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核武器多长时间失效,一旦失效俄罗斯拿什么保持武力优势?钚也是制造核武器的材料,为什么各种核反应堆不用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请问核武器多长时间失效,一旦失效俄罗斯拿什么保持武力优势

前两年不知道哪冒出来的谣言:全世界只有中国有30颗氢弹,外国没有。外国没有的原因是:无法储存,核材料半衰期太短,核弹做出来,很快就会失效,只有中国解决了这个问题,外国人几十年都解决不了......谣言着实让某些人自豪、骄傲了一阵子。

核武器是武器也是一种机器设备,人造产品。只要是人造产品、机器设备、武器装备、核武器,它就会有使用时效,保质期。过期就不灵了,会失效、会坏。只不过这种过期,和什么半衰期太短、无法储存没半毛钱关系。

核武器是由成千上万的零件组成,零件本身有各自的保质期。

这个螺丝的寿命是1年,那个电路板的寿命是五年,引信寿命八年......所以,核武器要定时检查维护,零部件到期了,换新的。

核武器往往指的是的核导弹。而核导弹分两部分:火箭和战斗部。战斗部里装的是核弹,火箭里装的是燃料。过去的燃料是液体,现在大多是固体燃料。燃料自身有保质期。十年八年没用,得作废,换新的。

战斗部里装的是核弹。核弹自身的结构也很复杂,有各种零部件,也有各自的寿命,长短不一,也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零件到寿了,换新的。

核武器是零部件有时效、有保质期,而且零部件成千上万,期限是不一样的。所以得经常的维护、经常的换。

但就核武器整体而言,换零件,再换,30年也到头了。

核武器的弹体,外皮,主体结构,这些大件,二三十年,顶天四十年,是到寿了。这些大件没法换新的。换新的,得大卸八块,比从零开始做新导弹都麻烦。

核武器的时效大约就是30年上下。过期报废。

一方面,30年,时间太长了,再维修,比造新的还费劲。另一方面,30年了,技术有很大的进步,与其维护旧核弹,不如设计新弹。里里外外全是新的,更轻的弹体、更结实的材料、更优质的燃料、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

问题所说的,一旦失效,俄罗斯怎么办?

造新的!

30年旧弹淘汰,再造新的呗。这算是问题吗?今天的饭吃完了,明天怎么办?再做。

造新核弹,淘汰旧核弹......且慢。

咱们说了,30年左右,核弹的各个部件到寿,没有再维护的必要了,要淘汰。这些零部件全不要了,但是,核材料还能用。这就回到30颗氢弹的谣言上面来了。

原子弹是第一代核武器,使用的材料是铀。铀有个半衰期的概念,铀有放射性,越放射自身的能量就越衰减。衰减到一定程度,不能形成核爆炸。但铀的半衰期几亿年。拿铀做原子弹,存30年,衰30年,再把这些铀拿出来,做新原子弹,再用30年,百八十年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没什么影响。但是,原子弹太落后了,大国已经淘汰。

现在核大国装备的都是氢弹。

外国的核弹不能存储,谣言是哪来的呢?

制造氢弹的核材料是氘或者氚。而氚的半衰期是12年。谣言的理论是:氢弹是用氚做的,存储12年,氚就衰变没了,报废了,氢弹也就报废了。氢弹做出来几年,就过期了。外国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氢弹上用的是氘化锂,没有半衰期。

氢弹里的氚是哪来的呢?氢弹爆炸的一瞬间,氘化锂产生氚,零点几毫秒级的时间,氢弹裂变爆炸,完活。氚12年的半衰期,那是足足够用了。氢弹里的氚是爆炸的时候才产生的,不是人制造出来,装里面的。

氢弹是氘、氚做的,但不是直接用的氘、氚,而是转换了一下形式:锂。

没有半衰期,不涉及无法保存的问题。

上面说的,制造氢弹的核材料是氘、氚,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很多地方为了通俗易懂,都这么说。这就给了半吊子灵感:咦,氚不是12年的半衰期吗?然后再结合某些小道消息,配上气壮山河的正能量......一篇爽文就出来了:全世界只有中国有30颗核弹。这么爽的文章,自然是大受欢迎,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爽,看完上楼都有劲了。

