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什么和什么?背着背包中的背拼音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背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什么和什么

背字有两种读音


bēi
①(动)指人用背驮东西:~筐。
②(动)负担:~包袱|~黑锅。

bèi
①(名)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
②(名)(~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刀~儿|墨透纸~。
③(动)背部对着(跟‘向’相对):~山面海。
④(动)离开:~井离乡。
⑤(动)躲避;瞒:没~人的事。
⑥(动)背诵:书~熟了。
⑦(动)违背;违反:~约|~信弃义(不守信用和道义)。
⑧(动)偏僻:那里很~。
⑨(动)〈口〉不顺利;倒霉:手气~。

“背”的读音是:bèi,bēi
拼音:bèi,bēi
笔划:9
五笔:UXEF
部首:月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水
笔顺:竖、横、提、撇、竖弯钩、竖、横折钩、横、横
释义:
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6.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7.违反:违~。~离。~信弃义。
8.不顺:~运。~兴(xìng)。
9.偏僻:~静。
10.听觉不灵:耳~。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负。~包。~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名〉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背,脊也。——《说文》
背者,胸中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牛足出背上。——《史记·梁孝王世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左手抚鲁直背。——明·魏学洢《核舟记》
不呼则杖其背。——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芒刺在背;背袋(背在背上的口袋);背花(旧时刑罚,即用木棒打背脊,伤破处称背花);背子(半袖上衣)

背着背包中的背拼音怎么拼

背着背包中的背拼音怎么拼

背(bēi)着背(bèi)包。

拼 音 【bèi 】或【bēi】

笔画

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影|擦擦~。

2.(~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刀~儿|墨透纸~。

3.(Bèi)姓。

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山面海|~水作战◇人心向~。

5.离开:~井离乡。

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人的事。

7.背诵:~台词|书~熟了。

8.违背;违反:~约|~信弃义。

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过去,装着没看见。

10.偏僻:~静|~街小巷|深山小路很~。

11.不顺利;倒霉:手气~。

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

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回村去。

2.负担;承担:~债|这个责任我还~得起。

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麦子|一~柴火。

组词:背景、背心、椅背、背后、背书、违背

1、背水一战

【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示例】: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了。

◎理由《高山与平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2、汗流浃背

【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示例】: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3、背井离乡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自】: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示例】:~,卧雪眠霜。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得已而离别家乡

背米的拼音怎么写

bèi

背,中国汉字,多音字:

(1)bēi,用于“背负”“背债”“背包”。

(2)bèi,用于“背风”“背约”“背道而驰”“背信弃义”

米,拼音:m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