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李权胜、韩创、崔宸龙、神爱前、万民远、袁巍重磅发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一波三折的2022年已进入尾声,充满希望的2023年正在走来。

2022年投资有哪些收获?2023年会如何演绎?哪些方向更值得关注?投资者对2023年应该有哪些期待?

在12月26日中国基金报主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财富管理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中,中国基金报特别邀请了来自券商、私募、公募机构的优秀投研人士进行一次“创造新价值 拥抱2023”的圆桌探讨,为2023年投资寻找征战方向。

此次圆桌论坛主持人为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权胜,

招商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权胜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

展开全文

大成基金董事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副总监韩创 ‍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崔宸龙 ‍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基金经理神爱前 ‍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 ‍‍

华安合鑫董事长兼投资总监袁巍 ‍

这些投研人士对明年市场展望相对比较乐观,认为2023年的机会会多于2022年,可以从新能源、消费、医药、周期等多领域寻找机会,也有人士看好港股的投资机遇。

精彩观点:

韩创:我自己坚定地认为,拉长时间看,权益市场或者说权益投资是国内最好的投资品种。向后去看,要坚定方向、坚定信心,然后拥抱权益市场,就像大航海一样,航海过程中虽然确实有很多险滩风浪,但不能因为这些险滩风浪就不去大航海了。

崔宸龙:我们预计整个新能源后续发展的持续性仍然较好。包括像光伏、锂电等产业,从全球视角来看,整体渗透率或仍在个位数的水平,而未来这一轮的能源革命,是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切换成为以风光储为主的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整个发展空间是较为确定的。

神爱前:今年的资本市场走势也给我带来了两个感触:一是要处理好短期景气度与长期价值的关系。第二是不能盲目地暴露风险。如何认知风险,对冲风险,提升所管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是我认为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万民远:随着未来疫情管控放开,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并且有望出现较大的增量,持续的时间及动力会远超多数人的预期。除了疫情之外,此前大家过度悲观的政策层面近期也迎来边际性好转。目前医药板块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处于底部区间,我对明年一季度医药的基本面修复也比较乐观。

袁巍:我做这么多年投资的一个感觉是,所有的大行情都是在绝望中诞生的。一旦市场开始反转,哪里最绝望,哪里就有可能诞生最大的行情。目前时点,从下跌幅度、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综合判断,真正比较绝望的是港股市场,而A股还不够绝望。因此,相对来说,我更加认可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

以下是圆桌实录:

2022年迎来全方位考验

基金经理不断完善投资体系

李权胜:今天主要想交流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2022年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另一方面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心得和心路历程。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确实不是那么令人喜悦。2019到2021年,整个A股市场回报非常高,所以2022年算是均值回归的一年。截至12月下旬,全市场保持正收益的基金占比不到3%,这也印证了均值回归的规律。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并结合实际投资中表现,想请各位基金经理分享一下,哪些现象是自己此前没有预计到的?在投资中又做了哪些调整?

韩创:2022年,整个A股市场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对基金经理而言,称得上是全方位的考验,不仅仅是认知上的考验,也包括性格上的考验、情绪上的考验等等。

对我自己来说,这一年自己反思最多的还是如何去给一个公司定价。尽管平常大家也经常提及投资理念,最终落实到定价上,黄金有黄金的价格,废铁也有废铁的价格,一个上市公司到底该值多少钱?如何给上市公司一个合理的定价?定价是否合理,对今年投资而言,结果影响非常大,这一点我也还需要持续地学习。

崔宸龙:我本人在基金管理上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就我个人而言,今年是挑战非常大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投资方法,不断思考如何把基金业绩做得更好,让自己的投资体系更加完善。

我自己之前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选股上,对于择时还有大类资产配置,所花的精力比较少,在今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权益市场明显承压。我在年初对这一影响并没有充分地预估,低估了美债收益率飙升对于资本市场冲击的强度及力度。

我个人仍然非常看好新能源板块,新能源行业整体基本面和业绩表现仍然较好。但是反映在股价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相反的走势。

未来,我自己需要更加全面地从全市场的角度考虑权益市场整体的风险收益比,尽可能规避掉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这是我个人面对今年股票市场的思考,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把投资事业越做越好,谢谢大家!

