)系统极其不正常。” 萨迪斯还对大学排名本身提出质疑,认为要把学术机构的复杂性“以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相比较的方式”减少,这太难了,“根本无法用线性排名来衡量一所大学的伟大之处”。 即便是位居U.S.News美国大学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其校长伊斯格鲁布(Christopher L. Eisgruber)去年也指出,大学排名会导致“破坏性激励”,一些大学可能会为了在U.S.News获得好排名,避免做一些困难但有价值的事情,例如录取有天赋但低收入的学生。 伊斯格鲁布认为,大学排名是一种“略显愚蠢的痴迷,当大学、家长或学生把它看得太重时,就会造成伤害。” 谈及最近的哥伦比亚大学数据问题,戴弗说他很高兴看到校方发起审查,但他更希望看到校方邀请律所或会计事务所进行第三方独立审查。 “我很希望看到像哥伦比亚大学这样有真正地位和知名度的学校带头说,‘飞外(sync是什么意思?双区同步温控,sync通俗点说就是同步的意思。按开就是同时调空调一边的温度、风量,另一边也同步调节,不按的话,就是各自调各自的。)?这些排名是随意的,它们是反智的,它们不符合我们的学术价值观,我们不会再和他们合作了。”戴弗说。 今年4月,戴弗的新书《打破排名:排名产业是怎样统治高等教育的以及如何应对》出版 尽管U.S.News排名受到争议,但多年来它的地位依旧坚挺。 《华盛顿邮报》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几年前,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曾尝试用另一种多维的方式对大学进行排名,允许人们通过选择某个因素的权重来调整排名。但人们还是更喜欢简单明了的答案:什么比什么更好?我应该去哪儿? 文章作者、威斯康星大学数学教授乔丹·艾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指出,简单明了的答案可以让人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满足,但当它们取代了更健康的认知和选择时,那就危险了。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恰恰是让人抵抗对简单明了答案的渴望。 而在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徐开彬看来,U.S.News作为美国最受认可的大学排名,撇开一些学校虚报数据的问题,单从其对美国大学的排名标准来看,还是比较科学的。 例如班级规模可以反映小班化程度,小班化则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充分沟通,激发学生创造力;而U.S.News统计毕业生捐赠情况,也不是算总量,而是看捐赠率,这就更能反映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此外,U.S.News对美国高校的排名非常详细,除了本科排名,还有按学科分类的研究生院排名。 不止在美国,U.S.News等世界大学排名在中国也受到不少追捧。 飞外网专栏作家、教育观察员常松认为:“只要考生择校时还看中学校知名度,雇主招聘时还有‘双一流’的分类,政府引进人才时还看世界名校才给相应引进政策,那就不可能真正看淡大学排名。” 但他表示,如果“唯排名论”,一味地冲榜,就会迷失在水数量、凑指标的道路上,而忽略了育人本身的重要环节。“中国大学办学的目的不是冲排名,为中国育才是第一要务。像印度理工那种,高材生都移民去美国的大学,中国不需要。” 2021年6月27日,北京大学吸引众多家长和游客前来打卡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要构建自己的高校评估体系,但不能闭关锁国” 从2014年开始,U.S.News推出世界大学排名(标准和美国大学排名不同),其和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英国国际高等教育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学排名(QS),以及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是目前较有影响力的全球大学排名体系。 这四个排名参考的标准皆不相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较为注重学术研究和文献引用情况(合计占比60%);QS排名更注重学校声誉(合计占比50%);泰晤士赋予教学、科学研究、文献引用情况各30%的权重;软科则更看重教师质量和科研成果(合计占比80%)。 除了软科采用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进行排名,U.S.Ne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