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北魏孝文帝真的有李欢这个名字吗?宋文帝和魏孝文帝哪个对国家贡献更

 

2023/7/18 1:55:47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北魏孝文帝真的有李欢这个名字吗

魏孝文帝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李欢是电视剧中朔造的人物,其原型是孝文帝元宏。

宋文帝和魏孝文帝哪个对国家贡献更大

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上都积极的做出了贡献。相对而言魏孝文帝做的更为突出一点。

孝文帝在公元490年亲临朝政。亲政的魏孝文帝首先改吏制为“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族陋俗。服饰上取消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支持鲜汉通婚,镇压反对改革的皇亲国戚。孝文帝在促进民族融合,化解民族矛盾做出杰出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北魏孝文帝时期和元朝都是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为何孝文帝都能汉化,而元朝没有汉化

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如北魏、金、清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汉化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倾向非常明显,甚至在改汉姓时追溯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对汉文明的认同可见一斑。而忽必烈也在开国之初进行改制,但是元朝汉化的程度却远远不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遭到了来自蒙古、色目旧部贵族势力的阻力,所以统治者改革措施态度暧昧,“汉化”改革不彻底。

政治体制汉化不彻底:元建国之初,设中书省管六部,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御史台管监察,这些措施都是效仿汉族封建行政体制的体现,而在这样一个汉族创建的行政体系中,却不允许汉人为正官。《新元史》中记载:“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此外,元朝虽然效仿以往政权实行科举制,但依旧还是以世袭和恩荫为主进行选官,对待科举取士并不积极,曾一度被废止,就算元仁宗恢复科举,被录取的人也不得重视,前景渺茫。元政权虽然愿意学习汉人的政治体制,但却并不愿意以“汉人”为师,将汉人排斥在元朝权力机关之外。

经济体制汉化不彻底:元建立政权后就已经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但对奴隶制依旧有很大的宽容。叙州安抚使,家有“奴脾千指”,为其耕种良田五千亩,元将阿里海牙有家奴近四千人,这样必然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元政权虽采取重农政策但仍有保留,中统二年(1261),元设立劝农司,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然而,在下诏禁止蒙古军侵占农田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也下诏禁止侵占牧场。但农田被侵占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以及“旧有牧地,围人恃势,冒夺民田十万余顷,讼于有司,积年不能理”,这都不利于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型。

以上“汉化”措施不彻底的原因除了元政权民族意识强烈以外,更多的还是由于统治者的阶级局限造成的。很显然,汉人掌握权力、转畜牧业为农业、废除奴隶制必然会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而蒙古贵族在军事战争上立下过汗马功劳,与皇权的关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通过忽里台大会干预立储,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像北魏孝文帝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是无法实现的。元英宗就是因为推行新政触犯了蒙古贵族的利益而死于政变。

除此之外,蒙古族有相对完整的文化和信仰,以及当时受到世界帝国的威胁而无暇内顾等,都是造成元朝“汉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虽然元朝亡于内乱,但蒙古民族也因未被彻底汉化而在元朝灭亡之后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失为一幸事。

北魏孝文帝为何会迁都

北魏孝文帝之所以迁都洛阳,既有处于军事上考虑,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是政治上的原因,为了北魏政权而服务的。

孝文帝本身的原因

孝文帝继位时年仅4岁,原先的冯太后成为太皇太后。她此时辅佐自己孙儿,朝政大权操控在她的手中。而这位冯太后,是出身汉族,而且是汉族中的贵族,从小有机会接受高等级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孝文帝的母亲也是汉族人。

祖母、母亲不一定仇视鲜卑,但对鲜卑粗俗的文化肯定是鄙视的。而从小被祖母抚养大的孝文帝,从推崇汉文化的环境中长大,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以及他的政治目光,肯定是倾向于把都城建立在位于中原中心的洛阳。后来,孝文帝在推行汉化的过程中,甚至处死了不愿意汉化的皇太子,其果决以及对中原文化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迁都的军事因素

鲜卑建国后,北方是强敌柔然。虽然柔然多次被北魏大败,但依然有着强大的实力,时不时地对北魏都城平城侵袭。后来,南朝宋担心北魏难侵,甚至派遣使者联络柔然,约定双方南北夹击北魏。后来,南齐也曾与柔然约定夹击北魏。

所以,从军事上说,平成距柔然太近,时刻在敌人武力威胁之下。而距离南朝又太远,如果南朝北伐,北魏只能快速派出骑兵加以镇压。而且这样的话,还很容易背腹受敌。如果迁都洛阳,既可以避开柔然的威胁,还可以加强对中原的控制,更可以威慑南朝,其各方面的优势自是不言而喻。

迁都的经济因素

因为平城靠近北方,气温比较低,所以粮食的产量很受影响。平城成为国都后,人口逐渐增加。而且为了防备柔然,北魏还设置了“六镇”等军事重地。大量的军队,对于粮食的需求,更是旺盛。平常时候还好,一旦遇到灾荒年月,朝廷便要缺乏粮食了。从南方运粮食的困难程度,也是可以想象,需要国家大量的资源来维持。政府甚至把贫穷的鲜卑族人,都赶到南方去,以此来缓解粮食压力。

有一年平城遇到旱灾和瘟疫,孝文帝束手无策,最后都拿出了宫中的珠宝赐给百官和“六镇”将士。粮食上这种朝不保夕,即使通过行政力量也无法有效解决。甚至窘迫到了,需要皇帝拿自己私房钱来笼络百官和将士的地步,自然会刺激统治者对于都城进行重新考虑。而此时的洛阳,经过北魏前期的有效统治后,粮食却是年年丰收。如此一对比,洛阳自然是进入了孝文帝的目光之中。

迁都的政治考量

从孝文帝继位开始,中原的叛乱就一直不断。而平城远离中原,对于这样的叛乱处理,总会滞后许多。长此以往,对于政权的稳定也是不利的。而洛阳四周有天险,自来都是中原的政治文化重镇。如果北魏迁都到这里,无论是对中原的掌控力,还是对中原人民心理上的认同感,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迁都后不久,孝文帝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汉化改革,这无疑是孝文帝对于增长政权寿命做出的努力。只是可惜孝文帝迁都五年后就驾崩,年仅33岁。如果孝文帝能在位更长时间,一个更强大的北魏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综上所述,除了孝文帝本人的成长环境外,无论是出于政治上的、军事上的、经济上的因素,迁都洛阳都是极好的选择。可以远离柔然威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对于南朝的威慑以及攻防更加方便,无形之中就延长了政权的寿命。了解这些因素后,也就不难理解一代雄主孝文帝,为什么对迁都洛阳这样势在必行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