现实情况和谣言刚好相反。核弹到期以后,其他的零部件报废,做新导弹,新核弹,但原来的核材料,还能继续用。

旧核弹上的核材料卸下来,再做个新核弹,装到新火箭上,再来30年。

现在俄罗斯的白杨M、布拉瓦、萨尔玛特还都比较新,再用个30年,没问题。核武器失效的问题,完全没必要考虑。

核弹这玩意,1945年就造出来了,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小型化,40多年前,已经非常成熟。洲际导弹40年前也已经很成熟了。美国的民兵用了几十年,就是因为发展到头了。对于核大国而言,造洲际导弹搭载核弹头,三十年前,不是什么大问题。

俄罗斯和以前的苏联比,是衰落了很多,但核武器的底蕴还是有。再加上这是他的国家命脉、根基,不敢松懈,一直保持着投入。别的地方不行,譬如隐身战斗机、军舰,但核弹是可以的。

而且核弹是灭国屠城的武器,结合效果,一亿美元一枚,也是相当便宜了。一亿美元买架战斗机,出动100次,也远远不能和核弹比。核弹不贵,是便宜,性价比最高的武器。

30年以后,科技再进步一点,哪怕是俄罗斯进步慢,进步的很少,但再造一批新核弹,说专业点:载具,新火箭、新飞机装载核弹。不论是成本还是技术,都没有任何障碍。

钚也是制造核武器的材料,为什么各种核反应堆不用钚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凡是涉及核能的东西都很复杂,我们没搞过也就只能是道听途说了。其实理论上任何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只不过是效率问题,还有就是性价比。不论是核武器还是各种反应堆,既要高效率还要用的起,同时还要有安全性,否则你要建一个核反应堆电站,结果搞成了一个大核弹就麻烦了。钚239和铀235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理,而这两种物质同时又都是核燃料,不过目前来说,核反应堆的核燃料基本上都是非武器级的铀235。钚的效率比铀还高,为什么不用钚做为核燃料呢?下面说说这个问题。

钚239和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钚比铀更加活泼,脾气不好,但凡脾气不好的都有点本事,钚只所以脾气不好,是人家本事大,钚比铀效率高,能量大,例如,制造原子弹,常温常压下,基础理论铀235的起爆底线为48.8公斤,而钚只有16.6公斤,经过技术革新两种核装药会减少,但也是按相同倍率递减,所以,钚显然是效率更好。下面说说这两种物质都是怎么来的。铀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铀是一个小集团似的存在,天然的铀235含量很低,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为0.711%,制造核武器的铀235需要提纯到90%以上才能用,而核能反应堆中的铀235含量很低通常在5%以下。因此,铀容易获得,而且技术难度低,可控性好,自然界中本身就有,原料容易获得。在说说钚,钚是铀的“儿子”,铀235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元素周期表排名第92位,再增加3个中子就变成了铀238,不过质子数并没有改变,所以铀235和铀238都是铀同位素。铀238在反应堆中被快中子轰击就能产生钚-239,钚239有94个质子,所以就脱离出了铀同位素,进了两位,所以,钚是有铀238产生的。
为什么核反应堆使用铀235而少使用钚?先说说核反应堆燃料的要求:首先要有方便获得的原料来源。第二,半衰期要足够长,否则搞出来了,还没用半衰期就过半了,没法用。第三,生产成本要低,核燃料要走商业化价格因素很重要,再好的东西用不起等于白搭。第四,必须要安全,毒性、辐射、可控性必须要符合要求,而且听话,不能耍脾气。从上面要求来说,铀都符合,首先第一头,铀是天然矿藏,不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有丰富的铀储量,容易获得。在看看钚,天然没有,必须要先有铀后有钚,等于是增加了一提取环节,这是关键因素。第二条,钚的半衰期相对铀要短,举例,铀原子弹能储存50年,钚也就7~8年左右。第三,虽然钚是核反应堆中的副产品,它也是需要消耗铀235来获得,平均烧掉一个铀-235原子,得到0.8个钚-239原子,而且轻水反应堆中的钚基本上是无法使用的,除非是重水堆。但是,国际上对于重水堆盯的非常紧。

还有一个就是安全,钚要比铀活泼,而且毒性大,使用和处理核废料都很困难,关键是提取看似简单,其实难度非常大。钚是所有放射性元素中最复杂的一个,有一堆的同位素,就像铀238和铀235一样,钚在反应堆中基本都是以钚240和钚239存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