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英国炮舰在珠江口公然挑衅,司令张羽:打!一洗百年国
发布时间: 2023-07-11

百年之前,英国拥有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海上舰队,成为了日不落帝国。那时的中国,因为闭关锁国落后于时代发展大势,只能任人欺凌。

百年之后,英国已不复当年的荣光,而中国强势崛起。1953年,中国与英国在珠江口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中国海军取得了全面胜利,洗刷百年国耻。

闭关锁国,奋力追赶

18世纪,英国海军相继与荷兰、法国进行海上斗争,自此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1840年,英国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

在此之前,中国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而中国创建的海军,在强大的英国海军面前,更是毫无还手之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海军无暇顾及,遂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卷土重来,意图继续侵略中国。而此时的中国,早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抗美援朝爆发后,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逐步紧张起来。自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联合国军队以来,英国一直视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香港局势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1953年,中国与英国的珠江之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展开全文

珠江海战,中英对峙

1953年,已经退居台湾的国民党频繁在中国南部海域发动进攻,中国海军奋力抵抗,守护我国海域的绝对安全。人们并没有想到,击退国民党后,等待着新中国海军舰队的,将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

1953年9月9日,英国海军的P1323号炮艇从大澳锚地出发,向珠江海域缓慢行驶,此次远航,由梅里曼中尉指挥。

P1323号炮艇隶属于香港皇家海军防卫巡逻队,航速快,在内河中行动灵活,对中国海军来说极具威胁。

P1323号炮艇,原本是澳大利亚在1944年建造的一级摩托炮艇,其最初建造目的主要用于防御。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场形势瞬间逆转,英国、美国等国家已经由防御转向进攻,这也就意味着,防御力强大而攻击力逊色的P1323号炮艇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也正因如此,P1323号炮艇进入预备役部队,只负责日常巡逻。

P1323号炮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驻兵香港的英国逐渐感觉到压力,英国海军认为加强海防已经刻不容缓。是以,已经闲置多年的摩托炮艇再次派上用场。

不久后,英国海军向澳大利亚借来了众多摩托炮艇,P1323号炮艇便是其中之一。

P1323号炮艇指挥官梅里曼向来目中无人,对中国更是不屑一顾。

在此之前,梅里曼便对珠海附近的中国海军频繁挑衅,甚至将舰船驾驶到我军舰艇的周围,言语中充满挑衅意味。中国与英国皇家海军防卫巡逻队,积怨颇深。

P1323号炮艇途径内伶仃附近,用望远镜观察行驶状况的梅里曼发现了一艘中式帆船。

带有强烈反华情绪的梅里曼瞬间热血沸腾,他下令掌舵者加快速度,不久后便与中式帆船齐头并进。

正在梅里曼与中式帆船百般纠缠之时,中国一艘名为“勇敢号”的舰艇正在逐步靠近。

“勇敢号”隶属于中南军区海南部队训练班,中英发生冲突当天,战士们登上“勇敢号”,从黄浦学区出发,经过虎门,前往内伶仃岛,进行海上防卫训练。

下午两点,“勇敢号”行驶至内伶仃岛附近,与英国1323号炮艇正面相遇。

显而易见,英国炮舰未经允许进入我国海域已经违反了国际规定。英国不仅毫无悔过之心,反而在遇到中国海军后洋洋得意,继续对我军频繁挑衅。

梅里曼下令英国舰炮加速行驶,甚至拿出相机对着“勇敢号”拍摄。

司令员张羽下达命令:“升起国际信号旗,令敌艇停船,接受检查!”

我军升起信号旗,英国舰队依旧不为所动。见此情形,“勇敢号”船舰上的战士们愤怒不已。司令员张羽忍无可忍,遂下令:“25炮向敌艇上方开炮警告。”

我方舰队对1323号进行小口径的炮击,予以警示,3发炮弹并未击中英国军舰。1323号船舰见此情形并不畏惧,甚至将炮头调转过来,赤裸裸对中国海军进行战争挑衅。随后,中国军舰再一次隔空发射2枚炮弹。

英国依旧有恃无恐,已经无限接近我军舰艇。此时梅里曼突然意识到,此次挑衅正在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此举彻底惹怒了司令员张羽,他下令:“打!”随后,我军利用大口径的炮弹,对着1323号进行猛烈的攻击。我军突然开炮,显然超出英国海军的预料。

英国水兵们慌张不已,四散溃逃,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梅里曼高声怒骂着逃窜士兵,随后命令他们前往船舰的机关炮处,向“勇敢号”发起反击。

