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叫”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台州方言

“噢叫”怎么写

程和平

椒江老城区方言里有把“叫”称作“噢”的,现在还在用。

如“叫一声他”,方言说“噢声渠”;“叫我过去”可说“噢我走去”;“叫人叫不应”说“噢弗应”;“你应该称呼我叔叔”可以说“你要噢我叔叔”;两人因吵架或疏远等原因,互不理睬,互相不打招呼,可以说他们俩“弗噢叫”,“噢叫”即互相讲话、互相打招呼的意思;因性格内向等原因不习惯跟人打招呼,方言可以说“弗会噢人”。还有人讲“你噢介呣名字(你叫什么名字)”。

从这些说法可知,“噢”有“叫、叫唤、叫作、呼喊、招呼”等含义。

“噢(叫)”的说法,台州各地大概都有。浙江的永康、新昌也叫“噢”。1918年的《新昌县志》说,“以唤为凹”。宁波、绍兴、金华等地说“讴”,也有写作“呕”和“欧”的。“讴”等字在旧文献资料中有记载。举几个例子。

《胡雪岩外传》第七回:“(谢芙明)看见道:‘俉来哉啊,呕得俉格许多辰光,俉来浪作好个事体?’”

《梅花戒宝卷》上卷:“做娘个刚刚摇水洗脚,那爹呕我淘米,我一时立勿起带,你代我起洗来。”又下卷:“哙,新来哥,相爷有客,呕俉送茶起。”

《醒世姻缘传》第37回:“却好一个卖菜的讴过,有一个小丫头出来买菜,狄希陈认是那前日掇茶的丫头。”

《越谚》卷上:“啊啾一个嚏,皇帝讴我做女婿,路远迢迢弗肯去。《越谚》卷下也收:“讴,越谓呼唤。”

《吴下方言考》卷6:“吴中谓高呼曰欧。”

然而,“讴、呕、欧”椒江话不读“噢”,字书上也没有“叫”“唤”的释义。比如“讴”,《广雅》:歌也;《玉篇》:吟也;《正字通》:讴为歌之别调,歌为讴之总名。“讴”的意思是“歌”,现代有“讴歌”一说。“呕”,意思是“呕吐”。“呕”“欧”亦与“讴”通,意为歌唱。

音不同,义不合,椒江方言的“噢”恐怕另有写法。这个字会不会是“号”呢?

《康熙字典》:“号”音豪,大呼也。《新华字典》:大声呼喊,并举例“呼号”“号叫”。《现代汉语词典》“呼号”的释义是因极端悲伤而哭叫,“号叫”意为大声叫,“怒号”即大声叫唤(多用来形容大风),“奔走呼号”意为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号天抢地”即呼天抢地。

另,《左传·襄公十九年》里有一段话:“冬十一月,齐侯围之。见卫在城上,号之,乃下。”陆德明《释文》:“号,召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号,叫。”“号之,乃下”意为“喊他,他就下来了”。相当于方言的“噢渠,便落牢”。

“号”普通话有háo和hào两个读音,椒江方言对应的字音分别是“嚎”和“校”。方言口语中表达“叫”“召”时,通常读作“嚎”的近似音“噢”。“号”跟“噢”音近义同。

“号”的这个用法还有其他方言可作旁证。

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记录,安徽黄山的仙源话“号人”意思是“喊人”。福建的厦门和仙游“号名”的释义是“取名字;给予名称”。厦门话“号做”的释义为“叫作;称为”。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有更为详细的记录。厦门话“伊号做伟明(他名叫伟明)”,“号伊做师父(叫他做师父)”,“伊徛在楼骹对二楼大声号(他站在楼下向二楼大声叫唤)”,“伊徛在楼顶大声号叫(他站在楼上大声嚷叫)”。

从以上分析可知,椒江方言表示“叫”义的“噢”,本字可能是“号”,“噢叫”即“号叫”“噢弗应”即“号弗应”。为了避免误解、方便认读,也可用“噢”代替“号”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