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自达魂动设计那些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曾经我接触过一些马自达粉丝,他们痴迷转子,喜欢马自达的魂动设计。

——“马自达就像一个没有什么大钱的小工厂,但是它会愿意倾囊去研究一些技术、运动车型,不为销量不为赚钱。”

一些冷知识帮你认识马自达:

· 马自达的净利润与日系其他头部品牌相差甚远

· 技术实力却与“双田”不相上下

· 马自达每年的利润都投在了汽车发动机上

· 马自达是日本车企中消耗油泥最多的

· 马自达愿意继续研究转子发动机,甚至导致公司亏损

在粉丝们的心目中:“马自达是愿意为了粉丝偏执而又有干货的品牌”。

在马自达自己的认知里:“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是艺术。但是做艺术可能不赚钱。”

所以马自达才会追求:

· 活塞运动的发动机不能震动——转子发动机

· 冰冷的铁板上出现生命感——魂动设计

“机械”—“自然”

2005年,在德系车在追求横平竖直时,马自达提出了“流动”的设计理念,源于荷兰籍设计总监Laurens Van Den Acker打造的马自达“流Nagare概念车”。车出现了很多细微的纹理,模拟的是自然界水流、树叶、沙纹等事物的形态展现,意在挑战在汽车造型之中融入水,风,沙丘,熔岩等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感"之美元素。

最具传奇性的还要数2007年12月27日发表的“流”系列第五款概念车型风籁Furai。Furai采用乙醇转子R20B发动机,车身线条十分飘逸。

2010年第二代Mazda5便是实现了这一主题设计理念的的首款量产车。这种车身出现流体型面的设计和同时期的其他产品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其他品牌也有类似操作,但是没能量产。2008年宝马发布的GINA Light Visionary Model概念车,车身表面采用了一层高延展性的织物材料覆盖了整个金属结构。这种织物同样在视觉效果上减少了金属铁板的冰冷感,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也出现了类似Nagare的细微纹理。但最终这辆车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出现在量产车上。

“流动”—“魂动”

如果说2005年马自达“流动”的设计理念让一辆车表面看起来仿佛可以动,将这种赋予表面的动态效果凝聚在一起就需要一种灵魂。2010年,凭借“Kodo – Soul of Motion”的设计理念,首席设计师Ikuo Maeda为马自达设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新方向。Kodo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心跳”,还有一个额外的意思,赋予灵魂。

“汽车不仅仅是一堆金属,Mazda认为它更像一个生物。就像马和骑手之间,车和驾驶者之间,也应该建立情感的纽带。这就是Mazda魂动设计的最终目标。”——引自Mazda官方对“魂动”设计理念的阐述。

马自达的设计师仔细观察了这些强大的哺乳动物如何利用整个身体作为弹簧将被压抑的能量转化为高度可控的运动。

· 魂动设计理念的灵感来自即将突袭的猎豹。

· 流动设计理念的灵感来自水,风,沙丘,熔岩。

对比之下设计理念的迭代感非常明显。

2015年魂动设计理念迎来了一次迭代,两款令人惊叹的概念车RX-Vision和Vision Coupe,提炼了上一代的设计语言。

“动态和情感形式是通过去除任何不必要的元素来实现的,以带出美丽和运动的本质。”

对比Vision Coupe、Shinari,所谓“去除不必要的元素”主要体现在消除腰线,在车辆光滑的侧板上创造了一个空白空间。就像不断变化的画布,用于光影的流动。当车辆在空间中移动时,光影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动态和流畅的方面——“运动之魂”在汽车侧面上演。

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其实线条是存在的,而且更加复杂。设计师说的“取消不必要的元素”,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隐藏不必要的元素”,当光线照射时,隐藏的元素才会出现。

如果单纯地说“给流动设计理念注入灵魂”,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空泛。这里给大家具体展开一下魂动设计理念的设计顺序:

· 确定车轮的位置和大小(所有设计的开始都是如此,设计师画车的步骤,都是从轮距图开始)

· 车身所有的线条和曲面都在刻画“驾驶舱后移、车身前冲”的感觉。

· 魂动1.0和2.0的区别在于营造的感觉是用繁杂的线条还是曲面律动。(具体怎么操作才能拥有这种感觉,就不展开讲了。)

“动”之外的可能性

有人说设计是一场轮回,就像莫比乌斯环一样,不管你在哪个维度都会走向原点。1998年苹果iMac G3采用5种鲜艳的机身颜色,时任设计师的乔纳森艾维希望G3可以给消费者传递积极的情绪,而不是伴随高科技产生的隔离感。后来,人们的接受了家用电脑,iMac经历了9年“灰白”外观,如今多彩的iMac又回来了。

这个现象似乎也出现在马自达SUV的设计上演变中......

