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杜甫的《石壕吏》,可谓是读书人皆知的一首写实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由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的发生战乱的一个社会现象。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的解释,一石激起千重浪,关于其解释的正确与否说法不一,浅谈个人看法:〇①,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35岁前在洛阳应举不第,35岁后在长安应试亦落第,后向皇帝献赋虽遂意~官场不得志。我们从他的《登高》《春望》《北征》等诗中可\看出他是位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伟大诗人。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足以证明诗人的胸怀。在《石壕吏》中作者虽只描述社会现象未发表个人现点,但从为什要写这种现象,而不写其它好的现象?间接说明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是不满的!“吏乎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足以证之!〇②,康震的解释不仅使人大迭眼镜,更有失文人之公德,他怕成为众矢之的,就故意抬出郭沫若的解释作为参照系,可惜他选错了!!!为什么呢?郭沫若,史称郭老,是中国的文学大家,在国内享有盛誉。但郭沫若的文学观点并不代表格言和经典!他对历史或历史人物的评判,有不少是错误的!比如在看完《三打白骨精》电影后,他在七律中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毛主席看完后认为:唐僧虽愚昧,但没杀人害人,不至于犯千刀当剐之罪?因而也写了《七律:三打白骨精》,诗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指出唐僧可以教育但不可杀!由此可知,郭沫若的有些文学观点并非都正确!所以说,康震抬出郭沫若的解释是为自己的解释做注脚,做当箭牌的,但既便是这样,也很难摆脱遭众人谴责的下场!

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吗

近期,康震解读杜甫的名诗《石壕吏》引发了热议,招来不少听众的不满,康震把石壕吏抓壮丁说成是“咱们的军队(政府军)在征兵”,并称:“石壕吏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个人没有错”,认为“《石壕吏》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

康震的这一解释颠覆了历来解释《石壕吏》的基本态度,也错释了该诗主题,确实不妥。康震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点错误:一是站在唐王朝“公务员”的角度来看待抓壮丁这件伤害百姓的事,没有能感受到诗人杜甫写该诗时的同情心,因而,让听众或欣赏者感到康震的解读有些“冷血”;二是想从“正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杜甫的诗,将家国情怀套在不该套的地方,无条件、无立场地要求老百姓一定要为安史之乱后的战事而“挺身而出”,这太苛刻了。

所以,有网友戏称:“康震是被花木兰穿越了”。

有人还提出这样的疑问:依照康震的解释,抓壮丁的石壕吏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唐江山,那么,杜甫作为一名领着朝廷俸禄的爱国诗人,他对石壕妇一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进行同情的描写,这不就是对大唐帝国不忠吗?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亲眼目睹的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残暴故事,揭露了唐中晚期的统治黑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生活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的深切的同情之心。

请看《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简练而又形象地描写了官差连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就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不能避开被抓去服役,以此来揭露官吏的残暴和唐兵役制度的危害性。从艺术特色上看,该诗很精炼,却又很形象,很有感染力,意味深远。作者巧妙地将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和细节很真实、很贴切,而情感表达很深刻,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而且,议论却隐藏在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己意会。

杜甫画像

全诗分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主要描写官吏抓人的残暴情景。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诗人以“暮”“投”“村”的关键字眼来描绘当时社会的混乱和荒凉,暮色便已投投宿,夜晚不敢出门;投宿到偏僻小村,才想有安全感,这暗示着当时社会,兵荒马乱、鸡犬不宁,很不安全,渲染着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接着,“有吏夜捉人”点出了诗的主题,并作为展开下面描述的一个起点。是“抓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官吏是“夜”里来的而不是白天。这意味着,当时官吏“捉人”时常发生,白天人们都藏在别处或逃到它处,抓不到,因而,要乘夜突袭,在深夜中来抓,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太苦了,“暮”色时不敢出去,而“夜”里又要遭遇被抓去惨景,没法子活了。

再接下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当时民众遭遇被抓丁的惨痛情景,连老翁都要翻墙逃走,惧怕被抓走了;而老妇担忧家里的男人被抓,一有动静,便出门看着,这昼夜不安、时时恐慌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呢?

接下来的十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描写抓壮丁的惨剧。“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写了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一变是“呼”“怒”,另一边是“啼”“苦”,强烈的感情对比,通过“一何”的字眼,渲染得非常突出。这让人感到,官吏如狼似虎、暴怒叫嚣,横蛮无比;而老妇悲痛欲绝、有苦无处诉。老妇为何“啼”,为何会”苦“呢?下面细述。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诗人站出来,表示亲自“听”到的,所听的是之前老妇“苦啼”的惨状,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老妇“致词”的主要内容:老妇的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他的两位兄弟刚刚战死了。可是,老妇之所以“苦啼”,还不止这些,本来,老妇也认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忍住悲痛,接受惨状,希望能获得同情,然而,官吏还不放过,可是,实在没有能当壮丁的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儿还需要喂奶,守寡的儿媳怎能去当兵呢?所以,只能说她衣服破破烂烂,无法出来见人。诗人写出了“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诗句,非常悲情,这表明,官吏连孩子仍在吃奶、丈夫已战死的寡妇都想要抓走。怎么办呢?“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为了不让已成寡妇的可怜的儿媳被抓走,为了吃奶的孙子能活下去,老妇只好自己挺身而出了,她虽年老力衰,请求允许她跟着连夜赶到军营。立刻投入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备早餐。在诗人眼里,这位老妇是多么无奈,又是多么勇敢,为了儿媳、孙子,为了家里能留下幼年的孙子,她豁出去了。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事件结局和作者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妇被抓走了,夜一深,低声哭泣越来越细,人越走越远,最后哭声也没有了;可是,却似乎闻到了更幽森更悲戚的哭泣。诗人以此来表现悲情,表现关切,表现对可恨兵役制度的控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戛然收住全诗,天亮后,已在征途上,但难忘逃离的老翁,只好就此告别了。欲哭无泪,悲情无限,前景渺茫。诗人表现出极度悲叹。

《石壕吏》(绘画)

当时的背景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各将指挥不统一,唐军反而被史思明派来的援兵打得溃不成军,唐廷为了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民众民苦不堪言。正是在此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欲赶回华州任所,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而《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有吏夜捉人”的惨酷事件来揭露官吏的横暴,为民众的悲惨遭遇和苦难经历而哭诉,表现的是诗人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悲情呼吁。《石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