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山间迎游客 围炉话新
发布时间: 2023-07-11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春节假期,各地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神州大地文化市场繁荣兴旺、信心提振、消费回暖,癸卯春节的浓浓年味勾勒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时代新图景。中国文化报记者深入基层,记录创新和发展,见证奋斗和喜悦,也有着自己深深的感悟。

▲ 游客在汶川卧龙中华大熊猫苑围观大熊猫 王雪娟 摄

晨曦渐露,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山村的清晨无比宁静,偶尔传来的鞭炮声提醒着民宿老板蒲欢正在过年,得忙起来了。

大年三十跟家人团聚后,蒲欢经营的篱夏民宿正月初一就开门迎客了。尽管冬季是旅游业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人们的出游热情却在这个春节集中爆发——各个平台上发来的订单以及通过微信直接下单的老客户,填满了蒲欢的整个春节档期。

民宿是家,也是蒲欢和兄弟姐妹几人一起经营的事业。这里接待的几乎都是自驾游客。为了客人的驾驶安全,天刚黑下来蒲欢就招呼同事一起为停车场里的20多辆汽车盖上防霜毯。第二天早上,出游的客人连夸他们贴心,收到这一番表扬,蒲欢的笑容更灿烂了。

过年的方式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今年春节,不少家庭减少了拜年、聚餐的频次,选择了“出去走走”。即便酒店、民宿价格节日期间有所上涨,也没能阻挡人们热情出游的脚步。路途中,记者见到游客三五成群,几乎都是亲朋好友的组合,闲聊中提到自驾游的乐趣,大家一致认为:诱人的不仅是车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象,更有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以及种种未知的惊喜。

记者来到距民宿车程约半小时的卧龙中华大熊猫苑。春节恰逢好天气,憨态可掬的熊猫在阳光的催促下纷纷出动,洗澡的、吃竹子的、晒太阳的、打架的、爬树的……近距离观看这些国宝卖萌,给观众带来诸多惊喜。

“终于又忙起来了!”中午时分,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的工作人员还在忙不迭地为游客检票,看到这火热的入园场景,他们欣慰地发出感慨。

旅游业的复苏景象如今在这个知名小镇处处可见。人们的思维和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他们愿意开启更多尝试,也经受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作为从业者,蒲欢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展开全文

与他围炉夜话得知,得益于家乡的旅游资源,他靠山吃山很早就吃上了“旅游饭”。作为川西小环线第一站,他的家乡有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甘海子、巴朗山、邓生沟等景点,离省会成都也只有两个多小时车程,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凑钱、贷款,从租房过渡到自建,“篱夏民宿”的名字也是蒲欢及兄弟姐妹取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起的。民宿主打田园风,内部设施一应俱全,还特别为带小孩的游客设置了儿童乐园。2020年春节,民宿正式营业,谁知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旅游业受到冲击,民宿经营也受到影响。疫情期间,蒲欢在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开通了账号,也尝试与携程、美团等平台合作,通过多种方式营销推广自己的民宿和旅游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篱夏民宿很快就迎来了转机,许多露营者、徒步爱好者和喜欢亲近自然的亲子团看到民宿宣传后陆续光顾,“篱夏”的生意也因此一直不错。

32个房间,12名工作人员,节假日期间全天候运转;员工都是本地人,会悉心给客人介绍本地美味与风土人情;在民宿工作的村民可以拿到4000元至6000元的月薪,生活稳定……如今,这里的一切恢复如常,工作人员提前跟亲友过了年,便马上投入到新春火热的接待工作中。

炉火渐熄,游客们满足了好奇心、收获了旅途故事,准备告别山间民宿迎接新一年的生活。面对大家的祝福和感慨,蒲欢说:“今后肯定会更好的!”

记者手记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旅游业春节假期成绩出炉,记者的朋友圈里,文旅行业从业者奔走相告、竞相转发,为之欣喜。作为文旅行业的记者,我也为这一成绩感到激动和振奋。今年春节假期,我们全家走出家门,投入自驾游旅游大军中。早上六点半起床,排队进景区,排队坐缆车,排队买食物……然而排队等待并未消耗掉我们的耐心和兴奋,涌动的人潮反而激发出新春佳节特有的年味和热闹。旅途中,我们看见拖着雪橇板的年轻父母、给朋友电话拜年的老者、视频直播下雪的学生……一派生机勃勃。来之不易的“暖春”激起了人们的出行热情,也让文旅消费复苏,让从业者信心倍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2023年1月3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山间迎游客 围炉话新春》

责编:陈晓悦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