然而我军丝毫不愿意给英国喘息的机会,等到英国船员到达舰尾时,“勇敢号”的炮火就已经将英国舰队的无线电破坏,英国船员死伤人数已经过半。

与此同时,梅里曼被我军的一枚炮弹击中,倒在了甲板上。失去了船舰指挥,英国船员更加慌乱,他们躲进了驾驶舱内,此时的英国战舰已经无人指挥。

梅里曼身受重伤,英国海军军官戈登·克莱佛临时顶替指挥官。他命令手下修复了被破坏的电台,随后与香港舰队取得了联系,报告了相关情况。

不久后,驻香港舰长赋予了戈登·克莱佛指挥权,他命令船员加快速度行驶,迅速逃离了珠江领域。

一场战斗过后,原本耀武扬威的1323号炮舰已经千疮百孔。6名皇家海军和1名香港皇家防卫部队士兵被我军击毙,炮舰全身上下遍布弹孔,境况凄惨。

不久后,英军1323号舰艇一路逃亡到大屿山附近。此时正在附近训练的英国战斗轰炸机得知此事,迅速向“勇敢号”方向移动。与此同时,英国派出一艘护卫舰和两艘炮舰随行,意欲复仇。

英国轰炸机到达“勇敢号”上空时,我军已经清扫完战场准备返回。见到敌人来犯,我方军舰所有武器准备就绪,摆出防御姿态,英国轰炸机不敢轻易动手,在高空盘旋几圈后迅速离开。不久后,大获全胜的中国海军也顺利返回基地。

1953年的中英海战,是中国海军自建立以来的第一场全面胜利。自此,中国海军洗刷了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向着海上强国的目标迈进。此次战争中被击败的英国,则元气大伤。

英国落荒而逃后,英国驻中国第一任代办杜维廉就向中方发出抗议,将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英国坚称,英国军舰在香港以西地区巡航,发现了一只“可疑船只”。

英国停船,登上可疑船只进行检查时,被从广州方向驶来的“勇敢号”登陆舰无端攻击。1323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勇敢号”密集的炮火击中,7人被击毙,船舰上的其他成员也身受重伤。

杜维廉

英国最终义正言辞地强调:此次中英冲突,是中国单方面的阴谋,英国此次承受的损失,应由中国一力承担。与此同时,中国还英国向英国道歉。

短短一段话,英国颠倒黑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受害者的角色,全然不提英国对中国海军的挑衅与侮辱。如今以失败者的姿态求得国际社会的怜悯与同情,不免令人发笑。

或许英国人自己并没有想到,这段无中生有的控诉,其实漏洞百出。

英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我军炮击的言论,通过武器消耗检查就可以全面推翻。

最初,我方多次示意英国停船检查,英国始终置若罔闻,因此我军先行发射口径较小的炮弹警示,英方拒不配合,张羽才下令运用大口径的炮弹对英国军舰进行攻击。

如英国人所说,我军是突然袭击,必然应给予英国军队致命一击,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发射威胁极小的炮弹?英国人的“心虚”,自己必然心知肚明。

不久后,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中国也给予英国海军回信。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9月29日将事情原委如实告知杜维廉,自此,英国人求做主的闹剧也落下帷幕。

中英海军的不同境遇

英国此后对中英珠江遭遇战绝口不提,一为面子。

正如英国所说,击败1323号的“勇敢号”,是登陆舰。如此实力弱小的军舰,将英国船舰打得落花流水,英国自觉颜面尽失。

更令英国人意外的是,“勇敢号”的前身,是一艘不折不扣的破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扶持国民党,美国赠予其船舰“联荣号”。此后国民党便一直驾驶着“联荣号”,频繁对解放军进行攻击。

1953年,国民党在中国南部海域建立的海洋防线全面崩溃,被迫撤离海南岛。由于驾驶船舰行动不便,国民党决定将“联荣号”抛弃。

国民党不愿看到船舰落入我军之手,便对“联荣号”进行了疯狂的破坏,随后将其丢弃在废旧造船厂内部。

我军偶然间发现了这艘已经破破烂烂的船舰,花费极大的力气将其复原。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在“联荣号”上增加了两门76.2毫米的大炮,相较于之前,船舰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1949年10月28日,“联荣号”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更名为“勇敢号”。

4年后,将1323号船舰打得四散溃逃的登陆舰,正是当年英国、美国等国家不屑一顾的那艘“破船”。

英国此后对中英珠江遭遇战绝口不提,二为掩饰。

百年前的英国在海上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百年后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下去。这一过程,不仅仅标志着英国海军的失败,还代表着日不落帝国的一去不复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国家,早已经辉煌不再。至于英国人引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