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胜大寒,一锅羊肉暖 文学中的羊肉做法藏书羊肉,手把
发布时间: 2023-07-11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手都不愿意伸出来的季节,能喝上一口热乎的羊汤,吃点滋补的羊肉,美哉似神仙的日子。

【汪曾祺点评无与伦比的手把肉】

“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块的羊肉。一手“把”着一大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蹋了,是罪过。吃手把肉过去是不预备佐料的,顶多放一碗盐水,蘸了吃。现在也有一点佐料,酱油、韭菜花之类。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所以非常鲜嫩。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去张家口张北出差,这是一个离锡林郭勒50公里的县城,出差的位置又靠近内蒙的方向,大马路上除了偶尔呼啸而过的大卡车,也算人迹罕至。周围又都是占地大几千亩的工厂,在客户的工厂调研一天,回来的路上只有呼啸的风,随便找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点了一份手把肉,拿刀直接切着吃,不疝不腥,也不用沾任何佐料,直接上嘴吃都是一种享受。老板娘还端上来一碗手把肉的羊肉汤,撒点葱花加点胡椒粉,被冷风侵吞的身子又热乎过来了。

展开全文

【江南小镇的藏书羊肉】

“藏书羊肉”始于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名扬江浙沪等地。每逢秋冬,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小羊肉店(馆)羊肉飘香,食客络绎不绝。但长期以来,分散于各地的藏书羊肉店主推的一直是羊汤,即使是“大本营”藏书镇上的羊肉店,羊肉烹饪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以传统的红烧和白煮为主。

藏书羊肉传统是用木桶白烧,羊要去皮去骨后再切片,原滋原味的羊肉对羊的要求就很高,我认为白煮是最佳的,吃的时候先淡嘴吃几片羊肉,再沾上红油辣子,着实想不到江南人对羊肉也有一套自己的烹饪方式。

【滋补羊汤-单县羊肉汤】

凡熬制好的羊肉汤,勺子在锅里打个花,往下一舀,朝桌面一滴即凝成油块。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羊肉汤趁热食用,味道特鲜,“伏天”制作的羊肉汤为最佳,因为这时的青山羊膘肥肉嫩,炖制的羊肉汤别有风味。

和先生谈恋爱的时候,他陪我在公司加班,过午的时间出来觅食,看到单县羊肉汤,先生是羊汤控,必须喝一碗才行。老板打眼一看是夫妻档,应该是好客的山东人,一边给我们热羊汤,一边热情聊单县本地人怎么喝羊汤。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羊汤就好了,浓白色的跟鲫鱼汤有一拼,老板给的量着实有点多,喝到最后剩下小半碗实在喝不动了。当时和先生一起夸老板做的羊汤色白,量大实惠,换作我们自己花同样的钱一定做不出来。

直到最近看到了所谓的“海克斯”科技调制的羊汤,深深的感觉我们当时喝的也是科技与狠活,对外面卖的羊汤的好感荡然无存。

【西北名吃-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陕北文学里绕不过去的一道美食,现在在全国基本都能吃到比较正宗的羊肉泡馍,一般的店会先给食客一个馍,让你等位的时候掰成小块,后厨再把碗端走,切好的羊肉片打底,抓点粉条,在锅里用滚烫的羊肉汤浇两三遍,碗里撒上葱花就能上桌。羊肉味浓,馍酥软,口里一嚼,羊肉与馍的麦香混合,那香味,顺着嘴,划过喉咙,就流到胃里,再通过胃,把整个肚子都香了个彻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