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简介?吴三桂舅舅的墓葬为何远在加拿大期间有何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吴三桂舅舅的墓葬为何远在加拿大期间有何历史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谁曾想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墓葬竟然出现在了加拿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内,有一座明末清初的中国墓葬,有墓体,墓门,旁边还有石雕,精美的石刻等,看这墓葬比较完善,肯定是当时一位达官贵人的墓,再看了博物馆的文字介绍,才知道这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墓葬。

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祖大寿的光辉一生,祖大寿世袭宁远卫军职,明朝武将,一枚狠人!祖大寿宁远大捷,重创后金军队;大凌河之战,祖大寿诈降,逃回锦州对抗清军,皇太极屡次招降不从。后来,在松锦大战中,明军大败,洪承畴兵败投降,锦州解困无望,在弹尽粮绝之时,祖大寿率部投降。

祖大寿投降后,皇太极对其礼遇有加,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后来,皇太极让祖大寿写信招降吴三桂,被吴三桂回信拒绝。1644年,清军入关,祖大寿也跟着顺治皇帝入关。他虽然投降了清军,但并没有像吴三桂一样投降清军后,成为一条疯狗乱咬人,而他选择低调地做一个富家翁。

1656年,祖大寿病死在北京的祖家街的府邸。后来,他被葬在了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大约是在1918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皮货商人克罗夫茨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的墓葬,用来作为展示。克罗夫茨最终选择了祖大寿的墓地,他掘墓后整体卖给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个墓包括石门、石供桌、高高拱起的坟丘、成对的石人以及石骆驼等一大堆东西被打包,漂洋过海,运到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竟然可以见到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的墓葬的原因所在。当然,最近也有历史学家考证,加拿大的这个墓也有可能是祖大寿的儿子或者侄子的,证据是辽宁兴城也发现了疑似祖大寿祭文碑。这又成了祖大寿留下的另一个历史之谜,只能等到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实了。

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他的墓为何出现在加拿大

自古以来,最令人唾弃的非汉奸莫属。不论是暗通金国秦桧、还是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亦或是金庸笔下认贼作父的杨康都让世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有一个汉奸,人们鲜为提及,也不知是否该将他定义为汉奸,那就是祖大寿。

他身为袁崇焕手下第一猛将,大明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满清与明朝战役时,不仅炮杀努尔哈赤、击退皇太极,还曾先后两次投敌;第一次为炸投,乃兵败后的权宜之计。第二次则是真投,但也属无奈之举。虽然投降归顺后,皇太极不计前嫌地封他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可他却不愿为满清效力,所以直到他于顺治十三年(1656)病逝,除了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劝降信,基本上无所作为。对此,世人联称“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祖大寿寿终正寝后,据说葬于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对于这位炮杀努尔哈赤,二次降清,双手沾满八旗将士鲜血的明朝降将,顺治皇帝还是给予了诸如“持身敬慎”“秉性老成”的高度评价。他的灵魂虽已归天,但他的传奇并没有就此结束。两百六十多年后他被“移民”到加拿大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辛亥革命后,封建主义虽被推翻,但帝国主义仍很猖狂。再加上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不久后军阀混战,整个中国乱成一团。不少外国的传教士、资本家和投机者将目光投向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意图低价购买。而当时我国的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文物,甚至还出现了一批盗墓者与文物贩子。大约在1919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在华商人克罗夫茨采购一套完整的且是明清高官显爵的墓葬。于是克罗夫茨首先从北京开始挑选,当他看到祖大寿的陵墓(暂且这么认为)后,毫不犹豫地从文物贩子手中将其买下,并将祖大寿墓及墓前的石雕、石桌、文武翁仲、石骆驼等一起装运上船,漂洋过海倒卖给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现今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还能看到这座陵墓,而且保存得完好。不过整座墓室只有墓门上刻着“皇清诰封光禄大夫”一行字,所以实际无法确证墓主就是祖大寿。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墓一定来自北京清河永泰庄,但是是祖大寿的几率较小。首先从我国目前可参考的史料来看,没有祖大寿葬在北京的记载,相反史料上多次提及祖大寿的墓地在辽宁兴城。清康熙刻本《祖氏家谱》记载:祖大寿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四月十五日申时,寿七十有八,葬于宁远西河右岸新茔,即“镇国将军祖公茔”。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户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张玉书在为《祖氏家谱》所作的序中:“而宁远祖氏尤为诸望族之冠。曩余扈从,至陪京过明东协副总戎祖公墓道,驻马肃入,抚碑拂藓,则其子大将军兄弟之名在焉。”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张玉书曾前往宁远“镇国将军祖公茔”墓地拜祭祖大寿。

另外在2013年,辽宁兴城的当地村民发现了祖大寿祭文碑,最小的残件也有百余公斤,其中一块残碑上“祖大寿”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块祭文碑复原,至少有3米高,其重量也要超过2吨,清朝刻制这样的巨型祭文碑规格算相当高,可见对祖大寿的重视。尽管目前碑文尚缺字,但大部分碑件的出土也为破解祖大寿墓葬之谜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考古实物,也为证实国外的“祖大寿墓”是误传,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的墓葬位于今辽宁省兴城,而迁移到加拿大的墓室是他子侄的。虽然祖氏家族的叔侄二人几百年来只能隔海相望,但是无论相距多远,宗族和血脉是不能分割的;无论位于何方,都彰显着华夏的辉煌历史。

吴三桂究竟为了什么引清军入关

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随后与吴三桂展开激战,关键时刻多尔衮率清军发起进攻,以十四万八旗兵便夺取明朝都城北京,逐步完成全国的统一。

明朝所谓九边,是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及甘肃镇,共九所边防重镇,明朝由于都城在北京,因此九边常年驻兵超过30万,加上京城三大营,占去明朝兵额的半数,成为明帝国北疆最坚固的防线。

可惜,明朝始终未能解决蒙古问题,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虽令蒙古诸部臣服,却并未伤及其元气,蒙古瓦剌部侵犯边关,明英宗率明朝20万精锐迎战,却因战略失当在土木堡全军覆没,也先率军直抵京城,是明王朝首次被异族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