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唇亡齿寒”

故事: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

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出处:出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之《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假道伐虢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

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臣荀息替晋献公拟定了一条绝好的计策。

他建议用良马玉璧向虞公送重礼,行贿借道,去讨伐虢国,破坏虞、虢的联盟,然后各个击破。对于这一计策,晋献公开始有点犹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虽然晋献公对荀息的计策十分赞同,但对赠送良马、玉璧这些稀世之宝却有些割舍不下,并担心虞公收了重礼还不肯借道。荀息笑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晋献公还不放心地说:“虞国大夫宫之奇十分精明能干,只要宫之奇在,定能识破送礼借道的蹊跷,必然劝虞公拒收礼物,事情就不好办了。”荀息说道:“大王不知,宫之奇的为人,聪明而不固执,又自小和虞君在一起,他肯定不会强谏,强谏也无益。

再说白璧宝马,人见人爱,玩好在耳目之前,由此而招到的祸事则是以后才有的事,这是具有上等智力的人才能意识、预见得到的,那虞君是中智以下的人,他是没有这个见识的,所以此事肯定能办成。”听后,晋献公这才放心,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公过去只是听说过这些宝物,但无缘亲眼观赏,时感遗憾。当时一见到这两件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一向力主联虢拒晋的大夫宫之奇急忙劝阻道:“晋使词谦礼重,必然于我国不利,虞虢唇齿之邻,久已结盟,方得国泰民安。

俗话说得好:‘唇亡齿寒’。大王千万不可答应借道!”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

虞公终于不听劝谏,答应了晋使借道的要求。荀息回国后把虞公答应借道的事回复了晋献公。献公喜出望外,当即决定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兵车400乘,精兵二万人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北)。

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派荀息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公依然十分慷慨地允许借道。大夫宫之奇急忙又谏道:“虞和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虢国亡了,虞国怎么能存在下去?晋国万万不可依赖!我们怎么能与贼寇一起玩乐?

一次借道,已经破坏虞虢联盟,铸成了大错。岂能再错下去?过去虞虢两国结成联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别国才不敢轻举妄动,欺负我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不正是虞国和虢国吗?”虞公却不以为然,认为宫之奇太多虑。

宫之奇觉得身为重臣,眼看国家将亡,却无能为力,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走前留下四句话:“贪图人家白璧宝马,等于自己甘心饮毒酒啊!也像开了大门迎接强盗一样的啊!嘴唇没有了,牙齿自然要受寒冷啊!”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唇亡齿寒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有哪些

1.开天辟地的神话 

2.钻木取火的传说

3.黄帝战蚩尤

 4. 尧舜让位

 5.大禹治水

 6.神箭手后羿

 7.商汤和伊尹

 8.盘庚迁都

 9.姜太公钓鱼

 10.奴隶倒戈

 11.周公辅成王

 12.国人暴动

 13.骊山上的烽火

 14.囚车里的人才

 15.曹刿抗击齐军

 16.齐桓公九合诸侯

 17.愚蠢的宋襄公

 18.流亡公子重耳

 19.晋文公退避三舍

50.弦高智退秦军

 21 .崤山大战 

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23 .伍子胥过昭关

 24. 孔子周游列国

 25.勾践卧薪尝胆

 26.范蠡和文种 

27.墨子破云梯

 28.三家瓜分晋国

 29.商鞅南门立木

 30.孙膑庞涓斗智

 31.张仪拆散联盟

 3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3.孟尝君的门客

 34. 燕昭王求贤

 35. 田单的火牛阵

 36.屈原沉江

37.蔺相如完璧归赵

 38.廉颇负荆请罪

 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40.纸上谈兵的赵括

 41.毛遂自荐

 42. 信陵君救赵

 439李斯谏逐客

 44.荆轲刺秦王

 45.秦王灭六国

 46.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47.博浪沙的铁椎

 48.沙丘的阴谋

 49.大泽乡起义

 50.刘邦和项羽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参考资料

本社主编.中华上下五千年.北京:中华戏剧出版社,2010

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1、大禹治水

大禹在上古时期,带领百姓于天灾大自然做艰苦的斗争,终于战胜了大洪水,大禹从他父亲那里总结了治水的教训,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方式,疏通水流,这有就顺利的将洪水引入大海中,大禹治水过程及其艰苦和英勇,出现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正当治水中,大禹有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入,第一次是看见妻子怀孕了都没有进去,第二次听见自己的孩子出生时的婴儿声音,这种初为人父的喜悦都没能让他停下脚步进去看看孩子,第三次的时候,看见妻子抱着孩子,孩子已经会叫父亲了都没有上前进屋,可见大禹的无私胸怀。

尧帝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人们生活在及其惨烈的生活环境中,大水毁坏了一切,给人们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尧召集诸位大臣,希望可以举荐一位治理洪水的主官,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所措,最终都一直推举鲧来领导治水工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