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抗洪,年仅33岁的战士高建成壮烈牺牲,如今子女过得怎么样?98年特大洪水,7岁女孩抱树9小时获救,22年后她过得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17

98年抗洪,年仅33岁的战士高建成壮烈牺牲,如今子女过得怎么样

自古以来,军人的归属就是战场。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里,战场虽不再是战火纷飞,但依然需要战士的奉献,甚至是生命。今天我们要谈的便是一位牺牲在洪水战争中的普通战士高建成。98年的洪水气势汹汹,战士们在与洪水抢人的时候,也有许多战士因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而高建成就是其中一个,那时,他才33岁,他的女儿也才4岁。那么,如今他的儿女都过得如何呢?

正文

1965年10月,高建成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南湖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家境不算好,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几亩地来实现温饱。但高建成却很懂事,一直以来,他努力刻苦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热爱,因此,成绩在同龄孩子中尤为突出,这成了父母亲的骄傲。中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高建成竟直接被选入桂林空军学院。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也从未因自己的成绩好就过于骄傲。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武汉空军的一个炮团。到了这儿,他也不敢松懈,从排长到指导员,他一步步地脚踏实地走上了更高的位置。

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本来应该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1998年的特大洪水,长江决堤,长江中下游的房屋、良田都有被冲毁的危险,百姓面临着流离失所。高建成临危受命,誓要与洪水抢人。

8月1日,高建成便带着队伍来到的救灾的第一战场。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他丝毫不慌张,总能沉着应对。在行军途中,他们一行人突遇长江决堤,洪水像要吞噬一切似的,朝他们滚滚而来。四五米高的巨浪打在他们身上。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将自己身上的救生衣脱下给了新来的战士赵文源。在转移过程中,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战士,更是战士们的希望。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念,高建成选择在转移是自己走在最后,他希望确保每名战士的安全,却独独忘了自己。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他临危不惧,不停地给战士们加油打气。在这场战役中,他先后救出了8名群众和战士。

随着洪水的气势越来越大,他把面前的两棵树留给了体弱的战士们,把危险留给自己。当他拼尽全力把一名正在水中挣扎的战士带到树旁时,一个巨浪瞬间吞噬了他的生命。33岁的他就这样永远沉睡在了那滔滔的洪流中。记得他接受任务后,给家里人写的信上说:家里置了新房,要接母亲来安享晚年。可谁知,这封信竟成了遗言,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次竟是永别。而他的女儿也才4岁,此时的她也不知道自己再也等不到爸爸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建成的女儿高洁缘也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她一直被贴上英雄后代的标签,但她却想摘下这个标签。尤其是青春期的她,宁愿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能陪伴着她成长,她多想和父亲说说话,看着别人都有爸爸接送上下学,心里只能默默懊恼自己为什么不能有爸爸。

2012年,高洁缘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来到了父亲的老部队,在那里,她听了一场老战士报告活动,似乎是突然读懂了父亲,她决意要报考军校。她的母亲也感到欣慰。在读军校的几年时间里,高洁缘越来越明白为何她的父亲会做这样的选择了,她第一次真正读懂父亲身上的精神。当她第一次经历了以往父亲所经历的,她更加明白了身上军装的意义。从军校毕业后,她申请回到了父亲的老部队,站在父亲的雕像前,她说:“爸爸,我来了,我要穿好这身军装,走完您未尽的路。”

结语

高洁缘用了十八年,终于读懂了父亲,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参加了老战士报告团,向大家讲述身边的英雄故事。这一次,她想要好好地做一名红色基因传承人,也想成长为父亲心目中女儿的模样。

98年特大洪水,7岁女孩抱树9小时获救,22年后她过得怎样了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过了。但是要想真正体会到它内在含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像文章开头这句话所说的一样,我们不是因为能够看到希望才要坚持下去,更多时候其实是看不到希望的,只有一直坚持下去才慢慢看到了希望,就像从黑暗中看到一个小光点逐渐到整个世界变得明亮起来。

如果说到98年我国发生的那场大洪水,可能每个年龄段的人们感受各不相同,尤其像零零后,当时他们还没有出生,只能通过一些记录去了解那场灾难。而对于江珊来说应该是记忆深刻,当时只有7岁的她通过抱着树木生存下来,并且是抱了有9个小时之多。

如果在平时让我们保持抱着树木的姿态,可能没过多久手臂就酸了,就算是大人也坚持不了多久。而那个7岁的小姑娘一抱就是九个小时,尽管在灾难面前是会激发我们更大的斗志,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在迟迟等不到救援的情况下,可能还会逐渐产生放弃的想法,所以说是她的坚持使得自己最终看到了希望。

