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开国皇帝杀功臣是不是坐稳江山的必经之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鸟尽弓藏是否合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鸟尽弓藏,开国皇帝杀功臣是不是坐稳江山的必经之路

人走茶凉是自然规律,鸟尽弓藏是社会现实。古代帝王在打天下时,与臣子都是暂时性的合作关系。

开国皇帝为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会给其加官进爵,裂土封侯,承诺一堆空头支票,比如,刘邦为了争取韩信,给出一顶“齐王帽子”。这种非常时期的“圣恩”,是受当时的形势影响。

等到天下大定,形势发生扭转,功臣的作用已经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皇帝的潜在威胁,那功臣与帝王的关系就会由合作变为对手。

还是以韩信为例。韩信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大噪,还留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在实力上甚至可以与刘邦、项羽形成鼎足之势。韩信对于刘邦的唯一价值,就是充当对抗项羽的“打手”。

项羽败了,是韩信的大幸,也是他不幸的开端。从此,韩信失去利用价值,他手里的兵马成了刘邦的威胁,他的地盘成了汉朝的眼中钉。

所有的君王在上位后,一旦平定外部威胁,就会在内部集权。集权的过程,就会与功臣产生冲突。刘邦也有这个需要,他要维护皇权和个人安全,就会将铲除手握重兵的韩信清理,消除其身上的潜在威胁。

在古代皇权社会,只要皇帝没被约束,皇帝鸟尽弓藏可以说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铁律,君相矛盾、君臣矛盾、皇帝与异姓王的矛盾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只是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有些皇帝素养良好,比较大度,方式就会显得温和一些,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大家都是兄弟,有话桌面上挑明,用富贵赎买将领实权,兄弟们也能安享晚年。

有些皇帝出生比较寒微,缺少安全感,会将权利拽得很紧,防功臣就像防贼一样,比如朱元璋大肆屠戮忠良;刘邦铲除了了异姓王,差点连萧何也给“办”了。

还有部分皇帝,看似没有鸟尽弓藏,实际上是综合实力上有心无力。比如曹丕,他的上位是与世族之间的一次妥协交易。还有杨坚、李渊与关陇贵族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势力均衡的合伙人。

历史上,皇权与臣权始终都处在此消彼长的博弈之中,要不皇权集中臣权退,要不臣权向前发展,皇权被制约。等到臣权强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取代皇权,曹操、司马懿等权臣都是这类例子。皇帝都不愿意被臣子制约,更害怕出现司马懿之类的权臣。

开国帝王往往都是比较有远见的战略家,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会仅局限于当下,也会考虑到下一代。

这帮追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在自己麾下,还能臣服。等到第二代帝王登基,新皇帝不管是斗争经验、威望还是治国理政的水平,往往都不及功臣。那个时候,功臣还会不会臣服,新皇帝能不能驾驭得了,这是一个没法预料的问题。

万一开国之君百年后,主弱臣强,江山有可能被功臣夺走,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朱元璋在鸟尽弓藏时,很大程度就是为朱标开路;顺治没有吸取这种经验,还给康熙留下了鳌拜、三藩等问题,差点危及到大清的江山。

作为臣子,想逃脱鸟尽弓藏的命运,要不在实力上能够强大到让皇帝坐下来谈谈,像魏晋时的大门阀;要不及时功成身退,像范蠡、张良那样当闲云野鹤,对皇帝没有任何威胁。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鸟尽弓藏是否合理

首先,鸟尽弓藏是个死局!

为后来者埋下不稳定祸根。

最合理的做法是超越公平!我们要承认,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公平的规则,但是,执行起来,未必如此,你眼中的公平可能就是我眼中的不公平!

经济学家有一个游戏来教人超越公平:

你我两人,一个人是提议者,另一个人是响应者。提议者手里有十张钞票。提议者给出多少钞票,响应者可以接受或拒绝,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才可分到钱。这就是说,提议者必须超越公平,或等量,或自己认亏,获得共享。

这个游戏教给我们的道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共有为原则,现实世界遵循的原则是充裕。如果是一方充裕,另一个缺乏,日后就会在“公平”上出现拉锯战。如果出现这种状态,是企业的大挫折!

要避免鸟尽弓藏这样的死局,一开始人才要与老板共享共有财富。在鸟尽时,可以以鸟钱再共有投资,这时,响应者比提议者获更多利益。

明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为什么还要帮助刘邦

没有走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刘邦建立汉朝后杀了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其中韩信最为有名。

有人报告刘邦:“韩信反”。刘邦用陈平计擒住韩信。韩信脱口即出:“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后来刘邦放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但不久,韩信与陈豨联络造反。吕后依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刘邦讨伐陈豨回来,听说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喜的是这个总是想造反的“大雷”终于除掉了。“怜”的是这样一个军事奇才,一半天下是韩信打下来的,怎么就不能与我共享富贵呢?

后来,刘邦在与文武百官讨论起自己为什么胜利时说了一段话,高度评价了韩信的功绩: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的晚年,回到故里与百姓同乐,兴到高时载歌载舞,唱起《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这几行眼泪有对故乡的眷念,回到故乡如婴儿投入母亲怀抱般,帝王的威仪下面也有一颗柔弱的心。但更多的是追昔抚今的感慨与英雄暮年的悲凉和怅惘:大汉天下是打下来了,但能守得住吗?守疆土的“猛士”又在哪里?像韩信这样的文韬武略的人又在哪里呢?这个时候的刘邦是不是后悔没有善待韩信呢?我想这也是有的。

那么韩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下场呢?

首先,是不是因为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呢?刘邦的主观里面里没有的。因为有一个功臣叫雍齿,曾与刘邦有过节,刘邦多次想杀掉他,但都因为他立功很多,不忍心杀。张良建议先封他为王,平息功臣们为挣功产生的怒怨。刘邦韩信没过节,没有理由杀掉第一功臣的。

但韩信的为人并不是刘邦喜欢的那种,这是肯定的。

韩信从项羽那里投奔刘邦,开始刘邦没注意他,等犯死罪被杀头时被夏侯婴发现谈吐、象形不凡,举荐给刘邦。刘邦还是瞧不上,只是给了一个后勤的小官,由此认识了萧何。萧何认为韩愈是个大才,还没等推荐给刘邦就韩信又跑了。后面才有了萧何追韩信、刘邦拜大将的戏码。

刘邦通过与韩信交谈,听了韩信对项羽的评价,连连称善。由此刘邦得一员大将,纵横天下,所向披靡;而韩信也找到了施展人生抱负的机会。君臣互相成全,相见恨晚。

但这种“蜜月期”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瓦解了。

天下已定,没有了战争,韩信郁闷了,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甚至,除了打仗,韩信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总的来说,韩信的悲剧有这么几点:

1.狂妄自大,高估了自己,小看了刘邦

曾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说刘邦只能带10万;而且说“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刘邦听到当然不快。

没有看到刘邦统御人才的能力,尽管说过刘邦“善将将”,但内心还是看不起。

看不到,天下的民心。天下已定,再挑起事端就是与天下人为敌,人人得而诛之。

2.情商太低,没有朋友。“成为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