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海是哪四个(我国四大海域中哪一个污染最严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我国四大海域中哪一个污染最严重

很多人依靠主观推测,认为渤海污染最严重,而且是非常肯定的说,理由有:渤海是内海,海域较封闭;渤海周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重工业多。这其实都是想当然的看法,根据官方的一些调查公报来看,东海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南海和渤海,黄海的污染最轻。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我国海水水质分为四类,水质从一类到四类逐次降低,劣于四类海水水质的则为劣四类。

《2017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渤海一二类海水占比68%,黄海一二类海水占比82%,东海一二类海水占比47%,南海一二类海水占比76%。

所以从一二类海水占比来看,东海污染最严重,黄海污染最轻。

上图是我国济南海域各类水质分布图,能更直观的看出各海域近海的污染情况。蓝色是一类海水,水质最好,红色是劣四类,水质最差。可以看出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是我国劣四类海水主要分布区,尤其是长江口和浙江沿岸,红色区域面积很大。

11个沿海省/市/区当中,广西和海南近岸海域水质优;辽宁、山东和福建沿海水质良好;河北沿海水质一般;天津、江苏和广东沿海水质差,上海和浙江沿海水质极差。

因此,东海的水质才是最差的,渤海还算不上最差。

那么,东海海域为何会被污染的如此严重呢?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份公报里找到答案。

根据《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四大海区未达到一类海水的海域面积为:渤海12740平方公里;黄海11550平方公里;东海52610平方公里;南海12770平方公里。

黄海未达一类海水的面积最小,渤海与南海相当,而东海比其他三大海区的总和还要大。结合四大海区的面积来看,也能说明东海污染面积最大,黄海污染面积最小。

从受纳污水排放量来看,东海最多,南海和黄海次之,渤海最少。东海2019年直排海污水总量为460570万吨,比南海、黄海、渤海的总和还多。各项污染物除六价铬、总磷、铅和镉之外,东海的受纳量均为最大。这就是东海污染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所以,不能仅凭主观来臆断,遇到某些问题最好还是去查官方统计公报。

中国四个海哪个海里的海鲜好吃,为什么

这个问题由海边长大的吃货土鳖君为您解答。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海水深度、温度、含盐度、营养物质的富集度变化造就了物产的差异,我国的四大海域中各自生养着风味截然不同的各色特色海产品。

下面土鳖君就给诸位看官盘一盘“舌尖上的四大海区”。

壹丨渤海篇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由北面的辽东湾、西面的渤海湾和南面的莱州湾三个海湾以及中央海盆组成,渤海的东缘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北部蓬莱岬合围而成的渤海海峡。辽宁的西南部、河北、天津的东部和山东北部濒临渤海。

渤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有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东营、滨州、烟台等。主要渔港有旅顺、锦州、汉沽、黄骅、羊口、蓬莱等。

渤海海底比较平坦,多为泥沙海盆,饵料丰富,由于其水温较低,海产品生长周期长,肉质更加紧实、肥美。

渤海出产的特色海鲜有:

渤海对虾,渤海中所产的对虾学名叫做“中国对虾”,是对虾中体格较大的品种,成年虾的平均体长在15cm左右。旅顺口和莱州湾出产的对虾肉质肥美,口味鲜甜,是渤海对虾中的精品,也是高档鲁菜中所选用的品种。

在鲁菜中,渤海对虾主要用来制作油焖大虾、烹虾段、红烧大虾、红㸆大虾、虾脑白菜球等,但土鳖君觉得如果是鲜活大虾最好的烹饪方式还是白灼。

梭子蟹,渤海中的梭子蟹主要是“三疣梭子蟹”,这种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海区,但以渤海海域的最为肥美。鲜活的梭子蟹最适合清蒸,当然用来熬蟹粥或者用姜片爆炒也是非常的不错。

辽参,特产于大连海域的“刺参”,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故而肉质更加肥厚,口感更加脆韧。以辽参为主料烹制的“小米扣辽参”和“葱烧海参”是国宴中经常出现的佳肴。而海参、肉末、木耳烧豆腐则是比较家常的味道。

