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来相
发布时间: 2023-07-11

□赵海波

到了黎母山,已是下午四点。站在入口处,看见群山起伏,层峦叠嶂,高直的槟榔,枝丫上留着茂密的树叶。几位老人围坐在树下,抽着旱烟,盯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右侧的山边修建了几间房舍,围墙后的草丛里,一条小溪若隐若现。傍晚时分,热带雨林滋生出几分静默。

天屡屡欲雨,但终究没有下来。循着山路前行,大山的怀抱在眼前渐次敞开,宽广而深厚。参天古树与浓密灌木相互交织,绿色推搡着绿色,发出哗哗哗的声响。蜿蜒中,遇见一泓清池,泉水透彻冰凉,若将一杯红酒放置其中,不出一刻钟,就有足够凉意和山野味道。悬崖之下是茫茫林海,远山时而清晰入眼,时而雾锁秀峰,俨然一幅多彩画卷。深山富含氧离子,无须深呼吸,也能嗅到来自雨林、花草和泥土的芬芳,有一些湿润,有一些清甜。

一座山何以成名?雄浑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黎母文化,不可分割地凝成了黎母山的魂魄与光彩。黎母山森林覆盖率90%,有20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国家保护植物。这里的每一种树都充满灵性,我早有耳闻的坡垒,常绿阔叶树,是热带雨林中的特类木材,它和黄花梨一样,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漫长的时间让它变得异常坚硬,没有蛀虫,拒绝腐烂。坡垒含有丰富的古芸香脂,为名贵天然香料。还有母生树,成材被砍伐后,会有许多幼苗从树桩根部萌发出来,越砍越长,越长越快,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如同希什金画笔下的原始森林,黎母山繁木菁林,昂然挺立,无论是独株还是丛林,都具有史诗般的性质。

进入一片开阔地,橙黄色的房舍乍然而现。这是一间高脚木屋,它建在泉水流经的小溪之上。溪流夹在河道里,漫过突兀的山石倾泻而下,溅起雪白水花。附近有个湖,像一面椭圆形镜子,夕阳映在湖面上,折射出多彩的波光。湖边的草地上,开着细碎的小花,红色的,黄色的,一片又一片,满地都是。小孩子在地上玩耍,笑笑闹闹。

大学毕业第一个十年,我去拜访在琼中工作的老同学李宗来,他带我们上黎母山。彼时,山里的住宿条件有限,我们自带帐篷,在山上住了一晚。露营地位于一个狭小的山谷,旁边溪水汩汩,流着野花和山草的香味。密林之间空出一个天井,刚好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明月从树梢升起,还有一些星星出现在天井里,那些微弱的美,把几张年轻的脸照亮。我们挤在帐篷里,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放声高唱《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歌声在深夜的山谷萦绕不散。

吃完晚饭,我们沿湖边散步。湖水闪着幽蓝的晶明,有人在拉手风琴,琴声被湖过滤之后,窜到很远的山野。路灯下,有位姑娘在泡茶,她穿着黎锦制作的筒裙,身影俏丽。本地红茶,汤色透亮,新鲜甜醇,轻轻一口,清香之气直逼喉底。在山上喝茶,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依着丛林,就着泉水,品的是天然与逍遥。

凤凰树下,摆放着一排蜂箱,三五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蜂箱里一进一出,酿造出蜂蜜。下午进山时,我就注意到这些蜂箱了。黎母山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为蜜蜂的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出品的蜂蜜清香甜润,营养滋补。蜂农的住处离蜂箱不远,门口亮着一盏灯,让孑然而立的屋舍不至于隐没在密林里。我问养蜂人,有蜂蜜卖吗?他说有,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拿出一脾蜂巢。蜂蜜透出晶莹的色泽,散发着甜蜜的香味,尝一块蜂胶,回味悠长。

星光照耀,天空清明起来,薄薄的清辉似乎是被山风吹送过来,树梢镀上了一层金箔,几株安诺兰幽暗盛开,清丽芬芳。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位一千多年前的诗佛,高雅绝俗、多才多艺。我想象他身穿长袍,在树下研读《维摩诘经》,在溪边抚琴长啸,与明月悠然相会。

返回客栈,轻轻抚摸头发,露水湿了一大片。朋友各自回房睡去,我没有睡意。时至深秋,山里的夜晚有些凉意,我披一件外套,一个人来到屋顶,坐在天台的椅子上。溪水不慌不忙地流淌着,发出细细的碎响。稀薄的星光悄然洒落。月亮正在收割丛丛云层,渐渐丰满起来,直到现出一眼深不可测的井水。这个苍茫壮阔的夜晚,我就这么坐着,不动声色地看日月星辰、云起云落,消化黎母山的秀美与深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