2000年,马自达发布了城市SUV—Tribute。因为当时的铺装路面占比比现在少很多,再加上城市SUV品类刚刚兴起。消费者希望SUV的外观尽量与轿车区分,所以Tribute的设计以尽量增加Crossover的感觉为主。车身全部深灰色套件包围,车顶带有行李架。当时Tribute广告的画风不是在攀岩,就是在野外郊游的路上,总之绝对没有踏踏实实在城市铺装路面上开的场景。

后来的SUV热潮大家也都经历过,大部分购买SUV的人也都是城市代步。从马自达CX-7、CX-5、CX-4,伴随着设计语言从流动到魂动,SUV开始变得逐渐轿车化属性。 概括一句话:“动感大于野性”。

如今,人们厌倦了城市两点一线的高压生活。野外露营、穿越等活动开始逐渐兴起。 在马自达最新推出的CX-50设计上,城市SUV的“野味”又回来了!设计师专门调整了魂动设计大曲面营造的运动感,转而通过比例和小曲面追求一种SUV强壮刚毅的视觉效果。

这种视觉效果与其说它是一辆城市SUV,我更愿意称之为“轻越野车”,或者一个在视觉上给人以“越野可能性”的SUV。

在设计师木元英二看来,马自达 CX-50前所未有的设计风格既有对魂动设计理念的坚持,也有创新。 马自达CX-50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些户外的皮具和金属工具,以“VIBRANT UTILITY(活力·实用)”作为全新的魂动设计主题。

从2000年,马自达发布了城市SUV—Tribute到如今的CX-50。如果用“设计循环”来解释并不是特别贴切,它并不是一个SUV从“野性—驯化—野性”的过程。而是设计在迎合使用需求的不断进步,通过CX-50和CX-5的设计细节对比就可以直观感受到:设计在迭代而不是返祖。

如果以上的解读大家觉得比较空泛,可以看下面有针对性的对比介绍:

1.弱化大曲面营造的运动感

通过Vision Coupe和Kai Concept两款车两轮之间区域的反R大曲面,熟悉汽车的人大部分都可以猜出这是马自达的车。

放这张图,估计都猜不出来这是一辆什么车吧?似乎这个曲面平平无奇。

不卖关子了,这就是全新的马自达CX-50。难道是马自达的魂动设计倒退了?

当然不是,从这张设计图可以看到,CX-50的侧面曲面设计并非只是简化了马自达魂动的特质。而是将曲面设计向前后轮包处移动,在轮包上方形成了反曲面。两轮之间的位置只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前后轮包处的反曲面设计除了在正视图中增加车肩的宽度,增加强壮感。同时也是设计师专门为这辆车融入大自然设计的曲面。以往的曲面都是“上高下低”,向下投影干净的光线,以展示车身的流畅感。而向上的反曲面在丛林中或大山里或反射出周围景色的投影。

同时车身四周相比CX-5增加了大量黑色装饰板,底盘高度也有提升。

2.比例和姿态

从侧面对比CX-5和CX-50可以看出:

A·CX-50在强调四轮的站立感,CX-5在强调速度的方向感。

B·CX-50前缘线高(威猛的姿态)、CX-5前缘线低(俯冲的姿态)

C·CX-50轮距图比例更夸张,如:封窗占比、短前悬长后悬、车肩厚度

从前脸对比CX-5和CX-50可以看出:

A·中网、雾灯网都在横向拓宽视觉宽度

B·由于增加了轮包反曲面,形成了明显的“肩膀”,本身也确实宽了。

前后45度对比CX-5和CX-50可以看出:

A·CX-5重点用曲面营造形体的律动感和速度感。

B·CX-50为了避免强壮的站立感引发的笨重感,车头和车尾增加了一些横向贯穿的元素和空间呼应的镂空装饰。

很多马自达粉丝认为,如今的马自达线条变少甚至到现在曲面也变少,是不是马自达也在跟风一些新能源车,在技术变革时期进行“设计清零”,做极简风?

马自达CX-50没有照搬流动光影的设计元素,但代表了对更现代美学的探索,专注于未来主义价值观的生活方式。马自达CX-50不再主打运动,而是更偏向跨界和越野的定位。依据官方给出的定义,马自达CX-50是一款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的轻型户外SUV。

正如马自达的设计宗旨——

“以纯洁之美为核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