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4月5日还是3月12日(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植树节在几月几日

公历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也是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

孙中山特别关注植树造林事业,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在北京逝世。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有不少人提出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表纪念。

1928年3月1日,国民党中执会议决定,于孙中山先生逝世日在全国各地举行植树活动。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规定,“各省应于每年三月十二日总理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及造林运动”。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我们应该提倡把这项任务列入清明节活动的范围,并通过清明植树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植树节,既是孙中山政治生命延续的体现,更是孙中山精神永存的象征。

拓展资料:

中国植树节的发展史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

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时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节是4月5日还是3月12日

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法国每年的3月是法定的“植树月”,月末的那一天是“植树节”,是全国绿化的高潮。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四月和十月是“植树月”;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在1905年决定每年的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日。

墨西哥1954年法令规定,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为植树节;

印度的植树节是七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指定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节)。

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从11月6日到12日。

意大利在1898年决定每年的11月21日为植树节;

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我国的植树节是(  ) A.4月5日 B.5月1日 C.3月12日 D.9月10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 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 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 过了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 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 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