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上位史——齐桓
发布时间: 2023-07-06

说起齐桓公,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

就是这样一个“春秋五霸之首”的大人物,却有着许多个萌萌哒的名字。

齐桓公=齐小白=姜小白(≠江小白)=吕小白=公子小白! 太可爱了,我都晕了[晕]

所以他到底姓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略带萌感的“小白”

他的背后,又有哪些惊心动魄、精彩纷呈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春秋五霸”之首的故事吧。

小白(齐桓公)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姜姓吕氏,世人也叫他公子小白,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

话说齐桓公的老爸齐僖公,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姜诸儿,二儿子叫姜纠,小儿子就叫姜小白。公元前698年,这个老爸齐僖公就嗝屁了~[吐血]。大儿子姜诸儿子承父业,就做了齐国的君主,这个姜诸儿,[吐舌]就是历史上的“齐襄公”喽。

影视人物:诸儿(齐襄公)

这个齐襄公,在历史上也很出名。只不过,他是以“荒淫无道,昏庸残暴”而出名的。[无辜笑]

齐襄公不仅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还派人把文姜的老公(他的妹夫)鲁桓公也给杀了。(起来喝药了,大朗)[看]

好家伙,两个兄弟眼瞅着大哥各种作妖,都渐渐地感觉到:齐国将要大乱了。于是为了自保,老二姜纠跑到了鲁国去躲避,而老三姜小白则跑到了莒国去躲避。

而这时,我们就要说到一对好基友,史称有着“管鲍之交”的,管仲和鲍叔牙二人[灵光一闪]

管仲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管仲的祖先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生活很贫困。为了谋生,联合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常常耍点小计谋,来占鲍叔牙的便宜。早年游历过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看]

当然关于他和鲍叔牙之间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改天我们在另外说。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姜小白的故事。

当时,姜纠和姜小白各有一位师傅,而姜纠的师傅是管仲,姜小白的师傅则是鲍叔牙。就在他们各自逃走没多久后,他们的大哥齐襄公就被他自己的堂兄,公孙无知给干掉了,第二年,公孙无知也被齐国人宰了,齐国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无辜笑]

此时对于提前逃出来的二人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谁先一步回到齐国,那么国君的宝座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于是二人不约而同地动身出发。与此同时为了能让自己辅佐的姜纠能顺利当上国君,管仲在得到消息后,心生一计[思考],便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前去追赶姜小白,提前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埋伏着,一箭把姜小白射倒了。眼瞅着小白倒落马下,管仲认为他必死无疑,[得意]于是便放心地回到了姜纠身边。

而令管仲没想到的是,他那一箭正好射到了姜小白的“带钩”上,聪明的姜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呆无辜]为了麻痹管仲和姜纠,让他们以为竞争对手已死,可以慢慢赶路。就这样,当姜纠来到齐国时,已经是六日后了,姜小白早已登基成了齐国的国君。他只好再次逃回鲁国。

随后,即位的姜小白,随即发兵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

小白要杀管仲,报那“一箭之仇”,而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

后来,姜小白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二人用计谋骗鲁国说,要亲自杀死管仲。鲍叔牙又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杀他。但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笑]

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交给齐国使臣。待齐国使臣和管仲一起回到齐国时,齐桓公沐浴更衣,亲自到城外去迎接管仲。尔后又和管仲坐下来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齐桓公与管仲(拓片)

管仲任职齐国国相期间,尽展才能,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齐国的国力日渐强盛。最终,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就成了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

孔子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齐桓公尽弃前嫌,重用管仲,这就是一代霸主的胸襟与气度。[赞][赞][赞]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