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如何扫墓?今年清明,您打算如何祭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清明如何扫墓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各地提倡文明祭扫,严禁明火祭扫,林区、道路、殡仪馆、公墓、骨灰堂周边及其他偏辟的公共区域禁止焚烧纸钱等祭祀用火,杜绝火灾隐患,对动用明火祭祀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今年清明,您打算如何祭扫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今年的清明,是一个特别的时期。防疫期还未过去,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但好在家族的墓地不是公墓,是在峄城西山坡上的老林(既家族墓地)。那里有清末带全家从费县迁往峄县的曾祖母,还有爷爷奶奶、二伯父,父亲母亲,特别是有9年前因工伤去世的我最疼爱的二儿子。

以往,都是我带着两个孩子去祭扫,自二儿子去世后,去一次心疼难受一次,回来总似大病一场,于是改由我大儿子和族侄代我去祭扫。而我和老伴每年在5月24日(孩子的忌日)去一次。

好在这不是公墓,不会发生人群聚集的情况,所以仍打算由大儿子和侄子去祭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书写至此,念及亲人,仍不由得泪奔。天堂里的亲人们,可知人间此逢大疫?愿你们安好!

清明节快到了,前后多少天可以扫墓

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为什么清明都要上坟

先说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

清明节又谓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就是冬至后的第105天,也就是寒食节。民间寒食节也叫“禁烟节”,这一天忌烟火而食凉食。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周朝开始,敬祖、敬天地鬼神是一样重要的事情,因此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在一起。帝王将相有清明节祭叩先祖之礼,民间也效仿其行为,久而久之,扫墓祭祖也就成为清明节的习俗而沿习至今。

再说上坟的意义:

缅怀先祖。中国人自古孝义当先,人不孝无以立。上坟是祭奠先人行自己孝心的一种表现,以此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传承和责任。

一种感恩。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依次类推。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繁叶茂,能扎向大地的根却只有一处。生者寻根,叶落归根,其实就是在感恩。

铭记历史。清明扫墓是个人与历史连带的精神“脐带”,既是人们尊重生命的反映,也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敬畏,对先人奋斗和辛苦的敬重。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铭记历史。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回头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给我们一个不忘根本,感恩祖先的机会和理由,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继续传承下去。

清明时节,该怎样祭扫

清明将至,如何祭扫?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故去的亲人及先辈的哀思、怀念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古至今代代相传。扫墓祭祀各个地方各有礼节不同,但大至相似。我们洪湖这边是先到故人墓前除去杂草,修补因老鼠等野物破坏的地方,然后点烛焚香,秉告先祖故人保佑后人平安健康。同时祭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火灾,保护环境。

“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什么意思“退后”是怎么回事

我是乡村淇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 “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啥意思?“退后”是怎么回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现在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为了让大家祭祀祖先的一个节日,中国人也是最注重孝道的,每到了这一天人们都是会纷纷的拿着一些东西去祭拜祖先的。

而清明节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不过在农村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三节连清明,上坟要退后”那么这个“退后”是什么意思呢?

咱们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要知道“三节”都是什么?

所谓的“三节”指的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上巳节: 每年的三月初三就是上巳节,这天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听一些老人讲,三月初三上巳节的这天,古代的人们会去水边“畔浴”就是用一些芬芳的植物,草药,颜料等混合制成类似现在的沐浴露,涂抹在身上,然后在用河水洗净。后来上巳节的活动中又加入了祭祀宴饮等一些活动。

寒食节:每年的三月初四就是“寒食节”,也叫禁烟节。

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怎么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呢?其实老一辈的人说,在寒食节这一天是不能生火的,只能吃一些提前准备的食物,既然不能生火可不又叫禁烟了吗?也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叫寒食节,我也是听老人说过一些。

第一种说是最开始人们是钻木取火的,因为季节不同,要更换取火木材在新木材还没好旧的还没有的时候,只能吃一些头天剩下的食物。

第二个就是说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忠臣义士介子推。

清明节,清明节在每年的公历四月四号或者五号。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的,以扫墓,缅怀祖先为主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这一天人们都会纷纷的拿着物品去墓地祭祀祖先的。后来也是因为“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有所一样,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是以过清明节为主了。

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三个节日是不会连在一起的,寒食节都是会在清明节的头一天,这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