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式规定,取消小学阶段“学前班”,小学老师不乐意
发布时间: 2023-07-11

幼儿园是学生第一次开始集体生活,从哭闹、不适应、离不开家长,到能和小伙伴打成一片、期待去幼儿园,也就到了该入学的时候。幼儿园和小学从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学生入学前,还会上个学前班作为二者的衔接过渡,以给学生时间去适应,这样入学后,老师教的能顺利些,学生也不至于跟不上课程,只是以后,学前班恐不会再存在了。

学前班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前班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起到重要的过渡和衔接作用。有了学前班的存在,几岁的学生在入学时才不至于茫然失措,在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主要是以生活为主,日常氛围是轻松活泼的,幼师多带着学生做游戏。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氛围是严肃的,老师会根据课程表安排正常上下课,学生也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只有体育课或下课后才有玩耍时间。而学前班则介于两者之间,不至于让学生从幼儿园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到小学的环境里产生不适之感。

幼儿园的课程多为开发肢体,带着学生做各式各样的活动。而小学课程多需要动脑,上不同的课程,经老师讲解后,需要独立完成题目解答,期末还要考试,没经过学前班的学生,可能很难适应小学的教学节奏,跟不上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展开全文

幼师和小学老师所负的责任不同,幼师就和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幼师处理。而进入小学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老师会侧重学习和品格上的教育发展,生活上的照顾会极大减少。学前班老师负责的工作介于这两者之间,在生活上一定程度的放手,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性。

教育部下发通知,取消小学阶段的“学前班”,再增加2门课程

双减下,教育部致力于给学生减负,一直有取消学前班的传言,后经教育部正式回应,取消学前班,学生于幼儿园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小学。

原本以为家长会为此感到高兴,没想到大多数家长却并不满意这一决定。家长认为,没上过学前班的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刚入学别说学习,光是适应都需要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厌学。部分家长还会为学生到校外找能上学前班的机构,同样是上学前班,在校外上费用更高,家长当然希望能在校内上。

除了取消学前班,教育部还提出小学阶段加强素质教育,将“美育”教学概念进一步落实,为此增加书法和编程这两门课程。

对于开设书法课程,家长还是普遍支持的,书法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理应传承下去,一手好字也能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很多家长即便学校不开课,自己也会在校外找书法班给学生报名,如此还省下一笔费用,但面对编程课的开设却是不理解的态度。

多数家长担心,以小学生的年纪学习编程是否过早。而教育部开设这一门课程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编程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要用到的技能,从小学打下基础,将来再深入学习会容易一些。至于家长担忧的问题,小学阶段的编程课会考虑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也会专门培养这方面的教师人才。

小学老师不乐意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学前班是必要的吗?

不仅家长对于取消学前班充满担忧,小学老师也很不乐意。有位在一线工作的小学老师就曾在网上这样吐槽,“上没上过学前班,真的有很大差别,学前班真的很重要,去年接手一年级的一个班,多半都没上学前班,一点基础都没有,教起来非常费力,学生也普遍散漫,课堂纪律都要维持多次,另一个班就完全相反,讲课顺利又好管理”。

多数在一线工作的老师都表示,若学生入学前没上过学前班,教学基础、生活作息、环境等方面,都需要自己去一点点调整,给学生适应和独立的时间,包括老师身份上的转变,这会严重耽误教学进程,很多时候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学生在座位上还是坐不住。

由此看来,学前班这一形式也许不是必要的,但有衔接过渡的阶段是必要的,取消学前班,可以在一年级入学或幼儿园阶段,给学生开设适应过渡的时间,这样无论对学生、老师还是家长来说,都能轻松很多。

总结:对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童年过得如何是要重于学业如何的,过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样在心里和情绪上才不会受到影响。

互动话题:你支持取消学前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