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夫:从未参过军,却开创了公安厅长直升武警政委的先例,被授什么警衔
发布时间: 2023-07-11

武警部队作为我国仅次于解放军的第二大现役武装力量,各级军政主官都是由现役的武警警官来担任,下至总队、支队主官,上至武警总部司令政委,皆是如此。

也就是武警总部成立初期,武警总部政委存在过非现役警官任职的情况。

武警总部于1983年4月5日在北京成立,由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李刚担任武警部队首任司令,而武警首任政委却是由行政性质的公安部部长赵苍壁兼任。

赵苍壁担任武警总部政委仅3个月时间,新任公安部长刘复之就接替了赵苍壁,当第二任武警总部政委。

但是刘复之部长当武警总部政委没几个月又遇到武警体制改革,从1984年起,武警总部政委改由现役警官担任,同时设立第一政委,由公安部长兼任。至此,刘复之的身份就变了,不再是武警总部的主官,仅仅是兼职第一政委。

既然武警总部政委和总部司令都一样,皆由现役警官任职,是不是就意味着后续任职的总部军政主官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呢?

其实,还真有一个例外,他就是武警总部第四任政委张秀夫,成为武警总部军政主官现役化之后第一位非职业军人出身的政委。

1929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市海阳市的张秀夫,从华东工商干部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浙江省任职,从此仕途就在浙江省起步并腾飞。

在浙江省任职的短短30年时间里,张秀夫从浙江省委组织部干部处秘书,一步步升任为浙江台州仙居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浙江省委警卫处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杭州市公安局局长,直到1983年9月13日才升任为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厅长,成为副部级领导干部。

注意,张秀夫在担任浙江省公安厅长的同时,也是武警浙江省总队政委。

因为武警浙江省总队是在1983年1月才由浙江省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总队、消防总队、内卫执勤部队合并组建的,当时浙江省总队的顶头上司——武警总部的政委还是由非现役的公安部部长担任。

展开全文

作为下属单位的武警浙江总队政委,自然由非现役的浙江省公安厅长张秀夫担任。

也就是说张秀夫既要领导浙江全省的公安队伍,还要领导驻扎在浙江全省的现役武警部队。

在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的位置上干了整整2年时间后,张秀夫突然被免职,另有任用。

只是令外界出奇的是,张秀夫并非是转任其他公职,或转任其他省份主政公安厅,亦或升任公安部任职,竟然是由政转军,来到了武警总部任职。

1985年12月6日,时年56岁的张秀夫调任武警总部,接替贺龙元帅的女婿、武警总部第三任政委李振军大校,担任武警总部第四任政委,与武警部队第二任司令李连秀将军搭档。

结合张秀夫仕途履历,及在浙江省公安厅的任职经历,他此番履新武警总部当政委,也开创了武警部队历史上由公安厅长直升武警总部政委的先例,算是一次非常罕见的人事调动。

毕竟公安机关各级一把手属于公务员性质的文职官员,在当时已无权实际管理武警各级部队,国家却调任一个省级的公安厅长主政国家级的武警部队,也印证了对张秀夫军事管理能力的认可。

除了开创公安厅长直升武警总部政委的先例之外,张秀夫在任职武警总部政委期间还开创了另一个先例,那便是创下了武警总部政委被授予将官警衔的先例。

张秀夫之前的三任政委,赵苍壁、刘复之都是公安部部长,不可能被授予武警将官警衔;第三任政委李振军任职时,虽然是现役警官,但他在任时我国还没有恢复军衔制,没法被授予将官衔,只能保持原有的开国大校军衔。

轮到了张秀夫任职第四个年头时,我军的军衔制恢复了,于1988年9月开始正式授予首批将官衔,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等17位高级将领成为恢复军衔制后第一批被授予上将衔的将军。

张秀夫则是在1989年1月21日接到的被授予武警少将警衔的命令,当时与他一起授衔的武警将军共29人,其中时任武警总部司令李连秀被授予了武警中将警衔,武警总部政委张秀夫、武警部队副司令范志伦、武警部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海天、武警部队参谋长王文理、武警西藏总队总队长李家瑞等28人被授予了武警少将警衔。

从张秀夫被授予武警将官警衔的事例来看,他应当属于全军为数不多的由政转军当将军的人之一,但是又与刘源上将、贾廷安上将这两位由政转军后当职业军人有所不同。

因为张秀夫在武警部队政委的岗位上任职了仅仅5年时间,于1990年卸任后并没有升任武警其他职位或解放军其他职位,也没有升任武警中将或上将警衔,而是又兜兜转转回到了原来的公务员系统。

1993年6月,张秀夫由军转政后,来到了司法部担任常务副部长,级别定为正部级,直至退休。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