鲍鱼,渤海特产的鲍鱼学名叫做“皱纹盘鲍”,是我国所产的鲍鱼中个头最大者。辽东和山东海区为渤海鲍鱼的主要产区,山东最北端的长岛出产的最为名贵。

在高档鲁菜中,鲍鱼一般拿来红烧,或者与海参、鸽蛋做成醋椒三鲜汤,而最家常的做法就是清蒸或者爆炒。

天鹅蛋,学名“紫石房蛤”,大连、烟台海域特产的名贵蛤蜊品种,其个头较大,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是蛤蜊中的上品。

在大连和烟台,天鹅蛋的主要烹饪方式是辣炒,或者用天鹅蛋肉和韭菜包馄饨。

牙片鱼,学名“牙鲆”,属于比目鱼的一类,在我国海域广泛分布。渤海海域出产的牙片个头相对较大,肉质更加肥厚,土鳖君曾见过20斤左右的超大个体。

在高档的鲁菜中牙片鱼一般会拿来酱焖或红烧,而家常做法一般是清蒸或者家常烧。

海怪,这是大连、烟台等渤海东部沿岸对寄居蟹的独特叫法,在这些地区,个体较大的海怪一般用来清蒸,而比较小的个体则用来制作“海怪酱”。

海肠,学名“单环刺螠”,是一种在泥沙海岸潮间带下区生长的软体动物,渤海海域的特产海产品。海肠长约10cm左右,外貌与肠子非常相似,故而得名。

海肠的肉质十分的鲜美,将其切段后用韭菜爆炒是其主要吃法。将其晒干研磨成粉末之后可以当作纯天然的味精,这也是“烟台福山厨师帮”曾风靡全国的秘密所在。

大连紫海胆,大连海域的特色海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胆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其生殖腺,也就是我们说的“海胆黄”。大连人经常用其蒸水胆或者包水饺。

贰丨黄海篇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东北岸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处,是一个由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合围而成的半封闭海域,黄海南部海域的海底地势平坦,又有“黄海暖流”和“沿岸流”两股洋流常年在此盘旋,营养物质极其丰富,是我国海产品的重要产区。

我国在黄海沿岸的主要港口有丹东、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主要渔场有烟威、石岛、海州湾、连青石、吕泗和大沙等良好的渔场,主要渔港有东港、荣成、石岛、沙子口、琅琊、岚山、吕四等 。

黄海属于暖温带海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季节会出现两次渔获高峰。

黄海出产的特色海鲜有: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因其外壳和蛤肉均呈黄色而得名,在我国黄蚬子主要出产于丹东东港附近的鸭绿江口地区。黄蚬子肉质肥厚,味道鲜美,直接拿来用炭火烤熟,口感极佳。

黑鲪鱼,学名“许氏平鮋”,青岛人称其为“黑头鱼”。这种鱼性情凶猛,头、胸、腹、背处均有毒刺,被刺中后会引起剧烈疼痛。黑鲪鱼的肉呈蒜瓣状,十分的鲜嫩,拿来清蒸鲜美无比。

海蛎子,学名“牡蛎”,珍珠贝目的贝类动物。黄海中的海蛎子多为“太平洋牡蛎”,是牡蛎中个头比较大的品种。在黄海海域,以山东乳山出产的海蛎子品质最好,与法国贝隆生蚝、澳大利亚岩蚝一样,同属于可以生吃的品种。如果您吃不惯生海蛎子那股浓重的金属味,那不妨用蒜蓉烤一下。当然青岛特色的炸蛎蝗也是非常不错的吃法。

蛎虾,学名“鹰爪虾”,是一种近海野生中型虾,山东威海、青岛海域重要的海虾品种。别看蛎虾个头不大,但皮薄,出肉率高,味道十分鲜美,青岛人喜欢用蛎虾肉包饺子。在山东,蛎虾的另一个主要吃法是制作海米,用晒制的海米品名叫做“金钩”。

马步鱼,青岛人称之为“针良鱼”,这是一种生长在咸淡水混合区域的小型鱼类,威海、青岛海域所出产的味道最为鲜美。马步鱼,身体修长,头部有一根银刺,每逢槐花开放的时节大量上市,新鲜的马步鱼适合剁碎了做鱼丸,晒干了的马步鱼干常用来烧烤,口感极为筋道。

在俺们青岛还有泥蚂(泥螺)、蚝艮(普氏缰虾虎鱼)、莫货(糠虾、蜢子虾)和海沙子(光滑河蓝蛤)四小海鲜,味道都极其鲜美。

叁丨东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