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族孔家,盛传七十一代,历经四百位皇帝不受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7-06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好听又独特的微信名字有哪些?1、生夏2、月亮像一个梦3、路过的风4、往秋5、进一寸的欢喜6、忽然而已7、日月既往8、北菊9、山花如翡)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流。共同传播閔氏文化!

我国有着传承习俗,特别是姓氏这一大纲,祖先、后代,永远都是无穷无尽,一代又一代。但问题是同样为中国人,但人家有的姓氏就实在太拉风,不但让后代传承的自豪骄傲,而且还会让各朝代的皇帝都买账,为其家族的发展加砖添瓦。哪个姓氏的祖先这么牛?说出来你肯定不陌生:孔夫子的姓呀。就是因为孔夫子其人,孔家后代算是风光无限了。

有着中国第一家族之称的孔府,家族传承2000年,如同国中小朝廷!

孔子,春秋时期的圣人,有文化,懂礼仪。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一辈子也没当什么大官。因为他工作的重心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生教出的弟子,可称得上名满天下。

孔老夫子去世之后就葬在了自己的老家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在当时这里什么也不是,他也没有想到,过了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八代玄孙为他扬名立万了。

当时孔圣人已经去世多年,他的嫡系第八世孙被刘邦进行了封赏。这其中虽然有着其本人的努力,但也不乏祖上的福祉。因为刘邦之所以封其孙为奉祀官,那就是想让人家说他尊师重道。

也就是说,从西汉开始,孔老夫子的家族便在曲阜一代一代传承开来了,而且是围绕着“奉祀官”这一朝廷命官的职业存在的。当然,那个时候的孔府不大,仅为普通世家门面。据说当年孔老夫子就是三间小房子,不但小而且简陋。后来是一代又一代经过后人的打造与修建,才逐渐扩大起来的。

至宋朝时期,孔家再次得到了皇帝大加封赏,孔府继承人摇身变成了衍圣公。而且这是世袭的官位,具体做什么不清楚,反正就曲阜这个地方,肯定是最风光的官员了。

如此,孔府在各朝各代风雨前行的变幻中,一直保持着我自岿然不动的态势,一直到民国时期,历经了2000年时间的洗礼,400多位皇帝的宠爱。

应该说截止到清朝之前,孔府不但有了规模宏大的宫殿,还有自己家族的庙宇、田产。最为主要的是,这些东西历经两千年都不曾改变过。没经过易主,没受过打击,这是不是真的很牛?

试想想,皇帝都是几百年必然要换一个家族,实行“轮流”制的,可人家孔家就是始终不受影响。如此不得不让人感叹:你才是真正的王朝呀,几千年始终如一。

孔府格局经过多年维护、修理,有堂有厅有花园,其院落规模堪比皇宫。

一个家族也好,一个姓氏也罢,通常在受到皇上青眼的时候,势必都会注重这背后的势力。想来孔家人也不例外,所以他们依着孔老夫子的庙宇开始扩建府地,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

反正现在再看孔府,那俨然就是一所宫殿,有九进院落,里外四百多间楼、堂。想一想紫禁城有多少院落,多少房子?就算你衍圣公是当朝一品大员,那也不能这么造吧?

但人家没事,世世代代的造、修、建,不但没有皇帝反对,搞调查,还有甚者会额外加恩,增银送地。所以,今天的孔府占据市中心的有利位置,全面积约7.4公顷,全建筑被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这规模一般人不敢想,反正就是观光也够你走一阵子的。

孔府的大门是坐北朝南的,有大照壁掩门,两侧各摆一座石狮,高约两米,大门中正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圣府。

据说孔府大门两侧的对联是出自清朝纪晓岚的手笔,由此可见,各朝各代对孔家人是相当礼遇的。反正就有记载的史料可以看出来,汉朝、宋朝、明朝、清朝,各朝皇帝都对孔府赏赐有加。

所以,随着孔家长期居住的传承,从最初的三间小房变成了现在的四百多间,其布局一再变化,前厅、中居、后园,大堂、二堂、三堂。其中,前厅被设为六个厅,是特别供衍圣公办理公务的区域。

中居则是内宅与后花园,这里当然就是供衍圣公及家属居住、活动的地方了。内宅因为是相对私人的区域,所以里面的生活用品最齐全,甚至连后来孔家七十七代孙,也就是最后一任衍圣公的结婚配置都成了文物。

再后面就是花园了,假山、丛林、花坞、池鱼,相互环绕。最为特别的是园内奇树:五柏抱槐。这棵树是一柏分五支,然后环绕一棵大槐树,国内甚至世界独有,别处看不到这自然风景。

今日孔府,不仅是五A级的旅游盛地,更是各类文物的档案室,还有美食让人流连!

可以想见,孔府上下传承了2000年,中间从未受到过其他异常,一直到民国还有延续。如此一来,府内的各种文物就极富价值了。

其实,不说也可以理解,孔府文物多绝不只是时间长久所至。当时各朝代皇帝都想博取后人赞赏,其中优渥儒家就格外彰显皇家风范。所以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对孔府进行典籍、诗文、墨宝、乐器之类的赏赐。

与此同时,孔家人也肯定格外注重与文化相关的珍玩收集,比如文房四宝、书画之类。所以,几千年下来,那就是一座天价的私家博物馆呀。

孔府最具价值的文物当属“商周十器”,这是清朝皇帝乾隆的赏赐,青铜礼器配孔氏再相宜不过了。

当然,除了“商周十器”之外,陶、金、石、竹、木、牙雕、玉、珍珠、玛瑙、珊瑚,那是无其不有,而且绝对都是精品。就连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孔府都有收藏,其中有一套元代的七梁冠,那是我国仅有的一套。

不仅如此,想要了解明朝嘉靖十三年的档案,那就非要去孔府不可,因为档案就藏在那里呢。其完整程度空前绝后,如今已经有学者整理出来了九千多卷。这是一种什么文物?绝对没有价值可以标的,它是属于历史、属于无形的文物。

今天的孔府已经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每年要接待天南地北的游客若干。所以孔府本着发扬、光大、传承的理念,不仅有孔府酒,还有孔府菜肴。菜式多样,什么一品豆腐、八仙过海闹罗汉、神仙鸭子,反正贵的便宜的都有。

旅游景区当然少不了特产,在孔府,特产必定与文化相关。比如楷雕,这就是始于西汉初年的工艺,曾经得过巴黎博览会的金牌。而孔府的尼山砚,也是彰显文化与传承的物品,其色柑黄,花纹精美,下墨利,发墨好,绝对是书法爱好者的心头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羡慕人家孔家人的运气,世代文化人没少出,怎么孔家就那么幸运呢?没办法,谁让人家的祖上是圣人,是儒家开元呢。文化这种东西要说不值什么,但就怕时间经久。如此看来,文化才是最保值的东西呢。

团结世界闵氏宗亲 凝聚中华闵氏力量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