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包括了我国很多河流流域,像长江、松花江、嫩江等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人口更是达到了两亿之多,因此损失了有上千亿元,四千多人在洪水中身亡。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江珊,她的家乡正是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之一。当洪水来临之际,江珊并未与父母在一起,身旁只有年迈的奶奶。看着波涛汹涌的洪水,奶奶急忙带着江珊来到家门口的白杨树前,两人紧紧地抓住这颗“救命稻草”。但无奈的是,奶奶由于上了年纪,体力在洪水的冲击下渐渐不支,最后还是被洪水卷走了。临死之前,奶奶告诉江珊要勇敢地坚持下去,自己去帮她找到父亲。虽然这时的江珊仅有七岁,但她何尝不知道奶奶所说的意思,这恐怕就是她们二人的最后一面了。

看着奶奶被洪水卷走,逐渐消失在视野中,江珊即便用尽全身力气呼叫都于事无补。随着洪水渐渐增大,她也只好不断向上爬。大家都应该知道白杨树是比较难爬的,树干非常笔直,只有在上面才会有分叉,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无疑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是没有办法,下面就是肆虐的洪水,江珊只好抓紧树干一点一点向上移动着。只要抓紧了,就一定可以等到救援,这是小江珊内心的想法。可能她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样一直紧紧抱着大树长达9小时。所幸,她的坚持是有用的,终于等来了救援人员。那个时候江珊几乎已经快没有意识了,全靠身体本能在硬撑着。

小女孩紧紧抱着树木等待救援的画面被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等媒体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大家都在为她感到骄傲,甚至称其为“抗洪小英雄”。江珊的爸爸同样也得知了自己女儿还活着,很快一家人又重新团聚到了一起,不过家中的人数却因为这场洪水少了一半。虽然心中有着抑制不住的悲伤,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等到洪水过后,北京的一所学校特意向江珊发出邀请,愿意免费供她上学。江珊的爸爸同意了这个请求,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还是要把握住。江珊也没有令爸爸失望,在学校一直都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在一次放假回家后,江珊看到挑扁担的父亲受到他人的欺辱。虽然父亲安慰她没事,但可能正是因为这件事,江珊坚定了长大后当一名警察的愿望,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当初被救,想通过这个职业来继续回报社会;同样也想保护像自己父亲这样的普通百姓不再受欺负。现如今,江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功当上了人民警察,并且还已经与同事结婚,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孩,一家人生活幸福、圆满。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灾难无情人有情”。很多时候面对灾难我们可能总会措手不及,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我们身旁还有更多人会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背后更是有着强大的祖国,为我们保驾护航。

98抗洪救灾将军有哪些

上面这张照片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原载于1998年的人民日报,还曾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位硬气将军,用泪水表达了对抗洪战士的敬意,无需多言!很多人可能看过这张照片,可能不知道这位将军的名字,甚至不知道他为何落泪。但是,在今年年初时这张照片曾再次刷爆朋友,因为这位老将军走了,2017年2月9日晚在南京病逝,享年76岁。
老将军的名字叫董万瑞,山西翼城人,中将军衔,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98年特大洪水爆发时担任九江抗洪一线的前线总指挥。董万瑞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做起,直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他深受士兵的爱戴。

1998年的夏天,这是注定要载入中国历史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8月7日,长江九江段的4号闸和5号闸之间突然出现了30米长的决堤,九江危在旦夕!谁来担任抗洪救灾总指挥,董万瑞临危受命,这年他56岁。
也是那一年,董万瑞的儿子也在抗洪的队伍中,是一名排长。任务紧,灾情重。如何最快速度堵住决口,成了两人的最大心愿。回顾长江的灾荒史,长江在历史上多次决堤,当时人们只能远走他乡逃难。但这一次不一样,董万瑞在大堤上坐镇指挥五天五夜,最终将军和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硬是把干堤的决口堵住了,这是一个奇迹。

在抗洪救灾中,董万瑞曾两次在大堤上看到自己的儿子,第二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时,将军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的黑。”老将军没有心疼自己的儿子,却心疼那些士兵们,当他面对采访的记者时说道,“你要我讲抗洪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告诉你,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1998年9月15日,抗洪结束,数十万九江市民聚集在路旁,挥泪为抗洪期间守卫九江的人民子弟兵送行,这里面每一位抗洪士兵都是英雄。

于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张照片出现了,当满载抗洪士兵的火车缓缓始离九江火车站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