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兴名将之一岑彭如何评价?东汉开国战争中,岑彭打穿蜀地,为何被称之为“战神操作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东汉中兴名将之一岑彭如何评价

后汉书》曾给予岑彭极高的评价:“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其功实为大焉”。但这种评价也许只有统治者和后世之人才会那么看重,对于身处乱世、艰难为生的百姓来说,岑彭打下多少地盘,立过多少功勋,与他们毫无关系。在岑彭死后,蜀地百姓为他立了一座“武阳庙”,每年都会供奉他。这不是因为岑彭“建方面之号”的功绩,而是为了纪念他“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一将功成万骨枯,道尽了多少用生命为名人之荣誉作注脚的无辜遇难者的无奈。乱世出英雄,但英雄那么多,又有几人能够被百姓立庙纪念?李白说“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岑彭虽没听过这句话,却早已领会其中之意,而这也才是他区别于其他将领,真正得以不朽的原因。

东汉开国战争中,岑彭打穿蜀地,为何被称之为“战神操作”

岑彭在东汉的云台悍将中,一向被称之为“走位之王”。

他的打仗风格,在古代战场中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其个人控驭大军的能力更是更是更古未有。

有时候在想,其实他的微操能力,并不亚于韩信,甚至要远远的超过韩信。

可是,“兵仙”的美名为什么没能给你呢?

可能,你缺乏宣传吧!

公元34年,刘秀几乎已经荡平华夏大地,整个华夏大地上的割据政权仅剩下巴蜀的公孙述。

这个人是王莽朝的干才,不仅业务能力超强,治理蜀地也是一把好手。

更为关键的是,这家伙的骨头邦邦硬。

刘秀曾经三次招降,三次好言相劝,让他识时务的投降,可他就是不给刘秀面子,宁死不降。

公元35年,正月。

擅长“风骚走位”的战神岑彭登场,他负责打穿蜀地防御壁垒,冲击蜀地,奠定东汉王朝的一统大业。

在刘秀未曾动手前,公孙述就已经派兵冲出自己地盘,一招虎口夺食,从东汉的嘴里抢下一块肥肉,将荆门山、虎牙山这块地方抢了过来,作为防备东汉军攻击的前沿阵地。

入蜀战役共有两个切口,一处为北部的天水一带,另一部则是东部的荆门山一带。

当时的岑彭驻军于津乡,大军屯集六万之众。

此次进攻蜀地,岑彭特意招募了南方的一群水军,作为攻破荆门、虎牙的奇兵。

这块地方,公孙述不仅修筑了浮桥、斗楼,还下令用木栅将江面封锁,彻底切断了东汉军逆江而上的可能。

所以,岑彭入蜀的第一战就发生在这里。

大军集结之后,岑彭立马进攻,可进攻受阻之后,他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因为,东汉军摩擦摩擦,魔鬼般的步伐,实在对蜀地无用。

真正的核心都在如何冲垮江中防御。

终于有一天,岑彭出军了!

因为,东风来了。

看到没,岑爷爷借东风的时候,诸葛武侯还没有出生呢?

不知道,罗贯中当年写诸葛武侯借东风的戏份,是不是看过这段神操?

岑彭帐下的水军利用狂暴的东风,在江面上行军,迅速进抵虎牙山一点,士兵们在船上借助东风,疯狂抛出火把,成功烧毁木栅,冲破了进入蜀地的第一道防线。

荆门守军大败,守将任满被杀,程泛被活捉,田戎引残兵退守江州。

岑彭率领大军一路追击,顺利进抵江州。

他突然发现,这里太难攻打,便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围攻,而自己则率领主力沿江北上,进抵蜀地大粮仓平曲,顺利截获了大量的物资。

进抵平曲的岑彭突然发现这里实在太显眼,公孙述得知他攻破第一道防线之后,迅速在广汉、资中、黄石又打造了新的防线,以防止岑彭继续推进战线。

当所有人都觉得岑彭选择西行直接逼近成都时,他留下一部分军队镇守平曲,突然引兵又回到了江州。

为什么?

