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县构建宣传“大格局
发布时间: 2023-07-11

宣传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创新理论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新闻报道有温度、有深度,“慈利故事”频频刷新“朋友圈”;城市创建“靓颜值”“提气质”,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思想引领未来。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有历史意义的一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做大正面宣传、做精典型报道、做强主流声音,构建宣传“大格局”,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凝聚强大活力,彰显知行合一的丰硕成果。

理论学习“看点”多多

理论学习(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渔浦大讲堂(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展开全文

慈利县委宣传部2022年系列活动(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慈利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开展集体学习12次,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在溇澧大地蔚然成风。

理论宣讲品牌“渔浦大讲堂”越擦越亮,理论学习研究出新出彩,形成全县上下抓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实走深。

走进乡村,踏上田埂……慈利县创新开展“亮出你才情”“亮出你思想”“亮出你主动”“亮出你开心”系列活动,推出宣讲视频13期,评选优秀调研报告20篇编印成册,着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慈利县委宣传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拍摄庆“七一”《我宣誓》MV,为党的二十大召开献礼。

用文艺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充分挖掘、培养不同年龄阶段及各行业领域宣讲人才,建立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作风优良的宣讲队伍,梳理储备骨干宣讲员651人。描绘慈利新时代画卷,生动讴歌火热实践,在乡村掀起一波波形式新颖、参与度高的宣讲热潮。

屋场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向城乡内外广袤大地(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贴合群众需求,开展点单宣讲、微宣讲、屋场会等活动4000余场次,受众达25万余人次,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向城乡内外广袤大地,深入人心。

创新运用“理论+文艺+服务+网络”模式,把宣讲舞台搬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网站、景区,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进群众心坎,提振精神力量、擦亮奋进底色。

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讲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广泛传播慈利“好声音”

系列主题宣传短视频截图(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系列主题策划报道截图(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健全采编中央厨房机制,完善宣传素材库、“家乡旅游推荐官”数据库,实施重大选题策划机制、网络宣传统筹管理机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激发社会正能量。

新闻策划“季度有专题”“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选题”。开设《新春走基层》《奋战二季度冲刺上半年》《喜迎二十大奋力闯创干》《四学四进四看四比》季度专题;推出《奋斗者正青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实字当头一干到底》等专栏50多个,全年推稿2.8万余条。全面展示慈利风貌,奏响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汇成鼓舞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创刊《慈利宣传》简报,编发24期。在《湖南宣传》上稿3篇,跻身张家界全市4个区(县)榜首。慈利县宣传部机关强化平时考核,获得张家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就是慈利”短视频大赛主页截图(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开展“这就是慈利”短视频大赛,发动100名“家乡旅游推荐官”宣传“四好慈利”(好听、好看、好玩、好吃),共征集短视频594个,话题量达4.4亿。用真实鲜活的素材讲好“慈利故事”,赢得社会广泛关注。

精心策划“喜迎二十大 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 慈利这十年”系列专栏,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展示行业形象和干部队伍精神风貌,新闻策划统筹获得上级主管部门高度赞扬。

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宣传(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围绕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颇具慈利特色的文化墙、景观小品、标识标牌。策划《旅发会看慈利》《办好旅发会一起向未来》等专栏,推出稿件2185条,短视频359个。景景相融、景城相通,擦亮“慈利名片”。

慈利县形象征集活动(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开展慈利县“三个一”(一句宣传语、一个形象标识LOGO、一部宣传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共征集宣传语10982条、形象标识(LOGO)171个,宣传片12部,相关新闻点击量超千万,慈利形象更立体、印记更深刻、力量更强大。

慈利美食评选活动(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开展慈利县十大名菜名厨名店名小吃暨“一桌饭”评选活动,促进特色餐饮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推出系列短视频19期,累计浏览量超50万。挖掘本土有传统、有故事、有美誉、有情怀的“慈利味道”。

正能量短视频截图(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全力唱响“三好慈利”。挖掘特色产业、人物典型,从不同视角讲述慈利故事、展示慈利良好形象。短视频《为这样的村支书点赞》全网关注总人数过亿,网民留言超10万,获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阅评简报》点评,“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内宣+外宣“双轮驱动”(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凝聚力量,应对特大旱情,极力延伸宣传触角,推送各类抗旱稿件496条(国家级11条),短视频12期。新华全媒头条(英文每日一条)点击率高,展现出慈利人民“能吃苦”“霸得蛮”“齐抗旱”的精神风貌。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盈枝

慈利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县26个所、427个站进行提档升级,培育打造2个示范点,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工作在省文明办简报予以推介。

组建志愿服务队1564支,吸纳10.8万余志愿者,开展宣讲2800余场次、受众7.2万余人,开展“我们的节日”“我爱慈利”等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场,惠及群众9万余人。街头巷尾的感人瞬间,绘就慈利人民可信、可爱、可敬的温情画面。

精神文明结硕果(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打造6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民银行”试点,以文明积分分享物质和精神成果,实现乡村治理和文明素质“双提升”,刷美了“里子”和“面子”。

开展典型选树,慈利县2人获评第七届张家界市道德模范、5人荣获提名奖,7人获评“湖南好人”,5人获评“新时代张家界好少年”,1人入选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湖南候选人。将“慈利好人”转化为“慈利人好”品牌,掀起“学好人、做好人”浪潮,文明之花更灿烂,道德光芒更耀眼。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省检察院扶持下孵化“青舟小站”项目,获评全省十大检察文化品牌;打造“心灵树洞”,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4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达5000余人次,为孩子们撑起法律“保护伞”。

慈利县委宣传部获“省文明标兵单位”称号(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2个、文明(标兵)单位7个、文明(标兵)校园3个、文明家庭1个。创建市级文明村镇52个,文明(标兵)单位18个,文明(标兵)校园10个,文明家庭5个。2022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较2021年提升11.09分,排名前进34位。

“美丽屋场”建设如火如荼(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在6个乡镇(街道)23个村(居)建设“美丽屋场”50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100户,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以屋场“小美”装点乡村“大美”,“以点带面”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立起乡村艺术发展、文化传承的“根据地”。

“问政慈利”网络问政平台截图(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建设“问政慈利”网络问政平台,推广“四单”模式。全县群众点单570余次,志愿者买单546余次,直接受益群众2万余人。在2022年度湖南省基层智慧治理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问政慈利”网络问政平台获评网络信息化类优秀案例。

打造文旅品牌,擦亮城市名片

宣传海报进入北京(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发展(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硒有慈利养身养心”宣传海报荣耀亮相北京天安门《辉煌中国》主题展,以别样方式告诉世人,慈利不仅是“千年古城”,更是“文化富矿”。

擦亮东线旅游品牌。“借船出海”推销旅游产品,“借势而为”完善旅游设施,“借梯登高”提升旅游形象。用项目搭台,文化唱戏,精心打造10条张家界东线旅游精品线路。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获评中国“新时代之桥”。

“慈利样板”助推乡村振兴(央广网发 庹星 供图)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慈利样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岗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罗潭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12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