李权胜:相对于成熟资本市场,A股市场做主动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选股带来的α相对偏高,因此,国内基金经理更倾向于自下而上选股,从历史表现上看,自下而上选股也一度非常有效。但是今年情况比较特殊,自上而下宏观因素影响非常大,包括宸龙提到的美联储加息。过往,美元指数走强,全球股市表现都不太理想,今年也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最差的一个年份中。接下来,有请爱前做分享交流。

神爱前: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有些超预期,站在年初时点,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房地产行业会出现百分之三四十的下滑,也很难有人会想到今年社零有几个月会出现负增长。尽管我在年初对经济走势也持偏谨慎看法,但也没有预估到经济会如此疲弱。

经济处于明显下行周期也给资本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基金经理过往所建立的微观及中观选股体系,在系统性风险冲击下,也难免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是我今年反思最多的地方。

今年的资本市场走势也给我带来了两个感触:一是要处理好短期景气度与长期价值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平稳的经济环境下,短期景气度可以对股价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但是,在非常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短期景气度对股价的保护性将会减弱,企业内在的长期价值对股价定价产生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第二就是风险的暴露,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认知盲区。不能盲目地暴露风险。比如今年国内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海外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通胀风险,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一旦过度风险暴露,就会发现风险变得不可控,因此,如何认知风险,对冲风险,提升所管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是我认为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我也存在进步的空间。

万民远:今年以来,包括俄乌冲突、全球流动性收紧、国内疫情持续反复,都对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都较为动荡。

今年年初,我对市场也没有那么悲观,从整个市场来看,过去两年中涨得比较好的景气赛道,包括医药板块里的CXO、新能源板块中的风光储,跌幅都相对较大。去年医药板块已经开始调整,没想到今年医药板块调整的幅度还是相对较大,估值跌到过去10年中的最低分位数。

这也恰恰反映出,当资本市场中大家都用同一种投资方法时,往往就是这种方法即将失效之时,这也更能看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敬畏人性的重要性。

前面几位嘉宾提到,对明年市场展望相对比较乐观,我自己也是倾向于比较乐观的判断。

袁巍:今年是我管理基金的第10个年头,也是自我感觉过去十年中最难管的一年,但从基金净值表现上看,最后的结果还可以,并非最坏的一年。

事实上,站在去年年终展望今年的时候,我们对今年出现的一些风险点都有所预判,包括赛道股估值过高、美国通胀隐患、国内疫情走势,只是最终每个风险点都超出了预期,这也是今年投资难做的原因。市场大幅波动时,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而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说到今年的投资感悟,我最大的感想是,构建基金组合时,不能基于过强的宏观主观判断,而是应该基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展望明年的资本市场,我对未来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了很久,未来的真实情况或许会比目前市场所假设的场景更好一点。就像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但是,很多坏事同时发生的概率还是相对较低的。

万民远: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

李权胜:谢谢各位基金经理的分享,大家表示今年在A股做投资比较难而且也都做了很多反思,大家都提到了需要敬畏市场,的确正如Ray Dalio所言,痛苦和反思是进步的主要源泉。做投资只有敬畏市场,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各位基金经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先请民远谈谈医药投资。

万民远:在大多数人的投资框架里,医药行业在过去几年的疫情中是受益的,实际上,除了与防疫相关的细分板块受益之外,医药很多细分产业都是受损。

在过去三年里,中国的诊疗人次远远低于2019年,也就是疫情之前的情况,诊疗人次还不到2019年的8成水平。以呼吸道相关的疾病为例,由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因为传播下降而减少,也导致相关的就诊需求受到抑制。

随着未来疫情管控放开,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会迎来修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