因为他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

岑彭在江州停留几天,突然沿江冲杀到了黄石,黄石守将根本没有想到岑彭会突然南下,黄石被顺利攻破。

岑彭迅速沿江北进,直接拿下武阳,前锋军已经在广德外围扫荡,离成都近在咫尺。

他的这种神操,就连在成都的公孙述都大惊,忍不住高呼:

述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不过,更为传神的事情还在后面。

岑彭当时的主力屯驻在武阳附近一个叫做彭亡的地方。

公孙述得知岑彭驻地后,立马找了庶人佯装伏兵溜到了岑彭的驻地。

当天黄昏时分,岑彭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叫做彭亡的地方着实太晦气,想要移营。

这什么破地方儿?

实在是太晦气!

当天夜里,岑彭被刺客刺杀身亡。

死亡地正是他大营所在地---彭亡。

岑彭虽然不幸去世,可他引兵打穿蜀地的神操和突入成都附近的大迂回战术,都是极具亮眼的佳作。

这种战术最考验一个统帅的智商,也最考虑一个主帅对于敌人心理的透知能力。

岑彭虽然在古代历史上无“兵仙”之美名,可我觉得,他当为兵仙。

他也有资格做这个“兵仙”!

吴汉岑彭谁厉害

谢谢!吴汉(生年不详~卒于公元44年)东汉初将领,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曾助刘秀消灭王郎割据势力,镇压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刘秀即帝位,他率军入蜀讨伐公孙述,八战八胜,升任大司马。

岑彭(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5年)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本为县长,遭绿林起义,城破,降绿林军,封归德侯,后继归刘秀,任刺奸大将军,转战河北。刘秀即帝位,任为廷尉。

按古代官制,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总掌军事大权。而廷尉位在九卿之一,为掌官大理寺之职。按开国后的职级比较,显然吴汉要高于岑彭。谢谢!

马援,冯异,岑彭,耿弇,吴汉,就军事能力哪个最厉害,哪个最差

这五人确实是刘秀帐下战力最强的五位将军,马援因为外戚身份,没有被列入云台功臣榜,其余四人都位列功臣榜前十位。要论他们的军事能力,还真有点难度,毕竟他们各自的任务和环境不同,作战方式各有所长,实际贡献也有较大差异。

既然问题提出来了,那就勉为其难,对他们做一个分析比较吧。

五位将军的主要战功:

马援:

马援加入刘秀阵营比较晚,大约在建武五年,他作为隗嚣的属臣,送隗嚣之子隗恂入质洛阳后,就留在了刘秀帐下效力。这时候耿弇已经进入人生高潮期,第二年就基本处于半退休状态了。

马援的战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武八年二征隗嚣时,马援谋定高平第一城

隗嚣占据陇山,扼守陇道,汉军仰攻很艰难,加之地形不熟,刘秀一度准备撤军。正巧马援赶到,他堆米成山,指出汉军应该将主攻高平第一城,第一城破,隗嚣的陇道防守体系自然瓦解。正是靠马援的谋略,汉军不光破了隗嚣的防守体系,还将他的十几万主力全歼,隗嚣从此败局注定。

2.平定西羌,治理陇西

自建武九年起,马援在西北度过了八年的戎马生涯,一边平定西羌叛乱,一边治理陇西。

3.两定岭南

建武十八年到二十年,和建武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马援两次远征,平定交趾和武陵郡的少数民族叛乱。一征岭南很顺利,马援不光平定了叛乱,还在当地实施了一系列善政,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大贡献。二征岭南受困于壶头山,马援以63岁高龄,病逝于军中!

4.北击乌桓

建武二十一年,马援出巡代郡、雁门、上谷,乌桓闻风而逃。

冯异:

冯异在更始元年就跟随刘秀,并随刘秀出巡河北,是刘秀平定河北,创立帝业的最重要功臣之一。军事层面他的主要贡献有:

1.随刘秀平定河北;

2.扫荡洛阳周边;

河北平定后,冯异奉命驻守河内,抵御更始政权驻守洛阳的兵马入侵,不光击退朱鲔的进攻,还策反了李轶。此后冯异又北取上党十余县,又南下攻数县,将洛阳周边更始政权的武装力量扫荡得干干净净,让洛阳成了一座孤城。

3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