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死亡教育究竟是什么?(深度长文
发布时间: 2023-07-11

全文共38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地球上自从有生物以来,就必然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死亡作为生命的重要一极,对其思考最早出现在宗教和哲学领域,而死亡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则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撰文和著书立说的方式推行了一次“死亡觉醒运动”。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纷纷开辟了“死亡学”,开始对死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随着“死亡学”的兴起,死亡教育也得到逐步开展和普及。

1977年,美国《死亡教育》杂志创刊,著名学者列温顿在首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将死亡教育定义为:“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过程。”此后,不同学者对死亡教育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如,“死亡教育是借着死亡课题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目的是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死亡教育是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死亡现象,促使人们反思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死亡教育就是将与死亡相关的哲学、文学、伦理学等方面知识传授给受教者,引导他们反思自杀、生死关系,死亡意义、安乐死、临终关怀等与死亡密切相关的问题,旨在认识生命的脆弱,从而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欧美国家各类学校在死亡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生中普及死亡教育的建议。

但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时机不成熟,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学生生活在父母身边,依赖性比较强,不论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受到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根深蒂固的影响,即对死亡问题采取忌讳和回避的态度,这自然使孩子们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神秘的心理。如果对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势必招致家长和社会的反对。昆明一中高一心理辅导老师牟洁曾给学生发置写遗书的作业,不少家长相当紧张,并对这一教育形式表示强烈质疑,引起社会对死亡教育的非议。因此,目前进行死亡教育不能从中小学入手,而应该以高职生、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他们毕竟是社会素质较高的群体,独立性较强,思想开放,具有创新精神,能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如果在学校得到了良好的死亡教育,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不会过于迷茫,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即使不刻意把正确的死亡观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也不会避讳与孩子探讨死亡话题。

展开全文

香港与台湾虽然在经济发展与接受西方文化方面领先于内地,但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忌讳谈论和思考死亡,以逃避方式来应对死亡。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死亡学研究非常迅速,死亡教育研究成果丰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已故学者傅伟勋先生,他对死亡教育的主要贡献是把死亡学扩展到生命教育,进而融会贯通为生死教育。与之相比,内地的死亡教育研究虽然与港台同步,从西方引入了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研究的著作,但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亡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的研究显得苍白无力。就死亡教育开展情况而言。目前,香港各大学都将死亡或有关生命的议题纳入课程,尤其是通识课程之中;上世纪末,台湾学校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所有大学也都开展了生死教育课程;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内地高校仅有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有死亡教育内容。不过近期却冲上了热搜,这是令人欣喜的。

印度著名哲学家奥修曾说过,“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则你将保持只是一半,只是一部分,你将保持偏颇……当生命的两极都被接受,你就会得到平衡,你就会变得很镇静,你就会变得完整。”可见,进行死亡教育,充分理解死亡很有必要。

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死亡教育是实现学生思想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及价值观接踵而至;不少高校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人文氛围的营造;学生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某些偏差。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学习、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难免会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都需要加以疏导和解决。当然,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心理咨询不同于死亡教育,主要表现为心理咨询主要从情绪情感层面进行疏导与释放,具有具体性、个别性,针对不同人的心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死亡教育则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它通过逻辑思维层面建立起严谨的死亡之思,具有系统性、严谨性、持续性和普遍性。

因此,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学生的所有思想困惑是远远不够的,进行死亡教育,能够使他们从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挫折,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因此,死亡教育是实现学生思想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死亡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责任的需要目前,在校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喜欢自我表现。但他们有些自私,耐挫能力较差,责任感缺乏。因此,培养其责任感是教育者面临着的一项重要课题。死亡教育能使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着的责任。通过对导致自杀的个人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分析,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探究,能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为自己而活着,而且还为别人而活着,自己有许多责任需要去承担,逃避现实和责任是懦弱的行为;通过对死亡话题的思考和追问,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生充满着变数和意外,生命非常脆弱;通过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当他们遇到亲友逝去时,不会过于悲伤以至于难以走出丧失亲友的心理阴影,而会理性地面对丧亲之痛。

死亡教育是对学生终极关怀的需要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趋利避害,求生恶死的本能,但人能通过对生命与死亡关系的反思来减轻对生命的困惑和死亡的恐惧,寻求内心的安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通过传授学生死亡相关的知识,引导他们对生命与死亡关系进行探讨,思考死亡问题与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人生作有价值的反思与规划,从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他人与自己的死亡,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比较平和的心态。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死亡相关的知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明白死亡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意识到人不仅要有尊严地活着,而且要有尊严地死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比较权威的相关教材,希望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院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组织死亡文化、死亡教育方面的相关专家,通过缜密的理论研究和翔实的实证调查,编写出一部适合学生心理和思想特点的死亡教育教材。

但笔者认为大学生死亡教育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介绍哲学、文学等与死亡相关的文化引用西方哲学家对死亡的经典论述、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对死亡的描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死亡观、中西死亡文化的比较等材料。死亡文化材料的选用十分重要。过于美化死亡会使大学生认为死亡是美好和轻松愉快的,产生尝试和体验死亡的不良想法,把死亡描绘得过于可怕,会使大学生对死亡产生恐惧焦虑的消极心理。这些都与死亡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应当采用坦然、客观、中立的死亡态度材料,避免引用过于美化死亡或把死亡描绘得阴森恐怖的材料。

认识与死亡密切相关的伦理学问题与死亡密切相关的伦理学问题主要有:衡量死亡的标准、我国脑死亡出现的伦理问题;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含义、目的和宗旨、伦理困惑、伦理及社会意义、西方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器官移植的含义、类型、现状、意义、伦理问题、器官分配的伦理原则;器官捐献的含义、类型、意义、伦理问题、法律规定,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道德观,关注安乐死及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问题,抛弃“人之发肤,受之与父母”、“死也要求个全尸”的错误观念,积极投入到器官捐献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中去。

认识自杀问题学生认识的自杀问题主要有自杀的类型、过程、动机与目的,自杀的个人与社会心理因素,自杀的预防,对待挫折的态度,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等。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大学生自杀原因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失恋、就业难等方面。这就需要教育学生认识挫折,直面挫折,加强耐挫能力的培养;明确自身肩负着的个人、家庭与社会责任;建立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机制。

认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理解死亡的意义认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价值、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死亡的意义、正确面对死亡等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存意识;明白生命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生命与死亡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两极,无生就无死,无死便无生;懂得死亡的意义是它在否定个体生命的同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着最后的评定,死亡在否定生命的同时,又在肯定生命,只死不生,人类必然灭亡,只生不死,同样人类不能生存;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死亡,既然死亡对个体生命来说难以避免,人在死前就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他人和社会尽职尽责,珍惜生命的同时不要畏惧死亡,死亡一旦来临,应该坦然、平静地面对,让自己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您对死亡教育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