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风格(李煜的诗词算唐诗还是宋词
发布时间: 2023-07-06

李煜的诗词算唐诗还是宋词

李煜的词是否属于宋词?历来都是很有争议的,支持者认为李煜最好的词作几乎都是在亡国之后创作的,比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归入宋词之列。

但六甲番人还是坚持认为李煜的词应该列入五代词,并与李璟、冯延巳一起归入南唐词派。

一、唐代的词:

词最早称为曲子词,是为了配乐而创作的韵文,大约在唐代中期,文人开始大量填词,比较著名的词人包括李白、唐玄宗、张志和、白居易、刘禹锡、戴叔伦、韦应物等人,晚唐时,杜牧、段成式、张希复、郑符、皇甫松、司空图、韩偓、唐昭宗等均为词作名家,而其中温庭筠和韦庄两人的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被认为是“花间派”代表。

二、花间派:

花间派是中国古代词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其中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由于花间派大部分词人的生活年代都是跨唐和前蜀两朝,而前蜀建朝也只有十八年,所以花间派大多被认为应入唐词。

三、南唐词派:

唐朝于公元907年灭亡,南唐词派只有冯延巳出生于属于唐朝时期的903年,但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唐为官。冯延巳和中主李璟都是历史上的著名词人,分别有五首和两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而李煜的词作成就更是被认为超越温庭筠,他有十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超过北宋婉约词派代表柳永和秦观。

四、《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所收录的不只是宋代的词作,还有两卷是《唐五代词》,北宋和南宋各两卷,其中李煜被明确归入《唐五代词》,这是将李煜排除在宋词之外的重要依据。

五、李煜的生活年代:

李煜出生于公元937年,卒于公元978年,北宋虽于公元960年建立,但开宝四年(971年)南唐才尊宋为主,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才被俘至汴京,算起来,李煜真正生活在北宋也只有三年时间,三十八年生活在南唐,三年生活在北宋,将他划入北宋明显是不合适的。

六、李煜词作的影响:

尽管李煜的词不算宋代的词,但是他对于宋代很多词人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存世的词有三十多首,几乎都是精品,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李清照(存世六十首皆是精品)可以比拟。

李煜前期词作类似花间派,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但词境优美,感情纯真,艺术水平超越花间很多,后期词作反映亡国之痛,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风格哀婉凄凉,很有感染力。

七、李煜的代表词作:

李煜现存词作主要收录在《南唐二主词》中,代表词作较多,包括以下作品: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长相思·一重山》、《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清平乐·别来春半》、《捣练子令·深院静》、《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以上是六甲番人整理的关于词发展前期和李煜的情况,不知您是否喜欢李煜和他的词作,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纳兰性德的词是否可以和李煜相比美

您是昨天出的题,可惜没时间答复,今早才回应,有点晚吧!

纳兰性德和李煜是经常被拿来做比对的两个人,主要是两者的身世和情致都有相似之处。

李后主贵为一国之君,纳兰则是相国公子,两人的词却又都显示出与身份不相符的天真和质朴。后主有亡国之恨,纳兰有丧妻之痛,所以,他们的词在后期都是哀婉动人的。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是一位亡国之君,算不得是称职的皇帝,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很低。认为他很无能,整天只是卖弄文采,以至于最终使得南唐被北宋所灭。

我们对于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要从多方面考量,以为他是亡国之君,那一定就是没有作为的皇帝,这样的评价恐怕是有失公允的。李煜原本是没有想过会成为皇帝的,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冷不丁地当上了皇帝,这让他有些不适应。但他还是做出了一番业绩的,重用一批有识之士,试图通过改革来重振南唐。然而,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晚了。历史的车轮滚滚问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

李煜后来成了阶下囚,被关押在北宋都城。这个时候的他可谓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学上却是大放异彩,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词作,其中最经典的要数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写的极其悲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极端的无奈,还有他对人生的解读。

今天,我要拿他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来和纳兰做个比对分析。这也是李煜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也是处处充满了忧愁,由于失去了自由,再加上生命也受到威胁,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是致命的打击,为此他在这首词中,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写下了当时的处境,还有内心的感伤之痛,通篇只有廖廖数语,但是读来让人肝肠寸断。上片直抒胸臆,写了自己的感受,我现在一个人默默地独上西楼,还有一轮如钩的明月。院子里显得很寂静,梧桐树只是那么孤独地伫立在院子里,整个世界都被一轮明月笼罩在秋寒之中。下片句句精典,开篇的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更是道尽了人生的无奈,还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打击。那些麻烦剪不断,理还乱,这也正是亡国亡恨。我现在离开了故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这种思念今天在心头又是另一番滋味,与别人完全不一样。最后一句让人感概万千,正是由于思念到了极致,让李煜更是不能自已。

李煜这首词一出,同词牌的作品,尽数皆废,而且在很长时间里,那都是没有人敢写这一词牌的,直到清朝另一位大词人纳兰性德,才使用了这一词牌,写下了同样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悼亡词,当时他的妻子早已逝世,而他创作这首词时,正是出使西域,身处在异地他乡,再加上思念妻子,也是让他不能自已,于是模仿李煜,写下了这首词。

微云一抹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父亲是当时的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有着高贵的出身,原本是可以享尽世上富贵的,可是他偏偏比任何人都要更忧愁,这也是由于他爱的深沉。当年他初见原配卢氏,便被如的美貌,还有温柔所打动,两个人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仅仅只有三年的时间,卢氏由于难产逝世,这使得纳兰悲痛万分。

词的上片重点写景,但是他充满了情感,读来也是让人悲伤不已。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那冷溶的远山,让人看了无比伤感,那一抹云和远山,像极了我思念的那个人,完全就是她的眉毛,让人看一眼,令人难以忘怀。这几句借景抒情,让这首诗立马有了无限的忧伤之感。

词的下片又是进入到了思念之中,在前面做了铺垫之后,又深入描写了相思之苦,眼前是还没有燃尽的红蜡烛,妻子就在那里缝缝补补,身上还盖着青绫的绸缎,任那水沉香的香气在屋子里袅袅升起。但是此时此刻我正在千里之外,借宿在黄茂野店,耳畔还有呼啸而过的西风。一切都只不过一个梦而已,所有的美好早已是结束了。

李煜和纳兰性德都是属于那种悲苦之人,并不是说他的生活很悲苦,而是他们都活得太累了,也太过于真实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两个人的文风极为相似,李煜的词写尽了亡国之恨;纳兰性德的词写尽了爱情之苦,两种风格,却怀有相同的愁苦,词、人同怨,千年之类同。

解题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李煜的词风格在南唐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数人认识李煜,皆因这首《虞美人》。今夕何夕,物是人非,迢迢不断如春水的忧愁,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道尽了一代词帝的浮沉荣辱,令人在时空拉伸的苍茫下不禁动容。

作为帝王,李煜不善理政,却颇具艺术天赋,音乐、书画、诗词,不出手便可,出手即为圣手。宫廷歌宴,男女情事是其词作的主要内容。“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