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结构(中国现在有多少网民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中国现在有多少网民

中国现在有多少网民?按报告的口径是2。98亿,简单说就是3亿。想想96年刚做网络的时候全国网民27万,1000多倍的成长啊。当然调查口径是6岁以上半年内上过网的都算,这不知和国际惯例是否一致,印象中美国一般用15岁以上一个月内上过网为网民定义。但无论如何,3亿这个数是中国唯一权威的数字,姑且信之吧。网络普及率达到22。6%,高于世界21。9%的平均水平,和俄罗斯,巴西差不多了,可喜可贺。理论上网络普及率的极限大概是80%,发达国家现在达到了70%左右,中国的网民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我们做网络的都很关心用户在哪里,怎么夺取老用户,怎么吸引新用户。这里随便写几句,不是论文是博客,大而化之,说个意思,什么规范论证就免了。
08年中国网民数量成长速度达到40%以上,今后5年就算保持平均20%的年成长率,5年后网民数量也会达到7。5亿。如果那时人口算14亿,网络普及率也要54%了。即使是按8%的年均增长率,10年后网民数量也会翻一番,达到6亿左右,普及率43%。5-10年时间中国怎么也成不了发达国家(韩国现在普及率71%,算不算发达国家?),70%的普及率就算达不到,5-10年达到40-50%应该不离谱吧?对网络公司而言,争夺现有的3亿网民是一场战争,吸引未来的3亿新网民是另一场战争。二者有关系,也有差别。以用户年龄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其他学历,性别,城乡等等人口指标都可以以此类推。
表1。中国人口和网民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2008统计年鉴和CNNIC2008报告
从表1可以看到,和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相比,网民可以分为3个年龄组,10-29岁算是高度普及人口,现在已经有近60%的人是网民了;30-49岁算是中度普及人口,20%左右的人是网民;6-10岁和50岁以上是低度普及人口,网民不到5%。如果再要发展3亿网民,人从哪里来呢?假定今后10年新增人口和过去10年一样,10到60岁死亡率和移民率为0,再把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提高到一个合理水平,就可以粗算出下一个3亿网民来自何处。
表2是按最保守的估计推算的,即假设今后10年网民年增长率不到8%,10年后比现在翻一番,达到50%。大家尽可以争论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该是多少,但我相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不会改变由此推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很简单,却和业内通行的想法大相径庭。从实战经验看,大家都极端重视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用户的发展。但是今后10年新网民的来源有一半将来自大家不很重视的30-49年龄段的人,加上20-29岁年龄段,这些人将占未来3亿新网民的四分之三。即使是一直被业内忽视的50-59岁的网民,新增数量也将两倍于万般宠爱于一身的19岁以下年龄段。反常识吧?嘿嘿,战略机会就在于反常识啊。原因在于大家过于重视过去或现在网民的年龄结构,现在当然是年轻人当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现有年龄结构中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现在的高普及率就意味着未来的低增长率,人人都用了就等于零增长了。现在的低普及率就意味着将来的高增长率,现在还没上网不等于将来不上网。顺着常识想网络业已经没机会了,反着常识想网络业才开始呢。

我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网民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

 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了我国网民的结构特征

截至2020年12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0.3%、20.6%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9.3%

截至2020年12月,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5.3%;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9.3%,不足三成。

扩展资料:

《报告》新亮点之一:“健康码”助9亿人通畅出行,互联网为抗疫赋能赋智

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作用凸显。

同时,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各类免费直播课程,方便学生居家学习,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亿、2.15亿,占网民整体的34.6%、21.7%。

怎么月入过万

大家对月入过万都特别感兴趣,有些大v还声称在北上广你月入不过万基本活不下去,给人一种遍地都是月入过万的高收入者的感觉。
然而在这种普遍都是月入过万的氛围下,你如果工资过万,仿佛也很普通,完全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你如果没有月入过万呢?那就意味着你很糟糕,你生活得肯定很不如意等等。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焦虑,着急,慌张,不知所措。作为一位从业多年的HR,就这个问题想给大家聊一聊。
1 国人收入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前一段时间,CNNIC发的一个报告火了。
中国网民结构报告:网民规模9.04亿,其中72.4%收入不足5000元。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女性占48.1%,男性占51.9%。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中占比低于10%的年龄阶段有多少岁

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
与2013年底相比,40岁及以上年龄的网民比例有所增加,19岁及以下青少年儿童网民的比例有所降低。
一方面,是网络接入环境日益普及、媒体宣传范围广泛,增加了中老年群体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老龄化。
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网民的年龄结构出现年长化趋势。

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

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与2006年末相比,新增网民2500万。虽然增长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只有12.3%,低于全球17.6%的平均水平,与互联网较发达国家美日韩等相比差距更大。
�8�2 在各种接入方式中,宽带网民数达到1.22亿;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网民数达到4430万。
�8�2 中国网民中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女性以45.1%的比重上升到历史新高点。
�8�2 网民年龄结构发展不均衡,表现出极强的年轻化特征,25岁以下网民比例已经超出半数(51.2%),30岁及以下的网民比例甚至超过了7成(70.6%)。
�8�2 中国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超过四成(43.9%),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高学历特征,但是与历年相比,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平民化趋势。
�8�2 网民中学生比重很大,达1/3强(36.7%),绝对数量接近6000万。这一点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年轻化特点形成相互印证。
�8�2 农村互联网发展程度与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