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乒赛男团决赛赛况(谁知道刘国正打金泽洙的那场比赛是哪届世乒赛,当时中国上场的队员都有谁,胜负几何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谁知道刘国正打金泽洙的那场比赛是哪届世乒赛,当时中国上场的队员都有谁,胜负几何

46届男团半决赛:中国3:2胜韩国
在与金泽洙的决胜盘比赛中,刘国正挽救了7个赛点,最终战胜金泽洙,挺进决赛。
中国队3:2胜韩国队
刘国正胜吴尚垠,2:0(21:12、21:18);
孔令辉负于金泽洙,0:2(16:21、17:21);
马琳胜柳承敏,2:0(21:12、21:19);
孔令辉负于吴尚垠,0:2(24:26、18:21);
刘国正胜金泽洙,2:1(16:21、24:22、25:23)。

请给我详细地介绍下世乒赛

  到2007年总共办了49届
  第一届欧洲锦标赛的组织者,向欧洲的德国、匈牙利、英格兰、瑞典、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和亚洲的印度发出了邀请,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由于印度提出要更改“欧洲锦标赛”的名称,国际乒联当即做出决定,把这次比赛改称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当时的比赛没有秩序册,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呆在现场,由裁判员随叫随到进行比赛。运动员随意着装,有穿长裙的、长裤的,有打领带穿皮鞋的,门票免费。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对决赛做了报道并给予好评。
  第一届世乒赛谱写了乒乓球早期运动的历史新篇章,为今后的世界锦标赛奠定了基础。从1926年至1939年,每年都举行一次世乒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办。从1947年至1957年,仍然是每年一届。从1959年至199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比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因战争首次“一分为二”,单项比赛和团体赛分别于1999年在荷兰、2000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第46届世乒赛再次“合二为一”,于2001年4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1926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17次在欧洲举办,仅1939年是在埃及举行。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捷克斯洛伐克队获25.5项,英国10项。除欧洲以外,只有美国获得过8项。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在这期间,规则的改变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如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球从软球改为硬球。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的那卡尔式发球。上述改革,结束了曾在第10届世乒赛中出现的奥地利对罗马尼亚男团决赛,竟然进行了31小时,以及一场单打进行了7个半小时,一分球进行了1小时20分钟的冗长乏味的比赛阶段,开辟了新技术、新打法的发展道路。
  第二阶段(1952-1959):日本队震动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的4项冠军。又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并多次获得5个单项的冠军,共计24项次。尤其是在1954年的第21届世乒赛上,日本男女队同时获得团体冠军。到了第25届,日本队又夺得6项冠军,日本队的赫赫战绩,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连续战胜了许多世界高手,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也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七项冠军是在日本与欧洲、朝鲜各队之间争夺的。在第29届比赛中,朝鲜男队连续打败了欧洲强队,夺得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971-1979):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1届世乒赛上,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如瑞典队的本格森,匈牙利队的约尼尔、克兰帕尔,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斯蒂潘契奇,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洛夫斯基和苏联的萨尔霍扬等。19岁的本格森连续战胜了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强手,一举夺得男单冠军。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约尼尔和斯蒂潘契奇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4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队复兴,匈牙利队在失去男团冠军整整27个年头之后,又从中国男队手中夺走了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男队在经过25年之后,重新夺得男双冠军。
  70年代的5届世乒赛,在总共35项冠军中,中国队获得16.5项,匈牙利和日本各获4项,瑞典队获得3项,朝鲜获2.5项。
  第五阶段(1981-1988):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结束了世界乒坛多国抗衡的格局,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此后,在第37届、38届、39届世乒赛上,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但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成绩滑至低谷,男队丢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
  整个80年代,中国男队从登顶到跌入低谷,都是与欧洲队交手的结果。以男团决赛为例:36届,中国男队5比2胜匈牙利队,37届,中国男队5比1胜瑞典队,38届,仍然以5比0胜瑞典队,39届,5比0再胜瑞典队,到了第40届,却以0比5败在瑞典人手下。
  第六阶段(1991- ):“世界打中国”成绩卓著,欧洲队领先5-6年。中国队走出低谷,重攀高峰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坛职业化迅速发展,各种比赛频繁,加上待遇优厚,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世界打中国”成绩显著: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男队,已领先于中国队和亚洲各队。
  中国男队走出低谷,从男双项目最先有所突破。由第40届世乒赛的第3名开始,一直升至第42届的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
  在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继1981年襄括冠军之后,历时14年,又一次从低谷奋起,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真正重攀高峰,再创辉煌。
  第43届中国队的全胜,改变了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世界乒坛的实力次序。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国队又一次大获全胜,包括了5个单项的冠亚军。但在第二年举行的45届世乒赛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再一次负于老对手瑞典队,在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世乒赛中失去了斯韦思林杯。(原载《乒乓世界》珍藏版 吴焕群/文)
  编者注:本文发表时截止到第45届世乒赛。在2001年第4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创造奇迹,继81年第36届、95年第43届之后,第三次包揽全部7项冠军,使得中国队在步入大球时代后,再次从整体上走在了世界乒坛的前面。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乒乓球运动也不得不面对长期以来由中国队一花独放的尴尬局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