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有问题是什么特征?学前幼儿心理常见的问题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幼儿心理有问题是什么特征

谢邀请,幼儿心里有问题是什么特征?我的原创回答是:如果是幼儿的话,一般情况下,不是太会说话,还有就是根本就不会说话的,称为幼儿,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幼儿有什么情绪低落的,或者不开心的,只能以哭闹来表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里不开心就发脾气甚至摔东西等等表现出来等。还有一种最最关键的如果幼儿一整天不开心,或者一直在闹情绪,也不肯吃饭,不管怎么逗ta都不开心,一个劲的哭闹,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一直这样闹下去不肯吃,也不肯睡觉,这样的情况下大人一定要注意,肯定是不舒服了。
父母要给孩子检查一下全身,还有看看额头有没有发烧,如果检查下来什么都没有就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由于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平时都是以哭闹的情况表达出来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还有一种幼儿不开心的情况下会以摔东西的方式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这样是幼儿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其实也就是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陪我玩呢?幼儿的心里就这么简单,哭了,闹了,不开心了,就三点,1.生病了,2,尿床了,3,需要父母陪了。以上三点都会用哭闹来表现出来的。

学前幼儿心理常见的问题都有什么呢

作为普通成年人面临的压力多了心理问题愈加明显,所以我们可能会在这种固定模式下觉得学前幼儿,小小的又没什么压力所以不会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其实不然,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那么学前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

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安全感低,依赖性强,害怕被抛弃。幼儿处于一个心理独立能力很薄弱的阶段,她们十分依赖身边人,害怕被抛弃。所以这也给父母提个醒,一定要多多告诉她,爸爸妈妈很爱你,不要因为她调皮生气而说出把她丢掉这种话。幼儿心理发展对于儿童成人之后安全感的建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二:争宠夺爱问题,这问题在二胎政策开放后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如果不重视可能会造成比如幼儿姐姐推弟弟下楼梯之类的难以承受的后果。其实幼儿自身也是没有意识到她是在杀害一条生命,她观念中只是弟弟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所以这就需要爸爸妈妈重视这个问题,和孩子讲明白道理,你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一直都不会变的之类的话,要让小朋友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慢慢接纳家庭新成员。

除此之外幼儿还会存在怕被骂而隐藏掩盖错误造成撒谎,或是因为喜欢谋划物品而偷窃等扭曲行为的心理问题,所以总而言之父母要更加注意学前幼儿心理问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不喜勿喷,谢谢!

幼儿园小班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3岁,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三岁起,他们开始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个变化很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有亲和力,让幼儿感觉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集体生活并不可怕,而是具有吸引力,使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幼儿的心理特点:

1.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也就是3-4岁的年龄段,主要通过依靠具体形象认识世界万物的。所以孩子的主要认知要通过实物与图片来进行比较好。

2.此阶段的孩子心里活动以及行为存在无意阶段,自我的行为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很差,所以常出现无意之间碰到、推到、伤到身边人的事情,也会出现出尔反尔的情绪反应,出现入园分离焦虑问题。

3.此阶段的孩子探索欲望极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比如,他们会动手动脚去体验一切可以体验的,但是往往做不好,反而被认为在搞“破坏”比如,把电视遥控器拆了却装不上去;弄坏门锁等等。

4、 此阶段的孩子模仿力很强,在社会交往方面更加喜欢模仿同伴的言行举止,比如在教室里有一个小朋友大喊大叫,其他小朋友很容易模仿他的举动。

5、 此阶段的孩子的大脑出现想象与现实链接的阶段,所以孩子脑袋瓜里的“小问题”特别的多。此时一定要与孩子呼应,引导孩子继续想象,链接,表达,总结。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怎么理解幼儿的心理想法

根据爸爸妈妈场景模拟游戏,感觉上孩子对班主任和班副有抗拒。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可以继续做这个模仿,父母当孩子,孩子当班主任。父母对孩子说:老师我们现在做游戏好不好。看看孩子是怎么说的。

另外孩子脸上的抓伤,老师是如何反馈的呢?未必是老师对孩子不好,或许是孩子觉得不舒服,先问问孩子的反应。

离园接孩子的时候,应该有很多家长在门外等待。可以聊聊,看看其它家长反馈的,其它孩子都是什么感觉作参考。

这其实涉及到很多问题,

第一,亲子关系。如果孩子能够如实相告父母在幼儿园的真实感受,说明亲子关系建立的不错。如果孩子不告诉家长,反而要觉察一下为何孩子不愿意告诉家长。孩子的性格培养也是家长需要一直不断实践,探索的事情。

第二,师生关系。孩子能接受的是生活老师和实习生老师。不能接受班主任和班副。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呢?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般负责的方面比较多,感觉上会比较严厉(实际未必会比较严厉),生活老师和实习老师一般都是各司其职,孩子是否是因为惧怕“权威”,而选择逃避,还是因为孩子还不能适应目前园所的状态,也可能三天后对新环境的好奇心逐渐退去,才反应过来这个陌生的环境。

第三,挫折教育。现阶段,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可以在家休息两天。但是不建议换幼儿园。克服这个困难也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但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孩子可能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鼓励陪伴。

各方了解后,建议家长也可以找老师聊聊,反应一下孩子的真实感受,和谐愉快地沟通,了解最真实的状态。

最后经过多方了解,如果确实觉得这个学校不靠谱,可以考虑换幼儿园。新的幼儿园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希望妈妈爸爸们也要做好各种问题袭来的心理准备。

和孩子的沟通,首先从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始。

摘自和一位幼儿心理研究者的讨论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你了解儿童的心理吗

心理老师左叔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你了解儿童的心理吗?”非常有意思,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你说的儿童是多大的儿童?儿童在心理学中有两种理解,一是指0岁至18岁的个体,我们把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称为儿童;二是专指婴幼儿时期的个体,即2岁到7岁的孩子。你说的“你了解儿童的心理吗?”中的儿童是指哪一类儿童?

第一,即便是儿童,因为所处年龄段不同,他们的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心理行为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儿童心理学,现在称为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0岁到18岁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同时,心理学家又根据这个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不同,把儿童心理发展又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又是不一样的;例如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以动作、活动、认知和自我萌芽发展为主,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再比如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心理叛逆、亲子关系紧张为特点。因此,“你了解儿童的心理吗?”,这个问题的确不好解答。

第二,我对儿童心理的理解

儿童不是一个小人、小动物,儿童是主体,是一个成长着的主体,是一个欲望的主体,例如,对于婴儿来说,需要什么?爱、安全、触摸、抱持等,这些是婴儿必须的需求,也是婴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