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常委职务(我一直在有个疑问,和珅在那个年代的官位有很多,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领导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我一直在有个疑问,和珅在那个年代的官位有很多,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领导

乾隆皇帝成为太上皇后,年老的他说话不太清楚,只有和珅一人能听懂乾隆的到底说了什么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连嘉庆皇帝都不能左右朝局。和珅一生做过清朝的很多关键职位,当时英国的使臣马戈尔尼拜见乾隆,他都认为和珅是“二皇帝”,可见和珅的权力有多大。(和珅剧照)

和珅担任的虚职有哪些?

和珅最后被封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在古代爵位中已经达到最高的“公”(古代爵位分级:公、侯、伯、子、男),文华殿大学士也是达到了文臣的最高级别。但是这些职务只是名义上的虚名,没有具体的实际权力。

一、忠襄公。这是古代爵位制度的最高级别,再往上的爵位是皇室家族的了,和珅到顶了。清朝的爵位和实际权力是截然分开的,只有对应的薪酬制度,没有实际权力。1798年,白莲教起义的首领被抓获,和珅因功获得“公爵”

二、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的这一职务也是虚职,明朝时期文华殿大学士是有参政议政的权力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官居正一品,协办大学士则是从一品。清朝原先照搬明朝的制度,雍正皇帝创立了军机处,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都是如此)的权力随即被军机处官员代替。因此和珅这一官职也是虚职,官员品阶达到一品,表达皇帝对官员的荣宠。(乾隆剧照)

和珅担任的实权官职有哪些?

和珅具有实际权力的官职如下:

一、内阁首席大学士

其实这一职务也是虚实结合的职务,清朝有“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在乾隆年间改为体仁阁大学士,形成“三殿三阁”的架构。有不少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这些人很多没有进入内阁,但大都是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职,和珅获得“内阁首席大学士”这一职务,就表示他能够管理这些同是正一品的官员。

和珅的这一职务实际就是乾隆皇帝的秘书长。

二、领班军机大臣。

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级别的官职,从当时的情况看,和珅领班军机大臣的职务应该排在第三位:乾隆皇帝第一位,嘉庆皇帝第二位,和珅只能排在第三位,。但和珅自己特殊的荣宠,权力已经超越了嘉庆皇帝。类似于现在政治局常委兼任国务院总理这样的职位。

三、吏部尚书。

吏部是负责选拔官员,考核官员的重要部门,相当于现在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和珅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四、户部尚书

户部是负责一个王朝的国家财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及其国家经济相关职能,和珅是财政部部长

五、内务府总管大臣。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职能部门,其他王朝都没有,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部门,官员有三千多人,主要负责皇家事务,下面设有“七司三院”,财政独立(不归户部管理),人事管理独立(不归吏部管理)。

六、翰林院掌院学士。

这个职务类似于现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职务

七、《四库全书》正总裁官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时期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属于清朝重点文化项目。和珅担任这一重点项目的一把手——总篡官

八、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是负责皇帝及其皇室安全保卫工作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中共中央警卫局的一般把手,乾隆皇帝及其皇室的安全全部归和珅管理。

九、步军统领

步军统领这一职务职责可能大家不熟悉,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铺五营统领。大家比较熟悉的称呼是九门提督,也被称为步军统领。负责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这九座城门的内外防守和门禁,是皇室禁军部队。类似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司令。

十、正黄旗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

满洲八旗中的正黄旗、镶黄旗的主要职位都是和珅兼任的,占据了八旗中的四分之一。

十一、理藩院尚书

理藩院的职能范围比较广,主要负责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洋务运动前理藩院还负责对俄罗斯等国的外交事务。类似于现在的外交部部长和民族事务办公室主任这一职务。理藩院在清朝属于“礼部”

十二、刑部尚书。

这一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公安部部长。

十三、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类似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部长职务。

十四、兼管理太医院、御药房

1793年,和珅兼管太医院、御药房,这是负责皇帝及其皇室的医疗机构,类似于现在的卫生部部长兼医学的最高官员。(嘉庆剧照)

和珅几乎包揽和乾隆皇帝安全、起居、生活、卫生有关事务,同时掌控了清王朝的主要职能部门,就连已经做了皇帝的嘉庆皇帝都害怕他,据记载:

“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这是英国使臣马戈尔尼到访清王朝时的回忆录所记载的,一个外国人都能看穿当时清王朝的政治局势。

中国古代的武将都有什么官职名称哪个官职最大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诞生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朝代。既然有国家,就有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武将则是不可或缺的绝色。

谈到古代的武将职位,每个朝代的名称都是不一样的。相近的朝代越相似,而相去甚远的朝代则变化更大。下面,我们就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朝代来说一说。我们首先来说说秦朝:

国尉:与汉朝太守相当,是秦朝最高武官。负责执掌各级军队,对军队有考核与任免权。

护军都尉:管理各级武将,代管各级军机事务。统领禁军,中护军等。

将军:共设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位列上卿,负责镇守边疆。

偏将军:副将职位,协助将军处理各种事务。带领军队训练等事宜。

都尉:统五千兵。

此外,还有诸如君侯、百将、屯长等小官职。

汉朝武官最高职称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一品大员),除此以外从大到小依次为: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上军大将军加上四镇与四征(东西南北)将军等;三品:中领军,此外还有四安(东西南北)将军,四平(同上)将军等各杂号将军。在三品以下还有四五品的官员如偏将军、中郎将、校尉等各种称号武将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汉朝的武官职位是相当繁杂的。

相比于前朝,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汉朝武将的职位划分则更加细致,更加多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和汉朝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唐朝的情况。

正一品:天策上将军,只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