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论语》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录
发布时间: 2023-07-17

《论语》中有哪些经典的语录

《论语》中有一句经典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句话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讲在贫和富的状态下,如何保持最好的状态。

后一部分,则以此为引子,说明做学问和修身都要有发散性思维,知此达彼,举一反三。这和后面《公冶长篇》中子贡讲与颜回的对比是一个逻辑。

首先是子贡抛出观点:人在身处贫穷时不要有谄媚心,身处富贵时不要骄横,是这样吗?

子贡的境界已经很高了!因为很多人在处于贫穷时,会有自卑心理,为了追求利益,有可能会丧失了人格尊严,有谄媚心行谄媚事时常有之。这样做,也许会让自己处境会有所改善,但长此以往容易把自己的人格定位压低,甚至是到达沦落的境地。

关于子贡的疑问,孔子的回答是“你说的对,但是不如身处贫寒保持快乐的心态,富足有钱的,做个崇尚礼法的人。这才是好的人生态度。”

是的,贫和富是没有绝对界线的,即便有界线,也是相对模糊的。但自己处于什么行列,有什么样的心境,人生做出怎样的答卷,全看自己。因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绝对导致精神上的痛苦。生活里,经济水平一般的人,如果能够与人为善、心平气和,在人际关系上家庭和睦、亲朋融合,在精神层面有所行动和追求,那么即便生活贫穷,也能享受到快乐的滋味。

在如今经济发达的时代,贫富差距明显,孔子的贫而知乐、富而知礼的倡导,于今天也非常有价值。

子贡不愧是孔子的优秀门徒,他由贫富话题,很快上升到发散思维,他又说:认识事物、学习思想,其实和诗经中所说的开料、打磨、抛光一样,需要不断挖掘,最后把粗糙的骨头、牛角或者玉石胚料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诗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对子贡说:端木赐啊,从现在起我已经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因为你已经达到了告诉你“往”,你就知道“来”的水平了!

这里的“往”和“来”,意味丰富,它可以是过去和未来,也可以是条件和结果,甚至是已有的旧知识,和由此引发的新知识等。这就是知识不断创造和更新的过程,也是知识升华到智慧的过程。

《论语》的这话名言,有没有让你感觉到了不起?

有哪些过目不忘的哲理句子

1、做任何事情,都有两个结果,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这就是人生,又现实又残酷。

2、把懒惰放一边,把丧气的话收一收,把积极性提一提,把矫情的心放一放,所有想要的,都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3、生活往往是这样:当你有本事了,就有人主动找你,你也就有人脉了。所谓人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没有价值的人脉是一种短暂的求助关系。

4、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当你觉得挺容易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容易。

5、想说的话拖着不说,久了自然心事重重;想做的事拖着不做,久了自然压力重重。当拖延成了习惯,疲惫不堪就成了常态。

6、脾气这东西,发出去是秉性,收回来是功力。生活的高手,从来不会让情绪控制自己。

7、没本事过上好日子,那就先降低标准把日子过好,等攒足本事之后再挑三拣四。

8、大多数时光里,我们不是在重复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重复别人的生活。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9、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了,却觉得不过如此,那么这个想得到其实就是你的欲望,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以后依然爱不释手,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10、我们对年龄的恐惧,其实并不在于年纪增长所带来的苍老,而是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仍然一无所得。

11、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12、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13、让别人送你礼物,首先你得买得起,别人在为你付出时,会衡量你的价值。你要明白:没有人会为你价值以外的东西买单。

14、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15、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16、人生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

17、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务必发奋,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